关灯
护眼
字体: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_欣武/刘卫华【完结】(42)

  在操作方法上,一是要认真读书,认识了解人类天性和成长规律,用专家科研成果和前 人的经验教训指导育儿实践;二是要优先培植亲情,用爱赢得孩子的信任,获得顺利施教的 前提;三是要完善利弊共存的天性,把孩子“好奇、爱玩、好胜”的原始本能优化为成才

  的 内驱力。

  “顺应天性”之一:

  对我们启发较大的三类书

  为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避免走弯路,我们认真读了很多书,努力汲取东西方教育思 想的精华;了解现当代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的科研成果;关注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哪些 新发现;分析导致人生成败的各种原因,从中透视“人类有哪些天性?人的成长有哪些客观 规律需要遵循?”

  在这个过程中,对我们启发较大的有以下三类书:

  A:介绍科学育儿方法的书——如前苏联的《教育子女的艺术》,日本的《早期教育和天 才》(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我们误把书名中的“和”字写成了“与”字,特此更正并 深感抱歉)、《从0岁开始的教育》等等。前者让我们认识到父母理性的育儿心态对子女成 长的积极影响。后两者让我们认识到儿童潜能递减法则、婴幼儿大脑的可塑性,及人类在婴 儿期的特殊认知方式和早教方法。早教先驱主张把“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放在首位, 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

  这方面的研读心得,在婷儿0—6岁的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据此 确立了长远的培养目标——“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并对婷儿进行 了从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通过“刺激五官,促进大脑发育”及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重点 培养“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这五大素质,为学校和家庭的后继教育 打下良好基础。这部分内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介绍得比较详细,在此不再赘述。

  B:古人总结育儿经验和做人经验的书——如中国传统的家教典籍《颜氏家训》、《朱子 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菜根谭》等等。这些古籍的精华部分对优良性格和高尚品 质的形成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与美国的《EQ之门: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提供的现代观念 和培养方法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这些古籍中的封建糟粕需要批判和剔除,也可用于了解中 国人特有的一些弱点和局限性。

  这方面的研读心得对婷儿的社会化进程意义较大,有助于培养“性格优、品德正、能力 强、后劲足、发挥佳”这五大素质。这些内容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多处提及,在本章的 《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一节里有更具体的介绍。此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是我们对婷儿进行个性化培养的理论依据,这一点,在本章的《我们怎样实施个性化培养》 一节里也会有更具体的介绍,容后再述。

  C: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类的书——由于兴趣和职业的原因,我们家 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著作较多,有些是研究大脑的工作机制的;有些是研究婴幼儿心理和青春 期心理的;有些是研究女性心理、老年心理、社会心理、婚恋心理、犯罪心理的;还有些是 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这些书大都不是为育儿而买而读的,但对我们认识人的天性和成长规 律都有所帮助。英国的生物人类学名著《裸猿》,则让我们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此书通过比较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异同,如觅食、择偶、育儿、探 索、修饰、睡眠、争斗等,在很多方面揭示了人类纷繁复杂的本性(《裸猿》原著1967年出 版,我们看的是1987年出版的中文删节本)。此外,在互联网接通之前,我们经常从《科学 画报》杂志和《参考消息》报上了解相关科研领域的新进展,有些育儿方法的灵感就来自专 家们辛勤研究的新成果。

  这方面的研读心得,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使我们在培养婷儿的过程 中很少走弯路,并顺利渡过了婴儿逆反期和青春逆反期。我们和婷儿讨论问题时,常从心理 学、社会学或人类本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婷儿透过事物的表象审视其实质,培养科学理 性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内容在本章的《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一节里有 更具体的介绍。

  除了读书学习,我们还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对照有关的检测资料,以便对孩子的自然 发育进程心中有数。父母知道孩子此时此刻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就不容易犯操之过急 的错误。我们使用的检测资料主要是《丹佛小儿智能发育测量表》(很多读者来信索要此表 ,现作为本书附录之一提供给大家)。此表是丹佛学者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Gesell A.L 1880—1961)与同事合作的《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详细说明请见 《附录一》。

  无庸讳言,在了解人的天性和成长规律方面,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做不到尽善尽美。因 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也不可能读到所有该读的书。但想到德国牧师卡尔·威 特尝试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尚未问世,老卡尔连“猴子变人”的常识都 不具备,不也把孩子培养得那么出色吗?相比之下,我们拥有的教育资源就多多了(现在的 父母们拥有的教育资源则更多)。我们相信,只要对孩子满怀爱心、耐心和信心,坚持“顺 应天性、因势利导”,就能培养出整体素质优秀的孩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