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_欣武/刘卫华【完结】(57)

  为了养成理性选择的习惯,我们经常和婷儿讨论“怎样做更合理?”教婷儿学会用协商 的办法解决分歧。婷儿小时候很少受惩罚,原因就是她经常提出折衷方案——或者是“下次 再犯一起罚”,然后便认真汲取教训不再犯;或者用一个好表现将功补过。这些经历都让她 尝到了理性行事的好处。

  婷儿很早就在自觉地用理智调控情绪——还记得五年级暑假那篇《欲望先生和理智先生 吵架》的日记吗?她还自己发明了一些调控情绪的好办法,比如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用 唱歌来转换情绪。在哈佛,遇到同学好友被消沉情绪所困扰,婷儿也会主动用积极的情绪去 感染和激励对方。暑假回国时,婷儿还和我们讨论过这类问题:怎样用幽默化解冲突?怎样 避免让自己或别人产生负面情绪?怎样用自我批评打破僵局?……我们的共识是,这些情商 技能需要终身修炼,亲人之间要经常互相提个醒。

  我们把用理智调控情绪称之为“理性导航”,它能大大减少任性的频率和程度,增强孩 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逆境中,它能帮助孩子耐受挫折,寻找转机;在顺境中,它能帮助孩 子出类拔萃,并保持头脑清醒。

  3体贴照顾亲人,习惯于分享和负责任。

  相比之下,预防孩子自私可比预防孩子任性容易多了。我们的做法很简单,也很有效: 一是从小避免让婷儿吃独食;二是从小让婷儿分担家务活;三是从小让婷儿体贴亲人的特殊 需要。

  据我们观察,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往往也是习惯吃独食的孩子。在一贯独享美味的过 程中,孩子学会了忽略他人的存在和需要,变成了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我们的做法与此 相反。在经济不宽裕的时候,妈妈克制着心疼坚持和婷儿分享数量有限的糕点和水果。经济 宽裕一些了的时候,父母高高兴兴地和婷儿分享比较稀罕或昂贵的美味佳肴。分享美味的做 法让婷儿从小就认为:“分享是理所当然的事,独吞是可耻的反常的行为。”习惯于分享的 人,也习惯于考虑他人的权利和需要,喜欢追求双赢——不自私的孩子自然容易被伙伴拥戴 和欢迎。实践证明,在崇尚协作的现代社会,互利互惠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私的 结果往往是自损,而不是自利。

  我们还观察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懒。他们习惯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经常需要为掩盖懒的后果而撒点小谎,最严重的则会发展到诈骗、偷窃或贪污。为了防止孩 子将来走邪路,我们坚持不让婷儿用不劳而获的方式得到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东西。凡是额 外的好处,我们都要婷儿用事先约定的某种好表现来换取,并坚持让她分担家务劳动。

  其实懒不是天生的。那些小懒虫在2—3岁的时候也会抢着做家务活,但不少父母嫌小孩 帮忙是添乱,没有及时给予扶持。更常见的原因是,孩子的新鲜劲儿一过就对家务活没兴趣 了。有鉴于此,我们在婷儿抢着干活时鼓励她参与做家务,在婷儿已经厌烦时说服她继续分 担家务。我们的体会是,分担家务的习惯,能让孩子意识到“我对家庭负有责任”。这种分 工协作的行为习惯,也会迁移到孩子今后的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在时间安排上,我们 约定“先公后私”,即每个人都应该先做服务大家的事,不要让自己承担的部分妨碍家庭正 常运转。比如说,父母要保证按时开饭和及时维修家用电器,婷儿要保证地面和桌面是干净 的,并及时清空垃圾桶。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告诉婷儿:父母的主要责任是挣钱养家和教 导孩子,孩子的重要责任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体贴亲人的特殊需要,能让孩子懂得“人各不同”,并体验到为他人着想的快乐。婷儿 3岁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帮妈妈“消气”的责任,妈妈生气的时候,婷儿用唱歌、背诗、讲故 事等方法为妈妈消气,转眼间就能让妈妈笑逐颜开。婷儿上小学时,家里的一室一厅是个不 隔音的套间,假期里,为了照顾爸爸睡午觉的习惯,婷儿和妈妈总是“躲进”厨房,关上门 说悄悄话,或静悄悄地看书、画画、做作业。等到爸爸醒来发出召唤,妈妈和婷儿还要前去 关心一番:“爸爸你醒了?刚才眯着了吗?我们吵着你没有?”爸爸满意地微笑着说:“没 吵着,眯着了,乖女儿!”婷儿就会调皮地夸奖道:“爸爸好乖哟!”——这些亲子之间相 濡以沫的行为方式,也会迁移到孩子今后的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

  D:怎样捕捉“提前输入”的好时机?

  提前输入有益信息,可在生活中随机进行。我们的体会是,只要父母心中有这根弦,就 能见缝插针,遇到什么点拨什么。比如说,遇到缺胳膊少腿的流浪乞讨儿童,就是培养同情 心和“预防孩子出走”的教育机会。婷儿快上小学时,和妈妈在路上遇到一个失去双臂的可 怜乞儿。妈妈在看得清又不太近的地方停下来告诉婷儿:“……知道他的胳膊到哪里去了吗 ?是被拐骗小孩的坏人故意砍掉了。这些坏人专门拐骗小孩,然后把小孩弄成残废来乞讨赚 钱。如果讨不到钱,坏人就不让他们吃饭,还要打他们。你想不想给他一点钱,好让他少挨 一点打呢?”“想……”婷儿又怜又怕地跑过去把钱丢进乞儿的讨钱罐,又跑回来问妈妈: “警察叔叔为什么不抓那些坏人呢?”这也是妈妈的困惑,妈妈只能回答说:“警察叔叔正 在抓这些坏人,但还没抓完。所以你要特别小心,千万别离家出走。离家出走的孩子最容易 遇到坏人,你说离家出走危不危险啊……”妈妈还告诉婷儿,政府为了保护孩子不落到坏人 手里,还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许爸爸妈妈把孩子赶出家门,谁让孩子从家里 滚出去,就是犯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