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审视孩子的成长环境——哪些因素好?哪些因素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可改 变的?怎样改?哪些是不可改变的?怎样弥补或适应?
2.理清头绪,把问题条理化
把分析要点用表格或卡片的形式写下来,可以使问题更直观,思路更清晰。可以把想到 的所有问题和对策(如果有的话)都列出,然后用以下方法来梳理。
按因果关系排序,找出问题的根源——孩子之所以A,是因为B;之所以B,是因为C…… 多挖几层,就能见根。
按难易程度排序,选择突破口——如果一个问题有几个根源,不妨从容易改变的开始, 先增强信心,再设法扩大战果。
按轻重缓急排序,选择优先项——如果同时存在几个问题,一段时间主要解决一个问题 ,其他方面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就着往前走,多提醒,多鼓励,少追究,或不追究 。
怎么判断问题的轻重缓急呢?既可根据不同时期的培养重点和当前“短板”来选择优先 项,也可根据利害关系来判断哪个该优先。一般说来,问题不外乎4种状态:重要而紧急、 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既不重要又不紧急。如此比较一番,时间、精力和经费的投 向就有了依据。
我们的做法是:凡是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事,都优先解决提前防范,如疾病、品质、 想不开、人身安全等;凡是锦上添花的事,都要在“于身心无害”的前提下去进行,有害便 放弃。因为“生存比发展更重要,健康比学业更重要,性格比成绩更重要,亲情比面子更重 要”。
3.分解目标,把措施细化、量化、行为化
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把想要攻克的目标分解为几个小步骤 ,难题就变得好解决多了。比如说,《哈佛女孩刘亦婷》里的“变粗心为细心”,就是一个 完整的例子。婷儿的整体素质,也是这样分解细化后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就是看起来神 秘莫测的创造力,同样可以通过分解其构成、找到具有特定效果的行为,设计可操作的方法 ,进而培养强化(参见下一章《怎样培养创造力?》)。如果用这种眼光来看我们这两本书 ,读者可以找到更多类似的例子。
不少父母都抱怨孩子“皮”,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父母平时“一般号召多, 具体措施少;空洞训话多,实际训练少;贬斥批评多,赏识鼓励少;警告威胁多,实际兑现 少”(有的是明知不能兑现就不该说的话,如“再怎样,就打断你的什么”之类;有的是合 理约定未能说到做到)。倘若读者把这“四多四少”颠倒过来,应该大有改观。
不少中学生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也愿意改进,甚至定出了计划,但总是收效甚微。原 因之一也是没有设计“可操作的行为”来对抗惯性与惰性,也需要用“细化、量化、行为化 ”的措施来改进。
4.锲而不舍,积小胜为大胜
0—18岁的育儿路说起来不长,走起来不短。最终结果如何,一看谁的方法对,二看谁 的心态好。心态好才能坚持得久,因为他(她)能不急不躁,锲而不舍,愿积跬步,终至千 里。
父母急躁或灰心时,不妨重温这三条:
A:父母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孩子表现反复是正常的,哪个孩子不是香几天臭几 天呢?俗话说“百年树人”,咱才树了几年哪?别说孩子有反复,父母也会有反复。比如说 ,要以身作则、要耐心、别发火、别打骂……父母坚持做到了吗,尤其是辅导孩子学这学那 的时候?
B:期望值要合理、要现实——教育孩子是因为爱心与责任,而不是为了面子,不要因 为虚荣攀比而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可望而可及的目标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功 体验,建立起自信心,有自信的人才敢求上进。
另外,也不要用倾家荡产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比如说,深造和留学是一项有利于长远的 发展计划,但如果这项计划要以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为代价,说明这个计划不现实,不可行 。
希望有这方面困扰的读者参考一下留学专家徐小平写的《图穷对话录》,书中的《现代 范进情结与未来胡屠精神》一文对此有十分精辟的分析,还有专科生如何迂回前进实现人生 理想的发展建议。
C:培养目标要“长远+开放”——容易急躁或灰心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要求过多,并 操之过急,还可能有比较急切的培养目标,比如说,必须考到多少分、第几名、考上××校 、成为××家……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我们的做法是不向婷儿提这种具体狭 隘的要求,只是尽力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走。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 三次提到过的培养目标:“素质优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创建幸福生活。”
我们认为,这个培养目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它允许和鼓励兴趣与能力不同的孩 子寻找各自的发展空间。因为“幸福”既是一种个人感觉,也是一种个人选择,绝对无法“ 一刀切”。由于人各不同,人各有志,无论上不上大学、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钱多钱少, 都会有人感到幸福或难受。如果学业或职业与志趣一致,人的生活态度会更积极,创新思维 会更活跃,有所作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就业或自己创业的机会都更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