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慢慢呻吟_凸凹【完结】(62)

  “她提离的。”

  “我肏!这娘儿们可够刁的!”

  “不能这么说。”

  “你真(尸从),让娘儿们甩了,你还敬着她?!”

  “她是个好人。”

  “好个屁!你们城里男人都神经,竟让女人骑。”

  “这你不懂。”

  “咱是不懂,也不想懂。咱就知道,那女人就那么回事。”

  南先生笑笑,“你跟淑芳怎么回事?听大元说,你们尽吵架?”

  “个死崽子,嘴倒快!”翁上元说:“怎么回事?瞧着不顺眼,又不想离,就吵呗,不吵不舒坦!”

  “淑芳可是个好女人,人懂事又贤惠。”

  “那是饺子皮儿,里边是什么?是烂肉!”

  “你可也是个好人,女人有什么短长,你应该会包容。”

  “我是什么?也是饺子皮儿,里边装的是酸肉!”

  ……

  翁上元发泄完了,叹了口气,“其实,刘淑芳对咱不赖,也舍得跟咱吃苦。”

  “那你应该对她好点。”

  “心里也想对她好点,可真一做起来,就不好了。”

  “为什么呢?”

  “心里总觉得她不干净。”

  “那人不是死了吗?”南先生对刘淑芳与翁息元的事也略有所闻。

  “他死了,可我没死,做娘的放不下。”

  “你观念太旧。”

  “新不了。咱山里人值钱就值在这儿。”

  南先生被刺了一下,但还是笑着说:“要想值钱就痛苦,一不值钱就幸福。”

  翁上元一怔,“你说得咋跟娘儿们似的,娘儿们就这样,人一贱就舒坦,就幸福。”

  “男女都一样,痛苦的时候都会哎哟。”

  “你当教授的学问大,咱不给你争,走,跟咱走一趟。”翁上元说。

  “干什么?”

  “去跟我埋死孩子。”

  ……

  翁上元把死孩子严严实实地抱出来,身后传出刘淑芳的声音,“把孩子安置好点儿。”他回头应了一句,“知道。”两个人之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翁上元小心翼翼地抱着死孩子,像呵护着一个梦。南先生扛着一把锹。

  他先到了一块堰田边上,把孩子递给南先生。南先生连连后退,“抱着吧,怕啥,死孩子比活人干净。”南先生只好接过去,心悸不止。翁上元用铁锹掘了一个坑,左右张望了一下,就又填了。“不成,这儿不成,雨水一大就下来水,会把孩子冲走。”他说着就去接那孩子。南先生说:“还是我抱着吧,换来换去的,我更不踏实。”

  翁上元选了崖顶的一块位置,掘了几锹,就又停下来。“这地方风光倒是风光,土太薄,会冻着孩子。”他哪里是给死孩子找葬处,倒像是给活人寻居所。最后,他在一块崖石的壁上,找到了一个洞穴,洞穴不大,刚可蹲下人身。他用锹一掘,穴里的土居然很厚,他笑了。他掘了一个深深的坑,坑底和四周都铺上了石板,然后把孩子放进去。最后看了孩子一眼。“总算咱父女一场哩。”他说。眼里竟泪花盈溢。用石板封上顶,便小心地覆上土。入土还不为安,他竟用石头认认真真地把洞口垒死了;然后在洞口又埋下了一棵荆子。“开春就发芽哩。”他说。做完这一切,他从怀里掏出一把香,插在洞口,双手合实,喃喃地念起来。

  这一切显得很神秘,南先生亦不禁肃然。

  回来的路上,翁上元喜滋滋地说:“这个地方选得好,选得好,让人心里踏实。”看到南先生迷惑不解的样子,他说:“你别小看这小孩儿的墓地,比大人还重要哩。小孩是天物投胎,通天通神。尤其这女孩儿,也许是仙,也许是妖。是仙自安,是妖须敬。你一敬不到,不是妨今就是妨后,得罪不得哩!”

  南先生笑着说:“你还挺迷信。”

  翁上元说:“你还甭说,咱还真情。要说迷信,咱山里人都迷信;因为有这迷信,才活得有板有眼哩。”

  南先生愕然。迈步时绊到一束荆根上,打了两个趔趄,被翁上元扶住了。“你瞧,你不信,有东西找兴①你了吧。”翁上元说。

  ①找兴:京西土语,有捉弄、报复、报应和寻隙惩治等意,也有兴师问罪之意。

  八

  回到住所,南先生突然萌生了要写一点什么的念头。这奇异的山村生活让他感到有点神秘。他写道:

  后岭,系京西的一个小山村,人朴质,多幽默,不斗右派。所居,为石质;所食为玉忝、小米。食不足三季,阙之部分,以瓜菜代之。女多爽豁,男却拘涩,儿童早熟。有一戏种,曲似山音,程式朴拙,与山性谐,宜山人表演。村人兴喜节日,蒸年糕,摒旧嫌;烧柏木火,除夕守岁,企百年寿考。村人多迷信,其头人殁一女婴,票半日光景寻穴访墓,乃葬于风水极佳处,烧香乞念,若敬神祉,曰佑人佑生。村中一小儿,喜捏百虫;其所到处,虫无不驯首;其推拿之术可医风湿等症;不明就里,疑特异功能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