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间已是十二点,看了会儿电视睡去,早晨八点起来,吃了免费自助,写博客,准备出发,外面阳光很好,是个好天气。
第38节:在杭州吃面
在杭州吃面
1月16日。
上午十点钟出发,擦了擦车玻璃,擦得就像没有一样。天气好得邪门儿,汽车上了高速路,心情格外好,觉得路两边的景物又亲切又自然,那些黄白色的小庙啦,那些屋檐翘着的房子啦,那些在山里的竹子啦树啦,都服服帖帖地待在那儿。小混混在边上一张张放着音乐,不是阴阳怪气儿的王菲,就是唠唠叨叨的周杰伦,周杰伦唱什么基本上听不懂,但有一首歌叫《双截棍》叫我给听出来几句,听的时候,我阴暗地想到他老了以后,还梳着现在的头发帘儿,但白发苍苍的,走路时不小心把名牌拐棍儿折成两截,想起年轻时唱的"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不禁哭笑不得--后面的情景我就只能偷偷笑了。王菲的音乐很适合开车时听,松得很,有点像穿裙子的姑娘内裤掉了把自己绊了一跤才发现的那一种,"不要我的我不要",真是又聪明又有性格。还听了痞子阿姆的,比较丰富,像三个歌手在一起唱,折腾得厉害,听得我忍不住超了几辆大卡车。
中途在同三高速的收费站堵车一小时,其余的路段儿很顺利,开车开得双肩疼,但情绪高涨,就跟自己跑似的,一路冲到杭州,全是缓缓的山区高速路,很多隧道及转弯,气温约十度左右,到杭州已是晚上。在望江路的"惠娟面馆儿"吃了我最爱吃的爆鳝面,然后趁着黑夜,绕着西湖转了两圈儿,当然只看见一点点反射着灯光的湖面。过几个桥罗锅桥时,小混混高兴得直叫,我没把车开得更快,是怕后备箱里的东西颠坏了。
杭州的夜晚漂亮极了,西湖那一带的酒吧比以前更多了。住进饭店后,本想写一写博客,不料在网上碰到很多朋友,聊天好几个小时,还约了回北京打网球的人,困了。明天还要去附近的一个剧组探班儿,看看朋友老孟,他在那里当摄影,还有一个叫毛卫宁的导演我也认识,前一段儿还在电视里看过他拍的电视剧《梅花档案》,当时他们在成都拍,我去色达,路过成都,也去探过班儿,不知这一次他们拍些什么。据说老孟有一些东西要我带回北京,也不知我的车能否装下,争取明晚到上海。
第39节:上海到了
上海到了
1月17日。
早晨八点钟起来,吃完免费早餐后,回到房间又困了,睡了一会儿,醒来已是十点多了。开车围着西湖转了一圈,在杨公堤被警察拦下,却说不出我什么毛病,因为我开得太慢了,那段路只规定了不许超过40公里,却没说最慢可开多少,我估计我的速度也就是15公里吧,因为所有的车都从后面压着白线绕过我,他们才该被罚呢。
西湖还是很美,特别是在阴天里,光秃的树木围在一起,拢着一团团的烟雾,一条条小径掩映在黄灰色的草木中,沿着西湖建起的各种建筑错错落落,为这一片水面平添了一股人类活动的气息。我从车窗中闻到一股冬天的树木所散发出的香味,带着寒意,而这股寒意裹在烟雨中,在冬天的江南徘徊,我意识到离去的岁月就深埋在一种人人都有的动物敏感中,它与土地接近,叫人忧伤,却也使一切继续。情绪波动使我感到存在的真实,就是这样的真实。
出了杭州,开上沪杭甬高速,到了嘉兴休息站吃了一个嘉兴大肉棕,好吃!下了高速,来到老孟的剧组,老孟正在洗脚,我要急于去上海,没有在那里停留,取了两箱酒,放到后座下面,还有两箱DAT录像带,帮他带回北京(据说飞机上不能带)。
一直开到上海,也是一个"堵"城,到处都是车。我一直开向徐家汇,见到上海体育馆,就急忙离开公路,把车停在运动员之家,我有一次来上海就住在这里,比较方便。来上海不能开车,太麻烦,走着最好,与小混混逛街,去了衡山路。可惜不是周末,酒吧人不多。来到襄阳路,小混混饿了,吃完饭已是快九点,假货小摊儿都散了,天上还下了雨,越下越大。明天来吧。
站在街边儿,却打不到车,站在公共汽车站下打,正好一辆公共汽车开来,挤上去,是32路,终点站正是上海体育馆。回来洗澡、看电视、上网,小混混吃路上买的零食,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我与朋友在网上聊天,问老颓(他在上海待过一年多)有什么地方可去,老颓说,上海那种地方,没钱去哪儿都没意思。哈哈。不过我喜欢看看街上的上海人,今天还看到公共汽车里的上海人,顽强、有韧性、聪明、细致周到,什么事都干得很漂亮,就连街边八毛钱一个的肉包子比哪里做得都好吃,估计现在的上海比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看起来都干净整齐。我现在已过了只看上海美女的年龄,我更欣赏上海女人脸上坚强的表情,这表情就在城市的街道上四处漂浮,很像这一座城市的表情--从我这双游手好闲的眼睛里望去,夜色中的上海显出一种以前从未注意过的明智与合理,能在这里如鱼得水地生活,得有一点城市智慧才行。
第40节:上海一日
上海一日
1月18日。
早晨起来看澳网,一直看到十二点。
上海依然阴雨连绵,出门打车打了半天,竟没打到,于是一咬牙,开车出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