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西方,习惯于在俄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到西方文化中去寻找出路和答案。但
是,封建统治者和革命者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为了便于统
治,在民主和改革的旗号下维持专制君主统治;后者则是为了推翻前者的统治,真
正实现“自由”“民主”的理想,建立一个新社会。但是统治者接受新思想、新观
念的影响,能够较为明智地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处境,选择时机以推行改革,
以达到延续自身统治的目的从而或多或少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革命者则运用
新思想启迪民智、发动人民大众,敦促统治者推行改革或谋求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旧
政权。
观念超前是实施现代化的一个极其重要和有利的因素,纵观世界其他国家的现
代化进程,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样一些在思想意识和认识水平上
超前的人物。他们是现代化的推动者。在俄国,这个角色却是由现存政权的统治者
和革命者均担了。俄国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和革命
者的素质和决心。因此现代化的后来者在从事现代化事业时,必须以自己的文化传
统为基础,以现代化先行者的先进文化为借鉴,才能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那
些长期经历封建主义统治的国家面对现代化的召唤和先进文化的挑战时,更应采取
这种开放务实的健康姿态。
“影响滞后”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有着顽强的再生
性和延续性。因为民族文化传统一经形成,使同时被赋予顽强的再生性,其影响将
在该民族的进化过程中一再地发挥出来,一些文化传统的因素在适宜的时机还会以
某种方式迁移和滋生,这即是文化传统强烈的滞后作用。这种滞后作用常常以民族
心态、价值观念、政治倾向等具有广泛的民族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使人们难以从根
本上予以克服。它在封建历史漫长、专制主义政治传统浓厚的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英国、法国那样有着人人参与民主和人人平等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家里,近代民
主制和民主文化的发展就迅速而广泛,而在专制主义文化传统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国
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就艰难而曲折。甚至俄国最有前途的政治力量、专制制度的
掘墓人——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后,在民主政权和民主文化的建设方面也难以摆
脱文化传统的影响。
六、任重道远:布尔什维克的历史使命
统治俄国三百余年之久的专制制度被彻底推翻,让人民失望的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被取代,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人民政权的建立,都为俄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条件。但是推翻专制制度和临时政府,只是完成了政治现代
化的阶段性任务,新的历史使命正等待着布尔什维克,那就是不断推动政治现代化,
以求最终完成政治现代化。苏联现代化进程可以被看成是俄国现代化的继续,但是
无论是在领导者(即布尔什维克党)方面,还是在现代化的性质(即社会主义现代
化)方面,与俄国现代化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在俄国这样一个有着数百年专制制度统治历史、有着极其浓厚的封建主
义传统的国家里,实现现代化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苏维埃政权是建立在沙皇俄
国的废墟之上的,尽管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以十分激烈的方式推翻
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摧毁了沙皇政府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体制,但是历史实践表
明,旧的统治体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打碎”,但历史传统却
难以在短时期内“打碎”。人们常常把“民主革命”和“民主建设”的概念混为一
谈,认为推翻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后,就意味着拥有了比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民主“百倍”的民主。然而民主革命只是民主建设的决定性步骤,而非全部内容。
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民主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正如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仅仅标
志着俄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开始一样,苏维埃政治制度的建立也仅仅意味着该过程的
继续。因为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在民主建设过程中还要努力克服
旧的、封建的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革命胜利,掌握了国
家政权之后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推进政治民主,努力清除封建文化传统在
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惰性影响。特别是苏维埃新政权的各级领导者更应该自
觉抵制封建思想的影响,把民主建设的任务放在工作的首位。
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列宁非常重视民主与民主政权建设的问题。列宁告
诫全党:要加强布尔什维克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无产阶级思想的修
养,自觉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袭,因为苏维埃的国家机构是“我们从沙皇制度那里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