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部长,口号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资产阶级政府从前线调回军队镇压示
威群众,打死56人,打伤650 人,大肆逮捕和迫害布尔什维克。
列宁被迫秘密转移到靠近芬兰的拉兹里夫湖畔,他居住在一间用树枝架起来的
草棚里。列宁曾幽默地把这个草棚称之为“我的绿色办公室”。在那里,他完成了
极其重要的著作《国家与革命》,阐明了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打碎旧
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他写道:“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
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
革命。”
8 月下旬,反动的旧俄政府的将军科尔尼洛夫以“保卫祖国”为名,把第三骑
兵军团和高加索山民师从前线调往彼得格勒,并制造谣言,说布尔什维克准备发动
起义,并且向克伦斯基政府提出最后通碟。克伦斯基被迫向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
埃求援,与布尔什维克结成反对科尔尼洛夫的联盟,在人民力量的帮助下,才平息
了科尔尼洛夫的叛乱。列宁说,8 月26日至31日“这5 天里,即在科尔尼洛夫叛乱
期间受到了考验,这个联盟当时最彻底地战胜了反革命,这样轻易地取得胜利是以
前任何一次革命没有的。”
9 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
《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
事日程上来。10月7 日,列宁由布尔什维克的交通员爱诺·拉海亚护送,经过化装,
戴着假发,乘着一辆煤水车,秘密回到彼得格勒。10月10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召
开紧急会议,讨论起义问题,列宁、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洛茨基、斯大林、
斯维尔德洛夫等参加会议。最后以绝对多数票(l 票赞成,2 票反对,季诺维也夫
和加米涅夫投反对票)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决议,并且成立了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
会。10月16日,布尔什维克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10月18日,反对举行武装起义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成员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
在孟什维克的《新生活报》上发表文章,泄露了布尔什维克准备起义的消息,并且
认为起义是冒险行为。加米涅夫写道:“不只我和季诺维也夫同志,而且还有一些
作实际工作的同志也都认为在当前时机中,在当前力量对比中,不顾苏维埃代表大
会而在它开会的前几天来发动武装起义。这是一个不能容许的置无产阶级革命于死
地的步骤。”列宁愤怒地斥责他们的行为是“可耻的工贼行为”,他指示布尔什维
克中央加快起义的准备工作。
革命武装力量已经集结完毕,起义的基本武装力量是工人赤卫队,全国有20多
万,全部由产业工人组成,他们大多数都经历过1905年革命和二月革命。准备参加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另外两支重要力量是波罗的海舰队和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革命
士兵。
与此同时,克伦斯基和资产阶级政府也在手忙脚乱地筹划着镇压即将到来的革
命运动。1917年10月24日(公历11月5 日)黎明,临时政府的士官生部队突然袭击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工人之路报》和中央军事组织的《土兵报》印刷厂,妄
图夺走工人手中的重要舆论阵地。当日上午,士官生占领了电报局。
在初步得手后,克伦斯基下令调动反动武装,准备占领武装起义司令部——斯
莫尔尼宫;同时对反革命堡垒——冬宫继续加强防御,增派士官生、突击队和妇女
“敢死营”。根据列宁的指示,革命军事委员会号召彼得格勒居民保持镇静,提高
警惕。同时,要求赤卫队总司令部动员所有力量和调动所有运输工具,配合革命士
兵,保卫工厂,占领首都各区要地和政府机关,并立即派出1500至2000人的赤卫队,
到斯莫尔尼宫加强护卫。斯莫尔尼宫又称斯莫尔尼女子学院,它位于距市中心较远
的效区,旁临宽阔的涅瓦河,它原是帝俄时代的一座有名的贵族女子修道院,里面
有100 多个宽敞的房间,洁白而朴素,每个门上还镶着搪瓷的牌子,标明其为“女
生第四教室”、“教员室”等等。但现在已经被“彼得格勒苏维埃中央委员会”、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外事局”“社会主义士兵联合会”、“全俄职
工会中央委员会”、“工厂委员会”、“中央军队委员会”的牌子所代替。这里已
经变成了起义的大本营和总指挥部。
亲身经历了十月革命的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他著名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中
写道:“在斯莫尔尼学院,在门口和里门上都站着严密的岗哨,要求每一个人出示
通行证。那些委员会的办公室里整天整夜都发出嗡嗡嘤嘤的嘈杂声,成百上千的士
兵和工人只要能找到空地方,随即躺在地板上睡觉。楼上那间宏伟的大厅里挤满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