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战略对手。东欧剧变后,各国新政权纷纷确立回归欧洲,与欧洲实现一体化的
发展策略,他们对俄罗斯还存有戒心。俄罗斯本身也已失去了前苏联那样的国际地
位,沦为一个地区性大国,它的注意力不得不从全球性威胁转向地区性的威胁,把
目标重点集中于欧洲和亚太,谋求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以保障安全,塑造一个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此,俄罗斯确立了新的地缘安全战略结构,将周边的前苏
联地区、东欧地区、亚太地区和中东南亚地区看做最具重要战略价值的利益区。俄
罗斯以自身为核心,四个利益区在周边形成两个圈层:内圈的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
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和稳定,因而其战略重点也以独联体国家为主,
力图建立一个“现代地缘政治实体”,以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外圈的东欧、亚太、
中东南亚三个利益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俄罗斯和西方争夺的主要地区。
地区性大国,它的注意力不得不从全球性威胁转向地区性的威胁,把目标重点集中
于欧洲和亚太,谋求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以保障安全,塑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
展环境。为此,俄罗斯确立了新的地缘安全战略结构,将周边的前苏联地区、东欧
地区、亚太地区和中东南亚地区看做最具重要战略价值的利益区。俄罗斯以自身为
核心,四个利益区在周边形成两个圈层:内圈的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直
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和稳定,因而其战略重点也以独联体国家为主,力图建立一
个“现代地缘政治实体”,以保障俄罗斯的安全;外圈的东欧、亚太、中东南亚三
个利益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发展方向,也是俄罗斯和西方争夺的主要地区。
六、寻求路标:双头鹰飞向何方?
20世纪90年代初,被各种矛盾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苏联,最终在无奈中结束了自
己的使命,退出了世界历史的舞台。而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在历史的又
一个十字路口,再次面临着东方与西方的痛苦选择,“俄罗斯往何处去”仍然是俄
罗斯人永恒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来自上层的历次改革从来就没能使俄国彻底摆脱专制制度
的枷锁,而走向西方自由主义的道路,这同样与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
系。由于靠近西方,历任沙皇政府在西方的影响和压力下,总能不失时机地进行自
上而下的改革,尤其是当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愈演愈烈,危及统治者的中央
政权的时候,求助于西方,以西方文化中那些有益于本国稳定和强大的某些思想、
措施乃至技术,来调和社会秩序,往往成为统治者明智的选择。但同时,由于东方
专制主义的传统根深蒂固,沙皇在权力问题上又决不让步,于是,改革便走向了反
改革。反改革当然不能持久,结果不是引起人民起义,造成动乱,就是引发大规模
的革命运动。不过,动乱或革命常常由于反抗者的落后、无知以及统治者的强大而
遭失败,到最后还是建立了新的、更为强化了的国家机器。俄国留里克王朝(公元
862 ——1598年)和罗曼诺夫王朝(公元1603—1917年)覆灭后的情形如出一辙。
这正是俄国地缘政治地位制约的结果。如是,俄罗斯国家的发展历程就表现为以下
模式:改革——反改革——动乱或革命——国家机器的强化。
20世纪初,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终于被推翻,经过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反复论战,
以及长期曲折而痛苦的实践,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了长足的生命力,
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然而,由于教条式地理解“帝国主义腐朽
论”和受到“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理论”的影响,俄罗斯再次对西方市场经济、民主
政治、文化观念采取了封闭的态度。此外,来自东方并被俄罗斯人接受和大力发展
的集权主义、暴力统治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新的政治体系中继续生根发芽,而且
得到了苏联领导人及其统治集团淋漓尽致的发挥。
独立之初的俄罗斯社会呈现出一种严重的亲西方情绪,“向西方一边倒”的
“大西洋主义”一时占了上风。为摆脱经济困境,俄罗斯把希望寄托于经济的全面
转轨上,叶利钦采取激进改革派主张的“休克疗法”。同时,俄罗斯领导人几乎对
所有西方大国进行了旋风般的访问,所到之处无不强调俄罗斯要同西方国家建立伙
伴和同盟关系,甚至不惜在削减核武器、对伊制裁和经济政治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
题上做出重大让步。但是,俄罗斯充满浪漫和一厢情愿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的结
果却是事与愿违。不仅西方的资金、技术援助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在外交方面,也
常常被排斥于国际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决定之外;全盘西化的经济转轨并没有带来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