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采取措施取得官方的援助和在具备官方定货的条件下生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工商界立即号召工商企业家们“必须一秒钟都不
要耽误地动员全部工业,必须使一切生产都适应战争的需要”,以响应沙皇政府国
民经济军事化的要求。这一切都表明长期的依赖关系,已使俄国资产阶级自然地把
企业的前途与专制政府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经济与政治一体化的封建文化传统
的表现,其结果必然为俄国的经济现代化设置难以克服的重重障碍,阻碍其正常健
康发展。
传统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成为阻碍俄国现代化进程的潜在因素。经济体制的
变革相应地要求价值观念和经济思想的更新,商品经济呼唤创新开拓观念,要求生
产者和经营者不断改进技术和改革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社
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开放系统,任何一个有活力的系统,都必须不断与外界交换能
量和信息。然而在自然经济和农奴制基础上积淀而成的封闭因循的传统价值观念的
影响及其行为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难以彻底根除,不断地
与商品经济思想发生激烈冲突。具体表现在:农民群体基于传统观念对新生事物采
取冷漠的态度,以至心理抵抗。农奴制改革前,政府为发展农业和开拓工业品市场,
曾广泛地鼓励使用较先进的农机技术。然而大多数地主表示反对,莫斯科省大地主
别列章尼表示:“如果用了打谷机那个玩意,把庄稼在秋天里打完,那么农民和他
们的老婆在冬天里干什么呢?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而农民的劳
动却可以不费一文钱。”在这里,传统经营思想与现代经营思想发生了冲突。农奴
制改革后,各种信贷合作社出现,但资本主义信贷制度的推广却经历了一个长期过
程,因为农民的自然财产观念对近代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产生了抵抗作用。农民认
为信贷合作社既然为村社所建,那么它所支配的钱就应该平均分配给大家无偿使用。
他们对于借贷必须付息更是难以理解,他们抱怨:“15年前我在那里借了100 卢布,
每年付的利息早已超过借款数了,而他们还总是认为我欠他们100 卢布。”
许多贵族地主出身的企业家仍固守于封建的土地观念,在经营工业企业的同时,
还要花费很大精力去管理乡下的土地和庄园,如普梯洛夫——斯塔赫耶夫——巴托
林康采恩的一位组织者斯塔赫耶夫就是一身三任的人物:企业家、经纪人和地主。
俄国早期的工人阶级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虽已进城做工,但仍然习惯于用农民
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俄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弗列罗夫斯基在亲自考察了俄国工业省份劳动者的精神状
态后认为:“尽管工人的天生才能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在其一生总的表现中,最经
常的是着眼于追求自己需要的短暂满足,没有任何打算未来或抱有偏见的思想。”
因此封建文化传统同样是俄国最先进阶级成长过程中的异己因素,是阻碍现代化的
不利因素。
六、在欧风西雨的浸润下
西方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到近代发展成以资产阶级“自由”、“民
主”思想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后来又形成了无产阶级的经典文化——马克思列宁主
义。在近代乃至现代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该文化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都产生过
重大的影响。在俄罗斯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它为专制
黑暗的俄国带来了启蒙的曙光,以先进的思想启迪一代代革命者,同时也警视了专
制统治者,从而推动了俄国现代化的发展。
俄国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在历史上有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为公元10世纪末,
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统治时期将基督教(希腊正教)传入俄国;第二次高潮为
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依照西方的经济、文化模式进行的大规模改
革;第三次高潮是19世纪20至70年代,即十二月党人等贵族革命家和车尔尼雪夫斯
基、别林斯基等革命民主主义者对“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及实践;第四次高
潮是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以普列汉诺夫、列宁为代表的新一代革命家对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及把该理论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公元10世纪末基督教传人俄国,首开俄国引进西方文化之先河,促进了俄罗斯
国家的统一,加速了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基督教是作为一种现成的统治工具传人
俄国的。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必经阶段,是人类文化的内
容及物质精神生活的折射与反映。尽管它是对社会现实和人们心理的歪曲的反映,
但是它对早期人类和初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