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刘铭传_张笑天【完结】(84)

  陈天仇说他们哪有这个感召力,都是刘铭传当年仁政的善果呀。

  刘永福问她此话怎讲?

  石超指着正飞马驰来的马来诗媛说,这马来诗媛是番民里的女杰,当年刘大帅以德抚番,使他们有了好日子,今天日本人要占台湾,他们当然要起而自卫。

  刘永福不胜感叹:“孔子说苛政猛于虎。孔子没说仁政亲如什么,但我看到了仁政的好处,也用你们出家人的话吧,是善果。”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第五章第三十二节(2)

  台湾民众自发抗日的壮举不能不刺激紫禁城的中枢神经。

  已经二十三岁开始亲政的光绪皇帝情绪显得很激动,他说:“我们不能屈从日本人压力,支持刘永福、丘逢甲他们打嘛,打赢了,我们又可以收回台湾,打不赢我们并不损失什么。”

  西太后说:“他们这是添乱。这好比是,大人把孩子过继给别人了,人家来领人,孩子自己不干,能行吗?你说说,胳膊能拧过大腿吗?”

  李鸿章说,现在日本方面天天抗议,丘逢甲、唐景崧他们打的很猛,日本人实际接收不了。只有向清政府施压。

  光绪斥责他,都是你无能,窝窝囊囊地签了个《马关条约》。

  李鸿章说,臣也是割肉一样痛,再不签,日本人还会进攻山东,那,连辽东半岛也不保了。按他的说法,他卖了台湾是占了便宜。

  西太后说:“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对唐景崧他们怎么办好啊?”

  李鸿章说:“既然他们自称民军抗日,我们装聋作哑最好,万一他们打胜了,台湾就又回来了。只不过,日本人在那吃了亏,回过头来找我们出气。”

  西太后说:“别叫他们惹事了,叫军机处拟一首旨。唐景崧、刘永福他们不代表朝廷,咱可对日本人说,我们下旨不好使了。咱们可在上谕里限制上海、广东、两湖的大员们往台湾运军械、给养。广东听说连兵也派过去了,这叫日本人抓住口实就不行了。”

  李鸿章说:“臣马上要去两广赴任,此事请刘坤一办吧。”

  光绪皇帝拿了一迭纸,是一份台湾绅民向中外各界发布的文告。文告说,驱逐日寇之后再请命中朝,台湾实为中国之一体,血肉相连,他们今天奋起抗日,是要抗拒日本,使台湾仍能成为祖国之血肉一体。光绪念到此处,眼中含泪,激动地说:“台湾是大清的孩子,我们忍心把孩子扔给虎狼吗?”

  西太后大为不悦,站起来拂袖而去:“皇上已经亲政了,我是多此一举,你看着办吧。”

  一下子又陷入了尴尬的僵局。

  这已是一八九五年的十月十八日,刘永福和马来诗媛、陈天仇、石超、汪小洋等人站在平安炮台上向下望去,日军正在云集,准备攻城。

  刘永福问各路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谁都明白目前处境的险恶,陈天仇说:“只能背水一战了。”

  自从唐景崧借着雅打商船跑回大陆后,他们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了。各省得到了朝廷的旨意,也陆续断了对台湾民众抗日军的资助。

  马来诗媛说:“可恨西太后那老太婆,我们抗日,你干嘛不让各省接济我们呀!”

  石超说:“此城危如累卵,旦夕要破,我们惟一的选择是与城共存亡。不过刘将军,你是有用之人,你退回大陆云吧……”

  刘永福说:“我为什么苟且偷生!两江张之洞,两广李鸿章,北洋大臣刘坤一,我都去求助了,惟张之洞派人来支持了一下,别人都指不上,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湾人民啊!”说罢泪如雨下。

  这时攻城的炮声响了,日军呀呀叫着开始集团冲锋。

  平安城上的中国士兵在抵抗。但很快没有子弹了,他们把大团蘸了煤油的被子、棉絮点上火掷下城去,日本兵被烧得满地打滚,暂时退下去了。

  士兵们躺在城墙上无力地喘着,提来一锅稀饭,陈天仇舀了一勺子,只有几个米粒。她扔下勺子叹了口气。有几个士兵来舀汤喝,个个走路直打晃,他们三天没吃一顿饱饭了。

  陈天仇也一阵阵眩晕,对石超、汪小洋说:“不用日寇进攻,我们也都会饿死的。”她找了一段女墙坐下来,石超也坐了下来。

  陈天仇问他:“你还想回寺庙里去吗?”

  石超无力地笑了:“其实,你我都明白,佛门并不是归宿,你我的佛缘都太浅啊。”

  陈天仇凄伤地笑了。

  汪小洋已经受伤,浑身血迹,他倚在女墙上说:“我们回去,也没有安身立命的庙宇了,师傅说了,一旦日本人上岛,他就点着庙宇,与定国寺一起化为灰烬。”

  二人默然。

  汪小洋渐渐气逆,终于歪了一下头,死去。

  通元上人说到做到,日兵正在基隆港登陆那天,他站到了山岩上的定国寺山门前,老态龙钟的通元上人耳畔是山风和钟鼓之声,他十分安静地向几个小沙弥点点头。

  几个小沙弥将火把扔进了大殿。

  顿时烈火熊熊,火蟒狂舞,哔剥作响。

  通元上人从容地向火海走去,一步步溶入了烈火中。

  平安炮台的枪声又密集起来。陈天仇和石超都转身冲外,举枪向下射击,石超只打了两发,不打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