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不管成分好的成分坏的都有些吃惊了。王玉芹首先沉不住气:“我的妈亲!刚从咱这儿走就上咱村开大会,准是对刚才的事不满吧?不定要找啥茬儿呢!”她心里嘀咕,怕刚才他哥哥的谎话被发觉。二愣看出了玉芹的担心,他和玉芹在偷偷恋爱,因为处于秘密阶段,还不好公开表示多么亲近,不过一见玉芹表示害怕,便马上说:“咱一个小老百姓怕啥?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然后朝玉芹笑笑,又转向白殿军说,“队长心里敲小鼓了吧?”白殿军也正担心,出啥差错,头一个得找他。可是表面上还很镇静:“我是怕啥?顶大把我这个队长撸了,我正不想干呢!”
正说着,从村里风风火火地走出一个女人来,中等个头儿,四十多岁,瘦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庞,穿着合身的小棉袄,透着一身的灵气,一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大胆和快活的神气。虽然是地主家的儿媳妇,她却对谁都不畏惧,和谁都开玩笑。她是白纪青的妻子,白刚的侄媳妇,叫赵玉兰。由于她爱说爱笑,心灵嘴快,巧于应对,善于周旋,人们都叫她阿庆嫂。离老远就对白殿军喊着说:“你这队长是咋当的?冬天一个混工分的勾当儿,该收工你不收工,都啥会儿咧,你们才回来!”
老蔫儿队长轻易不开玩笑,也蔫蔫乎乎慢声慢语地说:“你这阿庆嫂说你管得宽你真管了个宽。我们啥会儿收工你还管得着?是想我侄儿了吧!这么一会儿就等不了咧,还跑地里找来?”说得那么认真,逗得人们都笑了。赵玉兰说:“你这个没横竖的,叔公公是跟侄媳妇闹啥!我是想他干啥?找我叔来了。”然后急忙对白刚说,“叔啊!我婶儿来咧。人家从一大早就赶汽车,下了汽车又走旱路,走得又累又饿。到家又和我奶忙着做饭,饺子包好了,就等你回去下锅呢!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得娘俩团团转,不知道出了啥事。我说我上地里找找去吧!”她又扭过脸去对白殿军说,“要是那个没横竖的队长不收工,我非骂他一顿不可!”没等白殿军回答,王光华先抢过去了:“你看我妗子这阿庆嫂名不虚传吧!不光智斗刁德一,连共产党的队长也敢骂,厉害不厉害?”
白刚听说妻子来了,早就着急了。赵玉兰和人们说笑时,他便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了,赵玉兰紧跑了两步,才跟上了他。不管有多少苦恼,一见到久别的妻子就都云消雾散了。白刚的高兴却是以责备开始的,一见妻子的面就说:“你要是来先来个信啊!我好去汽车站接你。”吴玉萍以反问的口气责备说:“先来个信?你以为我想哪天来就能哪天来呀!”
白刚不理解离家仅几十里路,一个干部回趟家自己还不能做主:“几个月不回家,请个假还这么难哪?”吴玉萍说着眼里转着泪说:“请个假还这么难?你觉得我在外边容易呀!你也不想想我是啥身份?咱是啥家庭?在文化大革命运动里,咱能和一般干部一样吗?”白刚一看妻子眼里的眼泪,刚见面时的那种高兴,一下就无影无踪了。心想这是过的什么日子啊!久别重逢的夫妻,见面时都不能给人以欢乐,可是他却压制着自己的伤感,赶紧安慰妻子:“我知道你在外边不容易……”
“不!你不会知道。”没等白刚说完,妻子便打断了他,“干校里有些人可能还不如村里的五类分子好受。许多人一整天有人监视,还没完没了地批斗。”这情况白刚确实没有想到,他以为干校无非是劳动学习罢了。哪儿想到各地揪斗高潮早已过去了,干校里还在批斗,不少人还没有自由啊!听到这些他为妻子十分担心:“你不会又是重点吧?”看到丈夫害怕的样子,吴玉萍反过来又安慰起白刚来,笑了笑:“看把你吓的!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解脱了,回去就离开干校参加斗批改工作组。”
老太太早就急着要煮饺子了,但看见儿子、媳妇刚才眼睛里都在转眼泪,也不知道发生了啥事,两眼直勾勾地看着他们没敢说话。这回看见媳妇笑了,知道没啥事便赶紧说:“你们别光说话了,快煮饺子吧!大喇叭不是说还让开会嘛!”她八十多岁了,耳朵又聋,村里啥事也不知道。但是经过多少次运动的磨炼,有一条她非常清楚:大喇叭就是权威,就是命令,叫到谁谁就得赶紧去,说开大会社员们谁也不能耽误。
白刚一听到妻子参加斗批改工作组,一切疑虑便全消失了。斗批改工作组,常年吃住在农村,实际是个苦差事,但它却是政治合格的通行证。对于家庭出身不好、有这样那样“问题”的人来说,取得这样的合格证,无异是天大的好消息。白刚虽然不知道详情,但听到这一句话便足够了。所以听到妈妈让煮饺子时,便一下子跳了起来高兴地喊了一声:“煮饺子!”
正吃着饺子大喇叭又噗噗了两声,然后就是“大炮”催促社员们赶紧去开会,接二连三地广播,就像道道金牌催命一般。一会儿又变了腔调,变成了不指名的质问:“人都到齐了,就等你们几个人了,你还在家里磨蹭什么呀!啊?再不来,让你们来了在门外立着听会了。”没有人会相信大炮说的话,别看他嚷这么欢,现在可能连一半的人也没有。不过他这么折腾,也确实让白刚心烦,不知不觉加快了吃饺子的速度。母亲担心他吃得太急作病,又怕儿子去晚了挨罚,便说:“要不你先开会去吧,开完会回来给你热热再吃。”白刚说:“再吃几个就饱了,不忙。”嘴里说着不忙却紧着吃。妻子见白刚着急安慰他说:“他是瞎诈唬吧!不是刚收工嘛!一收工咱就煮饺子,这一会儿别人就都吃完了?”吴玉萍经常下乡,了解召集开会的人往往用虚张声势的办法催人们去开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