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承耐心劝道:“你们先回去,本商首要召集行商商量。”
“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现在就必须见钦差大臣。如果你们还要阻拦我们——”麦克指着怒目而视的众洋商,大声叫道:“我们会像上次那样冲关闸!”
潘振承哭笑不得,“麦大班,你们出得了关闸,也进不了城门。这样好不好,你们回商馆稍候,我们一面派人去官府替你们办进城的路引,一面派人为你们打听钦差行踪,及时向你们通报。”
“行,我们先回商馆,商量会见钦差该说什么。”麦克带洋商闹哄哄地出了会馆公堂。潘振承随即写了两封短信,一封叫伍国莹火速交给李总督,说西洋时十时左右洋商将上督署衙门。另一封由陈寿年交给轿行把头胡老三,潘振承在信中声称:“为彰显吾皇怀柔远夷之天恩,夷人进城暂可乘轿,倘若官府究责,由潘启一人担待。”
洋人乘轿,素来出手大方。如今有潘振承担下责任,胡老三何乐不为?潘振承和陈寿年带洋商出东关闸,闸外早就挤满了滑竿。轿夫高声揽客,洋商自恃有中国皇帝为他们撑腰,纷纷上了轿子。
潘振承竭力劝阻:“你们不能坐轿,广东督抚和户部有禁令,禁止夷人骑马乘轿。”
麦克张牙舞爪叫道:“什么破规定?歧视洋人的法律统统要打破!”
麦克趾高气扬坐在滑竿上,春风满面问道:“启官焘官,你们怎不坐轿?”
潘振承道:“我们天天坐轿,还是安步代轿舒服。”
麦克得意地叫道:“陈焘官,唔,陈寿年,寿年小弟,那天你说过,洋人不准坐轿。现在怎样啦?洋人坐轿,华人步行。这叫什么来着?”
陈寿年道:“风水轮流转。”
麦克把太阳帽抱在手中,拍拍光洁的脑门,“对对对,中国通菲利浦跟我说过一句中国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支八十余架滑竿组成的浩大队伍在城外街道迤逦而行,潘振承与陈寿年一前一后护送。麦克高高在上,俯身叫道:“喂,老潘、小陈,你们今天成了护轿跟班啦。”
陈寿年道:“今天是洋人的天下,我和潘哥委屈点。”
潘振承朝胡老三丢一个眼色,胡老三扯着大嗓门叫道:“洋大人坐好,颠轿啦。”
轿夫得令后,上下晃动颠轿,洋商坐轿上乐不可支,哈哈大笑。
轿队顺利地进了太平门,拐进了与卖麻街平行的街巷。胡老三叫一声:“落轿。”轿夫纷纷把滑竿放下,有的坐地上拿水葫芦喝凉茶,有的跑到井台打凉水喝。“为什么要停下?”麦克大声质问道。
“你没看见轿夫汗流浃背,得歇口气喝口凉水。”潘振承解释道。
街边排着一长溜小吃摊,洋商早已涌到小吃摊前,津津有味品尝风味小吃。
一刻钟后,洋商或坐上滑竿,或站在滑竿边。轿夫喝过水,却围成一圈赌骰子。麦克大声催促,轿夫好像没听见,吆三喝五押铜钱。麦克气急败坏扬言要走到总督衙门去。潘振承心中暗暗焦急,终于看到伍国莹在巷口露面,他把辫子从身后搭到胸前。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李总督已经带钦差大臣出了五羊馆驿。
轿队进入连缀卖麻街的鳝鱼巷。快出巷口时,轿头胡老三抑扬顿挫吼叫:“列轿首尾相连,咿哟嗬……蛟龙出水!”打前走的轿夫伸出双臂,搭在滑竿的后竹竿上,逶迤出了小巷,冲上卖麻街。轿队像舞龙一样,在衙前大街旋转、穿插。好多年没见夷人进城,更没见夷人乘轿,这么多夷人,这么多凉轿搭成长龙,人们奔走相告,挤在街道两侧围观。
此时,三顶钦差大臣的肩舆正拐上卖麻街,前面是鸣锣开道,高举舆牌的仪仗,舆牌分别写着“回避”、“肃静”以及钦差大臣的职衔。钦差大臣的跟班举着不同的旗帜,李侍尧的绿呢八抬大轿打头引路,跟班举着镶黄旗,表示李侍尧汉军镶黄旗出身;新柱乘的也是八人抬,跟班举着镶白旗;朝铨为五品官,他恪守规矩坚持乘坐四人抬青帷轿,他的跟班举着正红旗。若是以住,官轿联袂出行,行人会纷纷避让,根据官轿的规格和仪仗猜测官员的大小。今天不同,行人的目光全被轿龙吸引了,卖麻街人潮涌动,喝彩声此起彼落。
横在街道当中,背朝靖海门方向的围观人,都是同文行和广义行的伙计,他们做好挨打的准备,对后面传来的鸣锣开道声置若罔闻。李侍尧的长随李十四走在仪仗的前面,诈诈唬唬大声吆喝,跳起脚朝人群中望,然后反转身大声禀报:“大人,是夷人在玩轿龙,故意挡道。等奴才带亲兵驱散他们,违命者鞭挞。”
李侍尧下了轿子,一脸恼怒道:“你没看到潘启官过来了吗?等问过再驱散不迟。”潘振承满头大汗从人群中挤出跑过来:“李大人,末商失职,未能管住夷商。夷商硬闯关闸,强行乘轿,声称钦差大臣召见他们,他们直驱城门,还塞银子给轿夫领班叫他们玩轿龙。”
李侍尧冷笑道:“玩得好,本督正愁抓不到把柄治他们。先让他们玩个够,待会儿升堂治他们罪。”
新柱与朝铨也下了轿,叫长随前去打探发生了何事。李侍尧朝他们走来,歉意地拱拱手:“下官无能,城守官兵胆小,夷人打着中国皇帝支持他们的招牌,城守官兵不敢阻拦,让夷人进了城。新大人,朝大人,我们是等夷人玩完轿龙,钦差的官轿再跟着夷人屁股后面走,还是改走便道进督署后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