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我大清朝廷命官、钦命办案大臣,该当何罪!”新柱勃然大怒,抓过惊堂木一拍,“若无真凭实据,就是捏造事实,血口喷人!”
麦克从容不迫道:“我们有事实,户部驻广东海关的监督李永标;还有李永标的侄子,黄埔税馆主事李七十三;量船官邝兆祥、检查口关员邬古乐等亲口对我们说过。”
“他们怎么说?”朝铨问道。
麦克道:“海关加征,我们提出抗议,并声明要向海关稽查投诉,户部的海关官员说:你们去告,我们不怕你们告,正是稽查大人李侍尧要我们加征的。”
李侍尧要海关加征税费,早已向新柱朝铨说明,前粤督杨应琚鼎助广西兴学落下一笔无法索回的银债,李侍尧通过藩司、十三行及粤海关等数条渠道筹银填补,虽然不合朝纲部规,然而,不论是李侍尧还是李永标等,都没有肥私。况且,李侍尧最后把自己的过失向皇上奏明,皇上朱批“下不为例”,没有追究李侍尧的责任。新柱和朝铨侧身对了一下眼神,均没有吱声,端起茶碗喝茶,似乎在喻示他们不予理睬的态度。
沉默不语、不动声色的李侍尧突然问话,将话题引向深入:“麦克,你们除了告状本督,你们还要告何人?”
麦克沉默稍刻:“我们准备告钦差大臣新柱与朝铨。”
公堂哗然,公堂外挤满了看热闹的民众,叽叽喳喳议论。李侍尧举起惊堂木猛拍:“肃静,肃静!”皂隶手执水火棍高吼“威武”,喧嚷的公堂渐渐平静下来。李侍尧心中暗喜,怒不可遏道:“你们大胆,竟敢告钦差大臣,你们活腻了!”
朝铨道:“让他们说。”
麦克忿愤然道:“二位钦差大臣奉皇帝的命令来广东查办涉案官员,第一天就同查办对象李侍尧花天酒地。在我们大英帝国,有法官回避制度,中国号称文明古国,连这个制度也没制订吗?”
“蕞尔藩属英吉利,配称大英帝国?”李侍尧勃然大怒拍打案头,“辱我天朝,该当何罪!”
新柱轻轻敲了敲茶盖,“让他们说,本钦差行得正,立得稳,何惧夷人告状?”
麦克冷笑道:“我们保留控告的权力,如果二位钦差不认真执行你们皇帝的命令,替外商伸张正义、惩治邪恶,我们随时控告你们!”
公堂再次哗然。公堂外的民众越聚越多,潘振承早就离开督署衙门,留伍国莹下来暗察。各洋行都来了人,但没有一个洋行东主,全是东主的心腹伙计。另外,散商也来了不少,同洪瑞做洋棉生意的散商刘亚匾、罗彩章、陈祖观聚一块窃窃私语,脸上浮现出喜悦之色。伍国莹还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她是馨叶,馨叶女扮男装,像一个面目清秀的少年公子。伍国莹闹不清馨叶怎对洋人告状如此感兴趣,伍国莹总觉得这个女人神秘莫测,心底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伍国莹不敢把他的感觉告诉东主,启官和馨叶如胶似漆,伍国莹担心说出来东主会不高兴。
公案上的三位大人聚在一块轻声商量,众夷商肆无忌惮用夷语嗡嗡地交谈。
李侍尧轻轻拍打惊堂木,公堂慢慢静下来。李侍尧轻蔑地扫视几眼洋商,目光落麦克身上:“麦克,你们不是要告钦差大臣吗?钦差大臣直接归朝廷管,广东的官府无权受理你们的诉状。”
麦克理直气壮道:“我们上北京到皇帝面前告状。”
新柱斥责道:“告御状?你们找死?洪瑞已经——”
李侍尧插嘴道:“新大人且慢,让他们把话说个够。”
朝铨道:“你们还想告谁,今日统统说出来。”
麦克沉默稍瞬,“我们暂时无人可告,但我们还有话要说。我们郑重敦促二位钦差向贵国皇帝进言:广东的弊端,是贵国外贸制度造成的,消除弊端的唯一选择,就是开放所有的口岸,推行自由贸易,平等对待外商。关闭其他通商口岸,呆在广州坐等所谓朝贡,贵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
新柱拿过李侍尧面前的惊堂木猛地一拍,“危言耸听,一派胡言!”
李侍尧侧目暗示朝铨,朝铨冷笑道:“你们以为我们的皇帝会听蛮夷胡说八道?跟你们透个底,洪瑞告黑状,已被我大清皇帝打成钦犯,就关押在广东。”
麦克感到震惊,举着手摇晃道:“这不可能,不可能!皇帝派钦差大臣下来,证明他受理了洪瑞的控诉,要查处广东口岸的贪官奸商。”
朝铨鄙夷道:“你们真以为我们没有回避制度?西洋小夷的政治法度皆是从我中土传过去的。我们二位钦差大臣之所以第一天就与李总督会面,查处的就是洪瑞诬告。”
麦克脸色乍变,急急地叫道:“我不信,绝对不信!”
“不信,你看这是什么?不会不认识吧?洪瑞身上的护身符。”朝铨从袖袋里掏出一个镀金十字架,指着反面镌刻的文字,“这上面还有夷文,大概是洪瑞的名字吧?”
众洋商叽哩咕噜传递洪瑞被关押的消息,洋商或义愤填膺,或惊诧焦虑,或面面相觑。他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些天他们沉浸在狂喜极乐中,分享洪瑞受到中国皇帝盛情款待的愉悦。十字架是教徒的护身符,十字架落到钦差大臣手中,证明洪瑞的处境非常不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