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商埠_祝春亭/辛磊【完结】(333)

  李侍尧把福增格、托恩多、存泰召到一侧,轻声商议。尔后,李侍尧站到人群中间,肃然道:“经军标、督标、提标、抚标合议,协标右营营正多伦怂恿寮兵勒索银两,并多次亲自上夷船勒索,斩立决!协标外委把总马头风驻守黄埔,疏于防夷,违法作乱,敲诈勒索,斩立决并枭首协标右营辕杆!协标守关寮兵一律砍去一只脚,以儆守关官兵!广州城守协标阿努赤,失察渎职,杖四十军棍,流云南戍边!”

  法场设在外洋港高滩,仅有的三艘洋船,水手全都涌上甲板观看。多伦和马头风身首异处,血溅草滩;十二名寮兵全被剁去左脚,哀号声震天恸地。洋船水手平时对守关寮兵恨之入骨,在甲板上欢呼雀跃。

  李侍尧宣布黄埔布防,黄埔要塞陆地仍由协标右营和永靖营联防,水面由左翼中营和新塘营穿梭合巡。李侍尧斩钉截铁:“联防各部互相监督,倘若有一方违法乱纪,协标寮兵便是前车之鉴,隐瞒不报者同罪共罚!”

  荣任总商

  三声冲天炮凌空炸响。潘振承身着簇新的官服,精神抖擞进入公行公堂。严济舟带领八名行商站公堂恭迎,齐声诵唱:“恭贺潘启官荣任总商。”

  潘振承春风满面,谦恭地向同仁回礼:“列位前辈谦让,驽钝出任总商。”

  因循旧例,大凡行首就任,首件事情就是写一副行联。暖阁正壁“皇朝山海万国朝贡图”两侧的行联,乃十三行开山老祖霍鑫耀耄耋之年留下的墨宝:四海连天万国恭顺觐朝贡,九州动地皇恩浩荡赐贸易。

  潘振承指着霍鑫耀的墨宝道:“朝贡贸易是一篇大文章,虽是钦命,以往四口的做法却各有千秋。个中奥妙,列位前辈比本商更有体会。”

  众行商静神聆听,过去四口通商,都承办朝贡贸易,惟有广东在朝贡上做足文章。浙江忽略了这点,一意孤行想把外洋贸易做强做大,竭力讨好西洋商人,引发朝廷的不安,最终导致裁撤通商口岸。蔡逢源回想往事,发现潘振承正是从那时起渐渐成为十三行的影子行首。蔡逢源悄悄斜睨严济舟,惊奇地发现严济舟居然若无其事聆听潘振承说话。

  “本商属于晚辈,无缘身受霍总商教诲。却有幸侍奉陈总商、严总商二位前辈,二位前辈竭诚提携本商,本商受益匪浅,深感二位前辈行联的精妙。”众行商对行联耳熟能详,陈焘洋的行联是:十三洋行誉满华夏八千里,粤省口岸名振外洋十万家。严济舟的行联是:皇恩似海惠泽万国夷商,钦命如天肩负朝贡贸易。

  三位前辈行联,霍鑫耀和严济舟强调的朝贡与皇恩,陈焘洋强调的是信誉与名声。为这副行联,潘振承和馨叶试撰过十多副,总觉得不满意。潘振承到走马上任这一天,还没确定行联。潘振承黑黢黢的梭子眼透着茫然,他故作谦虚:“本商才疏智钝,既为总商,只能殚精竭智,勉力为之。”潘振承慢慢提起笔,在心中琢磨用哪副行联,心头灵光忽闪,落笔写道:客流似潮华夷不欺生意兴,货积如山土洋互市财源茂。

  华夷不欺一直是潘振承的理想。写入行联,暗中表达了对以往欺辱外商的歉疚。潘振承放下笔,环顾四周道:“按照惯例,列位前辈同仁尽管品头论足,若无异议,便可作为新行联悬于正堂两侧。”

  陈寿年鼓掌喝彩:“好,很好!”

  章添裘撇了撇刀片嘴说道:“好是好,就是华夷不欺,似与朝纲不合。”黎南生立即唱和:“华夷不欺,这不是要我们倡导华夷平等吗?”

  潘振承心平气和道:“请二位同仁明示,与哪道谕旨、哪条律令、哪则规条不符?”

  章黎二人愣住,转眼去看严济舟。严济舟优哉悠哉喝茶,根本不给章黎二人任何暗示。其他行商悄声议论,严济舟突然大声道:“本商赞同潘总商的行联。总商的行联蕴义深远,气势宏伟,其水准远在老夫的行联之上。”

  潘振承笑道:“本商万谢严前辈褒奖。”

  潘严两个老冤家一唱一和。章黎二人瞠目结舌,其他行商亦疑惑不解。

  行联给伍国莹拿去装裱,潘振承坐到宽大的雕花高靠背红木椅子上,严济舟坐他左边,右边坐着蔡逢源。潘振承炯炯有神地看众行商一眼,胸有成竹道:“既然行联没有了异议,我们进行第二项:重订行规。本商以为,公行行规基本照旧例不动,需要修改的有三处,前两处分别是行用来源与行用开支。最难的是修订保商与承保行规。承保可多占配额,这可能是众商最为关心的。承保权归公是否人人受益?在前辈陈总商手中,承保权全凭他一人决断,众商有意见。严济官要求承保权下放,实行后众商还是有意见。去年朝贡期结束时,全体同仁要求修改承保行规,一致通过将承保权收为公有。”

  严济舟哑巴吃黄连,有苦道不出。他苦心积虑将承保权收为公有,目的是阻止占有私洽承保优势的潘振承成为承保大户。当时潘振承非常爽快地赞同将承保权归公,严济舟在接到复立公行的宪谕时才恍然大悟,潘振承赞同将承保权归公是要归到他的手中。

  潘振承饮了一口茶,继续说道:“驽钝不才,愧领总商头衔,在其位必谋其政,该如何掌控收归公有的承保权,本商确实很为难。幸好李制宪有宪谕,恢复保商制度,严格限定保商方可承保。李制宪和尤关正把甄别保商的权力交给本商,本商斟酌再三,设想按照三年平均贸易额及行商操守,确立六户保商。不搞终生制,以后每两年甄别一次。若今后行数增加,保商亦相应增加。总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体现公平,二是激励竞争。列位前辈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