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之音
蔡逢源住在西关至宝坊“王商大屋”,原是平南王尚可喜特授海商霍宝生的宅子。在粤海关设立之前,广东的出海贸易控制在尚可喜家族手中,未经尚藩王特许,不可出海贸易,拥有这种特权的海商叫“王商”。圣祖皇帝平藩后,藩王势力荡然无存,“王商大屋”几经易主,十年前落蔡逢源手中。蔡逢源处理低调,迁居时,他把衙门风格的大牌门拆掉,门前两尊石狮子贱卖给新落成的盐行会馆,屋脊一对酷似青龙的石雕巨蟒也给掀了下来。
蔡逢源作息很有规律,自鸣钟鸣报六时起床,打一刻钟太极拳,漫步一刻钟,然后喝早茶。七时一刻在宅门外乘轿,八时准时赶到逢源行。蔡逢源是从四品候补知府老爷,他出外从不穿官服招摇过市,但与官阶相配的暖轿凉轿是不可少的。六月二十八日七时一刻,蔡逢源扶着轿柱正要上轿,长子蔡世文心急火燎跑来,说起昨晚发生的教案。
蔡逢源仿佛遭雷劈,呆若木鸡,许久说不出话。他用袖子抹抹额头的冷汗,叫世文去臬司和臬狱打探消息,不要有任何行动。
蔡逢源忐忑不安上了轿,催轿夫快走。蔡逢源一贯处事谨慎,他从不做出格的事、说出格的话。但有一件事,他优柔寡断,迟迟下不了决心。
蔡逢源的夷馆长期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租赁,外人把它叫做红毛馆。十三行除独立的法国教堂外,各夷馆都有馆内教堂,配有专职牧师。夷馆的买办、知客、通译、仆役等与夷客朝夕相处,很容易加入洋教。入教的动机,有的被夷医治好病,有的接受了夷客的小恩小惠,有的求佛不灵改求洋菩萨,甚至有人纯粹出于好奇。蔡逢源发现一个开除一个,但碰到阿昌,蔡逢源下不了手。
各夷馆都有大灶小灶。小灶给常驻大班及职员做饭,掌勺厨师是洋人,洋厨师手下再配若干中国杂役。大灶供的是散客的饭菜,如洋船船长、货主、押运员、保管员、随船牧师、随船医生、快蟹桨手等都是散客,大灶的厨师杂役一律是中国人。小灶大灶都供应中餐西餐,但美味可口的西餐只有小灶厨师能制作,中国厨师做出的西餐不地道。阿昌原是荷兰厨师纳姆手下的杂役,纳姆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说服阿昌信教。阿昌提出一个条件,纳姆愉快地答应下来,毫无保留将西餐厨艺传授给教友阿昌。当蔡逢源发现阿昌信洋教时,阿昌已是出色的西餐厨师。大灶掌勺厨师老乔做的西餐令西洋散客怨声载道。老乔混不下去,主动提出辞工。蔡逢源便派阿昌去做大灶掌勺厨师,他要阿昌发誓退出洋教。阿昌口头答应,依然秘密潜入馆内教堂参加祷告。蔡逢源开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知道,其他夷馆都有人暗信洋教,官府虽然严令查禁洋教,但绝不会查到夷馆来。蔡逢源抱着侥幸心理,过了一年又一年。
蔡逢源赶到红毛夷馆,要阿昌立即离开广州,回新会老家藏匿,等风头过后再回广州。
打发阿昌走后,蔡逢源回到行馆办房,靠着皮椅吸鼻烟,砰砰乱跳的心才慢慢趋于安静。儿子世文回到行馆,说夷教犯关在高华里臬狱,潘启官和伍国莹等大伙计的家人先后去探监,全被挡在外面。董臬司不在纪纲街的臬司衙门,在司狱衙门通宵达旦审案。
“启官凶多吉少啊。”蔡逢源忧心忡忡叹道。
“老爹,我走卖麻街过时,看到李制宪的长随李十四,准是李制宪回广州了。钟抚台胆小怕事,眼下只有李制宪能救潘启官。”
“启官是我们蔡家的恩人,不是他变通帮逢源行出口湖丝,逢源行早破产了。”
蔡逢源决定去求见李侍尧,在总督衙门外恭候了一天,公务在身的李侍尧没安排蔡逢源晋见。
天黑后,蔡逢源来潘园看望启官家人。潘夫人眼睛都哭肿了,说话声音嘶哑。她请蔡源官坐,问夫婿的案情,要蔡源官出主意。蔡逢源自己也一筹莫展,求见李侍尧会是什么结果,心中无底。蔡逢源只能安慰潘夫人,说启官和同文行的伙计都是明理人,不会介入夷教案,事情终归会真相大白。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易经通就是同文行的伙计,他的罪名成立,东主和大伙计都会受到株连。潘夫人没做声,只是暗自泣泪。蔡逢源起身欲辞行,潘夫人道:“蔡源官请坐下,我有一件事想请教——”
潘夫人目光打了个闪,收住话头。
“哟,蔡叔来了。”馨叶从堂外走来,一身相公打扮,坐到蔡逢源对面的椅子上。她不等蔡逢源问话,抢先说道:“吃晚饭时,听管家邱七根说启官出了事,急得想来看望姐姐。热孝在身,不便出门,只好装扮公子。”
“谢谢妹妹一片好心,姐姐听了好感,动。”潘夫人不咸不淡地说道,叫仆役给史夫人上茶。
“明天严济官要带行商来看望启官家人,老朽先过来通个气。”蔡逢源把目光从馨叶身上挪开,心想史德庵的遗孀风尘仆仆,好像出远门刚回来的人。
馨叶用尖刻的话语说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启官落难,最高兴的人就是他。”
潘夫人有气无力靠着椅子坐,直了直有些臃肿的腰身说:“严济官不至于那么坏吧?好几回碰到他,他老远就下轿跟我打招呼,满脸笑容,说话细声细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