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商埠_祝春亭/辛磊【完结】(412)

  潘有智的房间,陈列着许多富有童趣的西洋摆设:圣诞老人、不倒翁、搭成欧式尖顶建筑的积木、黑熊玩具,还有一只地球仪。房间的小主人有智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他的额头敷着一块湿毛巾。馨叶、彩珠、潘振承焦急地围着有智。

  阿娣跑进来,说:“洋医来啦。”

  一身唐装的殷无恙应声进来,额头汗水淋淋。

  三人立即转过身向殷无恙打招呼。殷无恙拱手道:“免礼,让我看看智儿。”

  殷无恙坐有智床前,伸手摸有智的额头,额头热得烫手。殷无恙接着翻开有智的眼皮看,撬开有智的嘴巴观察舌苔,最后从药箱取出可以伸缩的铜管听诊器。

  馨叶焦急心疼道:“都两天两夜了,先是乍寒乍热,后来高烧不退。”

  彩珠道:“请过两个郎中,病情越来越严重。”

  潘振承摆摆手,示意妻妾不要吱声。殷无恙举着长管听诊器,将大头贴着有智的胸部静神听诊,不时地移动。殷无恙直起身子,嘘一口气说道:“是疟疾。不算什么大病。我正好有治疟疾的药。”殷无恙打开药箱取药,将白色药末化水,“这种药名叫金鸡纳霜,原产地在爪洼,由荷兰的药剂师配制。”

  殷无恙在馨叶的配合下,给有智服药。

  殷无恙站起来,彩珠伸去一条毛巾,殷无恙接过擦汗。

  潘振承陪殷无恙上客厅坐。殷无恙新奇地打量厅里的洋摆设,坐到西式沙发上。

  潘振承从阿娣手中接过茶,送殷无恙手中。殷无恙接过茶,看一眼焦灼不安的潘振承:“启官不必过于忧虑,疟疾患者我治过上百例,从未失手。”

  潘振承略为宽心:“这种病是不是中国郎中常说的寒热或瘴疠?”

  殷无恙道:“那是不明病因才这样说。中医有不少误诊,但中医又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地方。我很想与中医交流,可一直未能如愿。”

  “怎么回事?”

  “他们没一个瞧得起我,把我看成巫医。”

  “他们不了解你。”

  “不完全是这个,他们骨子里蔑视夷人。”

  潘振承深有感触地叹道:“中国从皇帝到百姓,都是这样。他们对西洋太缺乏了解了——唔,是他们根本就不想了解,总是习惯于用俯视的目光看待外面的世界。”

  天色微明,曙光初照,鸟语花香的馨园沐浴在橙红的晨曦中。殷无恙斜靠在沙发上打盹,身上盖着一床西洋绒毯子。潘振承望着户外越来越明亮的天色,越发地心焦意躁,背着手在客厅踱来踱去。

  屋里传出馨叶惊喜的叫声:“智儿醒啦!智儿,智儿!”

  殷无恙猛然醒来,随潘振承进了有智房间。

  殷无恙坐有智床前,伸手试有智体温。

  馨叶激动道:“智儿,是这位神医治好你的病。”

  有智抿了抿干裂的嘴唇,黑黢黢的眼睛滴溜溜打量一身唐装的殷无恙:“你是洋人?”

  殷无恙点点头:“是洋人。”

  “英吉利人?法兰西人?荷兰人?瑞国人?”

  “英吉利人。”殷无恙的蓝玉眼透露出温厚的光泽。

  有智的眼神始终闪烁着探究的神采:“你的眼睛是蓝色的,像蓝宝石一样的颜色。”

  “也像天空和大海一样蓝。”殷无恙用略带自豪的语气答道。

  “为什么大清人的眼睛是黑色?”

  “人种不同,就像菊花,有白色的,有黄色的。”

  “其实都是一样的花,对吗?”

  “很对,非常对,十分正确。”殷无恙很少听中国人这样评价西洋人,尤其是一个中国小孩。

  有智的眼神充满疑惑:“可是他们叫你们鬼佬、红毛鬼、蛮夷。”

  “你听到过啦?”

  “我阿爸就叫过,叫你们鬼佬。”

  殷无恙笑道:“他是在外面说习惯了,一时难改口,他心里可能不这么认为。小弟弟,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你们不是蛮夷。”

  殷无恙惊奇道:“哦,你说得这么肯定?”

  “你给我治好了病,广州的郎中却没治好。”

  殷无恙沉默稍瞬道:“小弟弟,话不能这么说,有的病,我治不好,他们能治好。”

  有智仍出神地看着殷无恙,回味洋医说的话。

  殷无恙和蔼可亲地朝有智扮了个鬼脸:“小弟弟,你没话可说了吧?”

  “你们能造很大很大的船,可是中国船,越造越小。”

  “那是中国不愿把船造大。你不知道在中国的明朝,有个叫郑和的太监,他出海远航乘坐的船,比现在的西洋船还要大好几倍。”

  有智疑惑不解道:“为什么现在中国要把船造小?”

  殷无恙微笑道:“小弟弟,现在你服药,等你病好了,我们有的是时间交流,我们同你阿爸一道专门讨论中国为何要把船只造小。”

  就在殷无恙给有智治病的第三天,广州发生官兵毁船的大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侍尧下令官兵毁船,绝非心血来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