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子给主子加水,潘振承悄悄道:“你去请殷先生过来一趟。”
麦克诉求的中文译文出自殷无恙之手,殷无恙坚持不作为外方通译参与询商。殷无恙当然殷切地盼望改善外商在广州的处境,中方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们,不再把他们当成贡商。然而这不现实,如果不是借助朝贡,贸易就无从谈起。
在殷无恙的客房,易经通坐在一旁呆看着同样发呆的殷先生,窗外的阳光白得耀眼,易经通冲了一杯茶放主子身边。
“老易,我想听听你对西洋人的看法,嗯,就谈你第一次看到西洋人的印象。”
易经通支支吾吾:“有四十多年了,记不清。”
“耍什么花枪?实话实说。”
“我照实说你不要生气,头一次见到西洋人,就像见到鬼,咦,世上怎么有这般怪模怪样的人?”
“后来呢?你做通事经常同西洋人接触,我想听你的真实感受。”
“西洋人也算开化吧,工技奇巧,擅驾海船。文典法度,当然比不过我们中土。”
殷无恙喟然长叹:“你都把西洋人当成天朝的二等臣民,没有接触西洋人的中国人更不会把我们当人。”
“殷先生,您生气了?”
“我不生气,我只是觉得有些悲哀。”
“为自己是西洋人而悲哀?”
殷无恙摇摇头:“你不懂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永远不会懂。”
小山子敲了敲虚掩的门,站门边说话:“殷先生,启官请您去一趟,麦克今天的火气特别大。”
殷无恙无可奈何起身:“这个麦克,来中国这么多年了,脑筋还转不过弯。”
殷无恙赶到十三行会所,麦克已经提完十条诉求。殷无恙站在柱子后面,听潘启官与麦克米伦争论。
潘启官似乎没有生气,脸带微笑同麦克说话:“麦大班代表全体外商提出十条诉求,本商可以如实转呈禀上。”麦克咄咄逼人道:“光照实转呈还不够吧?我们强烈要求,十三行公所转呈时,附上行首大人的意见。”
蔡世文生气地叫道:“麦克,你不要得寸进尺!”
麦克固执道:“我认为这是行首应该履行的职责。潘大人,您害怕被摘头顶的官帽吗?”
潘振承道:“本商无所畏惧,可以附上总商的意见。”
“你的意见是驳回我们争取天朝待遇的诉求?”
“不,本行首完全支持你们天朝待遇的诉求,敦促督抚海关,甚至中国皇帝答应你们的诉求,给予外国贸易商享受中国贸易商同等的权利。”
“不是享受所有中国人应该享受的权利?”
“你不是羡慕天朝人吗?天朝人分等级,旗人高出汉人一等,旗人不用纳税还有皇粮吃;官人高出民人一等,像绿帷蓝帷大轿,只有官员才能乘坐。就像你们英国,有贵族平民之分,他们之间绝对谈不上平等。”
麦克绽开一丝笑容:“潘启官,我完全赞同您的看法,没有等级制度,社会就会一片混乱。”
“既然赞同,你们所要求的天朝待遇,只能与中国的海商看齐,你们之间才是对等的关系。”
“中国的贸易商出洋回国后,可以去中国的任何地方;当然,他们最乐意的事是上珠江花船饮酒作乐,可我们来到广州,就像进了牢笼。”
“你们还可以来中国,请问,中国的海商如果想去西洋,去得了吗?”
“去不了,他们的船太小,只有几十吨,想去南洋都十分困难。”
“你只在海上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关于中国商民的出洋规定,我的话可能很难使你们信服。本商想请殷先生来回答。”潘振承把目光转到左侧的堂柱:“殷先生,请到前面来。”
“为什么不是我——联合东印度公司广州特选委员会主席?”麦克盛气凌人道。
潘振承依然不温不火说话:“菲利浦比你更了解中国,他还是你们中的一员。”
殷无恙走到公堂中央,小山子搬了把椅子放他身后。殷无恙道:“我还是站着说话吧。中国商民出洋,即使在本省沿海各港口之间贩运货物,都得受到朝廷的严格限制,要求十船连环保结,舵工水手连环保结,办出海许可证比横渡太平洋还难。唐船不能超过双桅,载重不能超过四十吨,船员不能超过二十八人,对携带武器有非常苛刻的限制。即使风平浪静不会发生海难,他们若遇到海盗,只有死路一条。”
麦克道:“这是中国内部的事务,我们无权干涉,也不想干涉。”
潘振承道:“你不是要求天朝待遇吗?现在向你介绍中国同行的待遇。殷先生,请继续说。”
殷无恙道:“中国官方对外商是作了许多不合人情的限制,但他们没有照搬对待本国商民的出洋禁律来苛求外商,像西洋的海船动辄数百吨乃至上千吨,桅杆有三桅至五桅,武装水手一两百人,火炮数十门,并且都是威力巨大的大炮。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中国对外商的防范不能说没道理。”
“我们是来贸易的,不是发动战争。”麦克挥舞拳头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