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步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在二刘(刘秀、刘永)争霸中的分量。
他虽然前不久接受了刘永的封赏,但很不满足,一直在盘算着自己的定位和利益,看怎样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起初,为了配合盖延的武力攻伐,刘秀派伏隆招抚地方势力。伏隆刚来到剧县时,张步表现出十分友好的态度,主动拜见伏隆,表示要约束自己的部队,配合刘秀大军的行动。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张步的处境和动作:
他有野心,也有实力,是刘永封的所谓“辅汉大将军”“忠节侯”,又对更始的高干王闳言听计从,现在还想接受刘秀的册封。
他在押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做一笔生意,或者说豪赌一把,看哪个客户能让自己赚得最多。
伏隆对张步的表现很满意,打算封张步为东莱太守。但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这要报经刘秀同意。
于是,办事循规蹈矩的伏隆就对张步说,你静候佳音,我回洛阳向皇上禀报一下。
张步派自己的亲信孙显随伏隆去洛阳,同时给刘秀带了不少贡礼。
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刘秀的一贯方针。为了对伏隆的工作业绩表示褒奖,刘秀立即提拔他担任光禄大夫,并且批准他的人事建议,任命张步为东莱太守。
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抢占先机,刘秀还特别授权伏隆,县长及其以下的干部他可以自己决定任命,不必报告,事后报朝廷有关机构备案即可。
伏隆又返回剧县,打算宣布对张步的任命。
伏隆殉职,刘秀怒了
就在伏隆往返洛阳汇报工作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事情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原来,刘永听说刘秀正在争取张步,而且伏隆的统战工作快做成了,十分紧张。他知道张步手下兵强马壮,绝不能让他倒向刘秀!
于是,刘永急忙派人赶往剧县,封张步为齐王。
沛西之败已经过去半年,刘永躲在湖陵得到了歇息和调整,他觉得自己重整旗鼓的时候到了。
他与刘秀一样,都是扛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出来打天下的,按照西汉高祖刘邦的规定,非刘皇族是不能封王的。但是,为了现实政治需要,刘永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这样,张步就掂量起来了:这边是刘秀,威名满天下,但给的价位只是个太守;这边是名声、能力不如刘秀的刘永,给的好处却是个王位。
齐王!这个爵位太诱人了!
所以,当伏隆返回剧县,打算宣布刘秀对张步的任命时,张步一改往常的谦恭,摆起王爷架子来,拒绝接受这个任命。
他想再探探刘秀的出价。人家刘永给的价码是个王爷,明显分量很重嘛!
伏隆很快搞清了事情的原委。
这一天,两人见面,张步总想拐弯抹角试探刘秀的底价,伏隆则明白地告诉他:“高祖曾经昭告天下,非刘姓不得封王。现在您要是改过归顺,虽然不能封王,可怎么说也能得到个万户侯。您何必贪恋刘永伪政权的封赏,只顾眼前,不顾日后呢?”
张步很不以为然。
日后?日后会怎样?日后的事谁能说清楚?现在天下大乱,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谁的爵位高谁光荣。至于日后社会发展的前景,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太专业,还是让别人回答吧。
张步反复掂量了刘秀、刘永双方的出价,终于打定主意要跟刘永合作。
但是,他又认为伏隆确实是个人才,就力劝伏隆留下来,跟自己一块发展,以青州、徐州为根据地,好好干它一票。
伏隆不同意,坚决要求回洛阳报告情况。
张步一不做二不休,接受刘永的封爵,同时拘捕了伏隆。
伏隆是刘秀的代理大司徒伏湛的儿子,出身名儒和高干家庭,早年就因为有节操而得名,很受刘秀信赖,对刘秀也忠心耿耿。
面对局势突变,伏隆已有准备,早就写下秘密报告交给一个随从,让他想办法尽快脱身,赶赴洛阳,向刘秀报告情况。
这个随从本来也被关押,瞅了好几天才找到机会逃出来,历尽艰辛跑回洛阳。
伏隆不愧是伏湛的儿子,跟他老爸一样德才兼备,一样对刘秀忠心耿耿。
他可能料到自己凶多吉少,给刘秀的报告是这样说的:“臣受命出使,无能为力,不能完成使命,被叛逆所拘。臣虽然身处险境,但为了完成陛下的使命,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现在地方干部群众知道张步反叛,必定人心不稳,希望陛下及时进军,丝毫不要顾及臣的安危。如果臣能生还回到京城,能落得被主管部门查究问责,就是最大的愿望了;如果臣身死贼寇手中,就把父母兄弟长期托付陛下了。最后,敬祝陛下及皇后、太子永享万国拥戴,与天地共荣,万寿无疆!”
刘秀看了极为感动,不由得泪流满面。
刘秀招来代理大司徒伏湛,把报告给他看,眼含热泪说:“伏隆可以说有苏武的节操!朕恨不得破坏规制暂且许诺张步封王,换得伏隆安然返回!”
刘秀说的这番话虽然只是个安慰,但其中也不乏真情。
伏湛听了还能说什么呢?
老伏出身于鸿儒世家,性情持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爱戴。他的九世祖伏胜是秦始皇时期的博士,十分了不起,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伟大的文化传播者。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墙壁夹层里藏了一部儒家经典《尚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