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_[日]吉川英治【完结】(328)

  吴夫人说道:“我的儿子孙权,继承东吴的基业之时间尚短,年纪还轻,请张昭和周瑜两人务必以师傅之心教导孙权。其他诸臣也要齐心协力地辅佐吴主,激励他奋发有为地保卫家园。江夏的黄祖过去曾杀害我夫孙坚,是我们孙家的仇敌,所以此仇必报……”

  接着,吴夫人又对孙权说道:“你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你的父亲和你的哥哥都是率领寡兵在战乱中崛起,历尽千辛万苦,不懈奋斗终于开创了东吴的基业。只有你完全是在吴城的乐园中出生长大的。现在东吴已历经三代,终于由你君临天下……要实现强国的理想一定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忘了你父兄创业的艰难。”

  “请母亲放心。”

  孙权紧紧握住母亲的手,他突然发现母亲的手是那么的瘦小,不由得大吃一惊。

  吴夫人继续对孙权吩咐道:“张昭和周瑜等人都是良臣,所以你要把他们当做东吴的宝贝,平时要多听听他们的教诲。……另外,我的妹妹在后堂。从今以后,你要把她当做自己的母亲那样尽心孝养。”

  “是,孩儿记住了。”

  “我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只能和弟弟吴景移居到浙江钱塘生活,在那时嫁给了亡夫孙坚,一共生了四个子女。可是,长子孙策也英年早逝,三子孙翊又在最近死于非命,剩下的只有你和最小的妹妹。权儿,你一定要照顾好你的小妹,将来为她找个贤婿出嫁。如果你违背了母亲的遗言,我在九泉之下也不和你相见了。”

  吴夫人言毕,突然瞑目气绝。

  围在枕边的亲人和重臣们立刻垂泪而泣,呜咽之声甚至传到了外面。

  孙权在高陵之地——父亲墓地的旁边用精美的棺椁衣衾厚葬了母亲,并下令全国停止歌舞娱乐一个多月。期间,广大的吴地领域内只能听到祭祀的铃声和鸟啼的声音。

  服丧的冬天过去了,转眼进入了建安十三年。

  江南的花树在春天滋生出新的芽蕾,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

  年轻的吴主孙权很早就召集群臣召开评议会商议军情。

  孙权提出了评议会的议题,“现在讨伐黄祖如何?”

  张昭反对道:“现在主公母亲吴夫人的忌年尚未过去,怎能轻易动兵呢?”

  周瑜则持相反的意见:“讨伐黄祖也是吴夫人的遗言之一。我们为何还要拘泥于丧期之内不能用兵的老规矩?”

  究竟采用哪一种意见,孙权一时难以决断。

  这时,都尉吕蒙来到吴城,向孙权禀报了一件事。

  “我在警备龙湫的渡口时,发现从上游江夏驶来一艘木船,有二十名左右的江贼窜上岸来。”

  吕蒙首先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进行如下的描述:“我当时立即派兵包围了这伙江贼,将其一网打尽。经过盘问,其中一个像头目模样的人说他自己就是黄祖手下的大将,名叫甘宁,字兴霸,原本出生于巴郡的临江。他从年轻时就好勇斗狠,纠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地痞无赖,号称孩子王。他到处与人打架,竞争侠义。经常率众带着强弓、大钺,披挂重铠,腰佩利剑和铃铛,横行江湖。人们只要听到甘宁的铃声,就会惊慌地一边大呼,‘锦帆贼来了!锦帆贼来了!’一边没命地逃跑,样子十分可笑。”

  “甘宁的同伙终于发展到八百多人,干了很多坏事。但他后来看到形势的变化,顿然醒悟,后悔自己以前犯下的恶行。于是率众去投奔荆州的刘表,但很快发现刘表为人并不可靠,所以转念想投奔东吴,他对同伙说:‘同样是投靠,还是应该去东吴。我志已定,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他因此脱离荆州来到江夏,但江夏的黄祖无论如何也不让放行。甘宁只好暂且放弃了投奔东吴的打算,跟从了黄祖。怎奈黄祖心胸狭隘,虽然留下了甘宁,却不想重用他。不仅如此,在某一年的战斗中,黄祖被敌军包围,生命危在旦夕,是甘宁单枪匹马杀入敌围,救出了黄祖。但黄祖从没给予他任何恩赏,始终把他只当做一个低级的军官看待。黄祖的下臣中有个叫苏飞的人,非常同情甘宁的心事和境遇,他多次向黄祖推荐,希望能重用甘宁,但黄祖却固执己见,认为甘宁只是江上的一个水贼,怎能让强盗进入帷幕,委以重用呢?把他当做一头猛兽养着是最好的办法。苏飞听了更加怜惜甘宁。在一次夜宴之后,他把内情告诉了甘宁,并对他说道:‘人生几何,还是去寻求明主吧。在这儿,足下即使再忠勇勤勉,只因有负罪的前科,终难以成为人上之人。’甘宁又问自己该怎么行动,苏飞告之最近可能要下令让甘宁去担任鄂县的小吏,到那时便可伺机逃脱。甘宁感激地三拜苏飞,一心等待着那天到来。那一天,甘宁带着心腹部下乘着一条赴任的木船沿江脱逃。没过几夜,终于到达了东吴的领土。他要向东吴的将军报告江夏的情况。以上就是有关甘宁的详情。他要我特地向主公转达。”

  “哦,原来是这样啊。”

  孙权和诸将听了,都重重地点了点头。

  吕蒙进而又补充道:“甘宁长期在黄祖的手下,是个邻国都知名的勇士,他的出走也确实其情可悯。我也仔细地了解此事的内情,想到了甘宁出走的苦衷。我虽然不能保证国主能否用他,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明君,应该真心诚意地收养那些有识之士,并重礼相迎贤人。所以我不管如何,决心将甘宁之事转告主公。甘宁为了表示他的诚意,不但折箭发誓自己效忠吴主的意志,而且还告诉我他已把江船中的几百名下属都召集到岸上,恭敬地等待着主公是否收纳的消息。他们现在就屯驻在龙湫的岸边静候佳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