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船帮老大_一剑封喉【完结】(1060)

  一切准备就绪!

  剧场内的照灯,忽然全都亮了,整个剧场顿时亮若白昼,甚至,个别区域的观众,都会感到颇有些刺眼了……不时有娇气的小姐,手掌掩在眼前,遮挡着白亮白亮的灯光……

  “战争,残酷的战争,使我们失去家园,使我们的国土,饱受摧残!中华民族,似乎陷入了战争所带来的无尽黑暗之中……”

  吴先生走到舞台中央,身形若峰,慷慨激昂地演讲着,“今天晚上的演出,我们特地将剧场所有的灯,全都打亮!这是我们,对于黎明到来,黑暗终将远去的渴盼,这是我们的信心,我们的希冀,我们心底深处,最灿烂的光芒……”

  “哗哗哗哗哗……”

  剧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春潮文宣队汉口演出第一场,现在,正式开始!首先,请听大合唱《松花江上》”

  大幕徐徐拉上,片刻,再缓缓启开……

  二十多个合唱队员,依身高之势,分两排站立,昂首挺胸,目光炯炯……

  吴先生先面向观众,深深鞠躬,而后转身,双臂张开,似苍鹰傲天,左臂顿住,右臂缓缓波动,悠扬深沉,带着无尽怅然、沧桑的歌声,从每一个合唱队员的喉管中传出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

  第723章 如隼望守

  台上歌声阵阵,台下目光道道……

  有人陷入神思,有人怅然,有人吸溜鼻子,有人默泣……

  大合唱《松花江上》,是吴先生与文宣队导演协商后,增加的“垫场节目”。

  昨天晚上,吴先生与文宣队导演,挑灯夜战,本欲为《放下你的鞭子》,增加一些感人细节……

  吴先生将台本写好了,让演员进行默记,演员自然并不知晓吴先生“筛选间谍”的良苦用心,只觉着增加细节,犹现突兀。要么是将台词说窜了,要么刻板地叙说台词,而忽略了表演状态……

  时间仓促之下,吴先生只得放弃……而改为大合唱《松花江上》。

  这首充满着凄楚、哀怨、悲愤,同又带着信心和力量的歌曲,使听者的心弦,时被捋乱,摇颤,时又抻展,揪紧……

  拿吴先生的话来说,“垫场非垫场而已,亦是情绪调查的不可或缺要素……”

  站立在剧场通道两侧的一百多航会兄弟们,人人两手背后,站立如塔,目光却紧紧不离,盯看、扫视着各自负责观察的观众表情、肢体之细微反应……

  为了这一刻的专注和上心,陈叫山曾在航会里进行精挑细选:视力趋弱,目光浊浑者不要;做事专注度较差,不能心念守一,顾左而罔右者不要;目不识丁,不喜文化,读书便打瞌睡者不要;口拙舌讷,用语含混,水壶里煮饺子,饺子熟了倒不出者不要……

  “这是人家春潮文宣队,对咱两江航会的一种信任,兄弟们,不能辜负啊!”陈叫山曾说,“摆桨撑蒿,抡着大锤开石头,套缆,扬帆,搭收架板,是一种狠力、巧力。如今这观察人的活儿,也是一种巧力、狠力,人人马虎不得!要不然,到时候给人家汇总情况,怎么说?让人家文宣队的人,笑话咱是响嗝放屁打呼噜的粗鲁爷们儿吗?咱航会兄弟,左跳龙右奔虎,是又能文又能武,对不对,兄弟们?”

  故此,如今站立在剧场内,一百多号精挑细选出来的兄弟,人人专注,目光似隼,细细观察……

  合唱完毕,大幕合拢……

  航会兄弟们,趁着这一间隙里,轻轻吁一口气,活动拧转一下脖子,抬袖擦一擦额上汗水,剧场内的照灯齐亮,的确是有些热的……

  如今,在兄弟们看来,这观察人的活儿,绝不比摆桨撑蒿,抡着大锤开石头,套缆,扬帆,搭收架板,轻松到哪里去啊……

  陈叫山曾告诉他们,“站归站,看归看,关键是要上心的!演出结束后,我和吴先生汇总提问时,谁来个一问三不知,或是乱敲边鼓,打不到点点上……那这一趟跑重庆,谁就不要去了,并且,以后航会里有露脸长脸的大活儿,也就没谁的份儿了……”

  高雄彪领着游动巡察小组的成员,在剧场里转了几圈,对于那些发了票,而没有来看演出的观众,将其座位号,在心中默默牢记了……

  剧场的正门、后门、四个侧门外,赵团长的手下,荷枪实弹,站立守卫,神情严肃,思想高度集中!

  赵团长反复告诫过他们,“心系一处,耳听八方,一旦剧场发生异常情况,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演出一正式开始,每一道门,必须严密把控,就算飞进去一只蚊子,你也得晓得它是公是母。而演出结束前,甭管它公蚊母蚊,不得飞出门外一寸……”

  其实,如今这演出前后的种种细节之改变,本就带着不同寻常的意味:本是全场免票,改为船票换入场票,凭票进入,对号入座;本是自由出入,改为了当兵的把门、搜查、守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