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船帮老大_一剑封喉【完结】(1107)

  孙伯闷闷叹一气,“史痦子是钱市长的亲信,以前在杭州时,不过一泼皮无赖而已,如今见可了不得了,在上海,没人惹得起啊!”

  “啪!”

  陈叫山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碗一跳,“他若是个行得端,走得正的堂堂汉子,我陈叫山将仓库拱手相让,倒也无妨!可偏偏是这般卑劣小人,哼……我陈叫山要是不拾掇他,岂不是在上海连个立脚之处都没有了?”

  第758章 强大气场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陈叫山深谙此中之道理……

  平心讲,离开上海已数年,陈叫山晓得:慢说是两江航会,便是青。帮和袍哥会,在重新洗牌的目今之上海,江湖地位亦有下降!

  史痦子既是钱市长的亲信,代表的便是南京政府,军政皆倚,想给他一点教训,采用传统的江湖手段,显然是不行的……

  好吧,既然如今的上海滩,无人拿我陈叫山当回事儿,那我就慢慢来,慢慢地闹腾出一些响动来,让人晓得我陈叫山是谁!

  在枫桥堂口,陈叫山寻到袍哥会的几位兄弟,交流间,陈叫山得知了杜先生不愿意公开露面的缘由……

  杜先生在抗战初期,四处募集银钱,供应前线,并以个人名义,购买大量面粉、药品、被服等军需物资,经由海上,直接运至北方战场。在江阴海战时,出资购、租货轮,自沉长江,阻断航道……

  同时,杜先生屡屡派出青。帮精锐杀手,在上海行刺一大批汉奸走狗!

  后来,抵达重庆后,杜先生又出资在重庆创办医院,缓解军方医院之急困,并打量接诊难民……

  可以说,在抗战问题上,杜先生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了极大贡献!

  然而,当杜先生从重庆返回上海时,行至上海北站,却遇见了由一大伙学生和普通民众组成的“反杜”游行大军。他们打着各种横幅,上书“打倒黑。帮,复还清平”、“欲建新上海,必铲黑除恶”等等内容……

  原来,这游行大军乃是新组建的上海。市。政。府授意,并由史痦子一伙人招募的。以钱市长为首的一伙新官,惟恐杜先生回来上海,从他们口中抢夺抗战胜利之果实,抢了他们的风头,因而先出阴招,陷杜先生于舆论被动之漩涡中……

  杜先生感到一阵心寒……

  “唉,陈大哥,你是不晓得啊:杜先生一回上海,人就气病了,胸闷气喘,整日闭门不出……”一位袍哥会的兄弟说,“青帮兄弟们,气愤不过,要找史痦子算账,杜先生连连阻止,不是杜先生怕他史痦子,实在是杜先生心寒啊……”

  陈叫山长长叹息一声……扇子在掌中一拍,当下决定前往杜公馆,探望一下杜先生。

  见到杜先生,果如那位兄弟所说,杜先生神色憔悴,似大病一场,人也瘦了一大圈……

  陈叫山知道,此际来探望杜先生,任何形式的礼物,都显礼轻,便送给杜先生一盒长白山老参,并递上一张纸,上面写着抗战期间,由袍哥会兄弟,在中原大部地区,开展“斩蛇行动”过程中,被刺杀汉奸的名录。

  “叫山,你用心了……”杜先生笑着,继而连连咳嗽着,“无论怎样,若干年后,人们总会记得这些的,不会忘……”

  陈叫山没有向杜先生谈及任何江湖事务,对于史痦子等人之事,更是闭口不谈。他晓得:以杜先生的格局,若是青帮出手拾掇史痦子,别人会觉得杜先生胸襟实在过小……

  倒是杜先生主动问起了陈叫山此番来上海的打算,并说,“叫山,有什么难为的事儿,不妨说说,青帮兄弟也多闲着,或可帮上些小忙的……”

  “谢杜先生!”陈叫山淡淡笑着,“暂且在各处走走看看,探一探上海的买卖水深水浅再说……真到哪天遇上难事了,自要叨扰杜先生的……”

  从杜公馆出来后,陈叫山独自一人,来到了位于通海路的史家花园,这里,是史痦子在上海的最大一处别墅。

  史痦子本名叫史泽武,因下巴一侧生有一颗指甲盖大小的痦子,痦子上又生一小撮毛,令人一见,便印象深刻。且因“痦”与“武”同音,于是,背地里,人们便将其叫成了“史痦子”。

  史家花园大门前,此际围聚了一大伙人,从这伙人的穿衣打扮来看,多是一些小企业业主,他们有的无奈,有的愤怒,有的怔怔,有的茫然……

  “开门,开门啊,我们要见史先生,史先生要给我们一个公道……”

  “谁说我那场地是日本人的军训处,哪个能证明?为什么给我扣上汉奸帽子?”

  “狗腿子硬占了我的厂子,还打死了人,现在仗打完了,凭啥说我勾结日本人?”

  “我们祖上多少年的老宅子了,怎么说一声没收就没收?依的是哪条王法?”

  “史痦子,你出来不出来?我们联名到南京告你的状去……”

  陈叫山挤在人群中,见许多人情绪激动,大吼大叫,但也有一些人,身子弓着,脸上似乎是恭敬无比的表情,左顾右盼,似乎也希望进到大门里去。但显然,这类人,不是去控诉的,而是要给史痦子投好处,从而自己捞实惠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