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_王晓磊【第一部完结】(69)

  这一刻,媚娘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此正式的宴会,魏王、晋王都在,太子怎么反而没来?

  关于太子的种种离奇之举,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早已不是秘密。李承乾自小好武,虽因坠马摔伤一条腿,却未因此消减玩乐的兴致,据说他私自招引了一群突厥人,整日在宫苑厮混,与俳优艺人杂坐,喝酒跳舞通宵达旦;还经常化装成突厥首领,带着亲兵玩“打仗”的游戏。每当这种荒唐的游戏进行到高潮时,承乾总会仰面倒地装作阵亡之状,部下们就要按照他的指示骑马环绕他的“尸体”痛哭流涕,一边哭一边还要按照突厥人的风俗割耳嫠(lí)面、血泪交融,而在众人的痛哭声中他又一跃而起,仰天大笑:“等到我坐天下,当率一支劲旅前往金城,委身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岂不快哉?”

  这固然是戏言,但身为帝国的太子说出这种话,实在荒唐至极。东宫臣僚无一日不在苦苦规劝,而太子只当作耳旁风,甚至企图刺杀对他劝谏最激烈的右庶子张玄素……凡此种种恶劣之举,连掖庭中人尚且耳闻,皇帝又怎不知?媚娘虽然听不见李世民父子说什么,但今天这场宴会恐怕不那么简单……

  殿堂之上酒过三巡,宴乐也停下了。李世民褒奖李泰勤奋好学,又说去年他老师王珪去世时他吊祭守孝很知礼仪,宣布从今以后他不需奏请随时可以入宫。李泰叩首谢恩,群臣表面微笑心中忐忑——这场宴会太不同寻常,宫宴的规模、宫宴的礼乐,把实权派高官都召集过来,却在魏王府中摆宴,皇帝的意思不言而喻。

  坐在西席首位的魏徵面沉似水。此时这位老臣已病体沉重,一般朝会已不参与,实是拖着病体来赴御宴,并没有饮酒,一见皇帝如此小题大做褒奖魏王,不禁心慌气短头晕眼花,但为了国家安稳、社稷无恙,还是忍不住要进一言。

  可他嘴唇微微一动,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御座上的李世民抢先开口:“魏公……房公……”

  “臣在。”魏徵无奈,只能和房玄龄一同起身。

  李世民见二位老臣起身颇为吃力,连忙摆手:“两位爱卿年迈,不必多礼。朕近来时常忆起创业往事,今吐蕃求亲,高昌殄灭,黎民安泰国用日足,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陛下仁德所致。”二相哪敢居功?

  “朕确有功劳,但也少不了你们。”李世民举酒独酌,似有无限感慨,“细细想来,贞观以前从朕平定天下周旋艰险者,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朕,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大唐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徵而已!”

  魏徵拱手施礼:“陛下过誉,臣不敢当。”

  李世民却越发夸赞:“德才冠世功劳赫赫,古之名臣何以复加?在座臣工共同举杯,敬二位宰相。”

  昭和乐再度响起,文武群臣乃至魏王、晋王一齐举杯,魏徵实在盛情难却,只得陪房玄龄一起把酒喝了。他久病之身,一杯酒下肚越发觉得胸闷气短,昏花迷离的视线也越发模糊,还没缓过这口气来,又听李世民道:“来人呐,赏赐二公。”

  陈玄运早已备妥,捧出两把佩刀——这是两把黄金佩刀,有三尺多长,瑞锦结襻,朱红流苏,刀鞘上各镶一颗宝石,还有御笔题写的赞颂之辞。这样精美的刀当然不能用于厮杀,而是象征荣誉,以后在满朝官员面前身配御赐的黄金佩刀,将是何等荣耀?

  君王有赏就再不能坐着不动了,魏徵跪爬离席,双手接过金刀,只觉刀身沉重,难道并非鎏金,这整口刀皆是用黄金打造?房玄龄也接了金刀,两人再三叩拜谢恩。

  李世民心血来潮:“带上,让朕和文武群臣们看看。”

  二公皆非喜好炫耀之人,但君命不可违,房玄龄立刻佩戴起来,魏徵手脚不便,是陈玄运帮忙将刀挂在了腰间。

  “贤臣良相配上金刀,更显凛然之色。”李世民欣然一笑,把玩着手中酒杯,隔了片刻又呼唤魏王,“青雀,听说你那部《括地志》即将修成?”话题微妙地绕个圈子,又回到李泰身上。

  “回禀父皇,《括地志》共五百五十卷,今已成书五百卷,详述天下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三千五百五十一县,各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历代沿革、兵要地志无不囊括其中。儿臣不敢断言前无古人,但此书修成必会对父皇治理天下有裨益。”李泰博闻强记娓娓道来。因为肥胖的缘故,他一双本来不小的眼睛挤成了两道缝,总是笑眯眯的感觉,这相貌固然难言英俊,却显随和亲切,“儿臣随身带了一本,正想请父皇御览。”

  陈玄运接过书卷呈献上来,李世民手捻龙须仔细浏览,竟然拍案盛赞:“我儿功劳不小!”

  “为臣为子理当如此。近来国事繁忙,孩儿常虑父皇身体,修成这部书或可减轻父皇一些操劳,就当是孩儿一点儿孝心吧。”这点儿孝心也太大了吧?李泰不仅学识好,嘴巴之甜也是旁人莫及。

  魏徵冷眼旁观,一直在静候插言之处,听李泰说《括地志》即将修成,随即有了办法:既然书将修成,那就不必再遥领都督,可以去相州上任了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