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上林苑一事是由汉武帝亲自下令,窦太后默许的,众臣都很识时务地选择了支持,偏偏刚得汉武帝垂青的东方朔唱起了反调,这让人很是惊奇和诧异:伴君如伴虎,如果皇上以后不打猎了,还要你东方朔这只“猎狗”跟在身边干什么呢?
流言蜚语耳边过,东方朔却不为所动,依然坚持我行我素。他一番运筹帷幄后,向汉武帝提交了反对扩建上林苑的“三不可”。
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是其不可一也。
终南山居关中之险,是国家的天然屏障;泾水、渭水贯穿其中,是国家交通发达的地方。昔日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占有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如果陛下把终南山这块风水宝地和资源宝地圈进上林苑中仅供游猎之用,明显大材小用,不但浪费国家的资源,而且会减少国家的赋税收入,加重百姓的负担。
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
把终南山扩建为上林苑,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势必还要来个“千里大移民”,到时候弄得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岂不是给这太平盛世添乱子!
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是其不可三也。
扩建这么大的上林苑,不说别的,单是四周建围墙就有的受了,更别说想在里面建条条大道通林区了。这其中深沟乱石,随时都有危险发生,陛下以千金之躯不宜冒这个险啊!
总结陈词:修建上林苑不但劳民伤财、劳师动众,而且危及皇上的千金之躯、千秋大业,弄不好会落得个怨声载道、千疮百孔的下场啊。
东方朔分析得条分缕析,入木三分,汉武帝听了又是点头又是微笑,大手一挥,赏赐他黄金百两,并升迁他为太中大夫。
东方朔笑了,因为他名利双收了;然而,他很快又“哭”了,因为他发现汉武帝的上林苑还是如期动工了。
汉武帝就是这样有主见的人,他既欣赏东方朔的才华,又奉行自己雷厉风行的原则,不受任何人干扰,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帝王梦。
高烛照红妆
中国人对万物倾注了情感,欢欣则张灯结彩,幽独则青灯黄卷,喜乐则花烛高照,悲伤则风烛残年。同样一盏灯,同样一支烛,色彩都会变化,况味自是不同。
古代成亲,时在黄昏,唯有黄昏后,才能点起光明的烛,不同现代,一切阵列于光天化日之下,多了喧嚣的热情,却少了含蓄的韵致;多了通透的交流,却少了细微的深沉。洞房花烛夜,何尝不是另一种况味。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是陈阿娇。陈阿娇之所以能捷足先登,成为汉武帝的原配,是因为他们青梅竹马,从小便在大人的安排下,开始了“姐弟恋”,也成全了“金屋藏娇”的佳话,让少年汉武帝一举成名。
而汉武帝当年之所以能战胜一系列强有力的对手,最终登上太子宝座,离不开长公主的支持。长公主既是汉景帝的姐姐,又是窦太后的掌上明珠,她的“耳边风”胜过七级台风。正是因为长公主的大力支持,最终王皇后才成功打败情敌栗妃登上后位,也助自己的儿子踩着太子刘荣的尸骨成为新任太子,并最终继承皇位。
所以,为了感念长公主一家的恩情,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九月一日,汉武帝封陈阿娇为皇后。
然而,爱情是甜蜜的,是丰满的,婚姻是平淡的、骨感的。蜜月期过后,进入的是磨合期。很快,汉武帝婚姻的七年之痒就提前上演了,原因是陈阿娇属于典型的“野蛮皇后”。她野蛮到了什么程度呢?
陈阿娇自恃自己和老妈有功于汉武帝,骄纵野蛮,专横霸道。而事实证明,这是陈阿娇目光短浅的表现,她只明白她陈家对汉武帝有恩,却忘了居功自傲、肆无忌惮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功劳能把她推到人生的顶峰,也能让她从顶峰跌落谷底。
陈阿娇的骄妒擅宠、独断专行,把后宫搅得鸡飞狗跳,连宫女都对她唯恐躲之不及。阿娇成了“傲娇”,汉武帝见识到陈阿娇的庐山真面目后,新婚的快感很快就消失了,莫名的厌倦涌上心头。
不久,寄情于山水的汉武帝迎来了一次最美的艳遇。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三月,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汉武帝到灞上(今陕西省蓝田县北)举行了一次消灾除恶的祭祀活动。回来时,汉武帝心情大好,于是顺道去看望姐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王皇后入宫后为汉景帝所生的第一个女儿,未出嫁时的食邑在阳信,因此被称为阳信公主,后来嫁给一代名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为妻,便改称平阳公主。
当年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靠为汉景帝推荐美女佳人取悦帝心,从而斩获后宫的话语权。平阳公主是个聪明人,她吸取了馆陶公主的精华,同样以推荐美女佳人取悦汉武帝。她将姿色出众的民女收养起来,然后对她们进行才艺大训练,以待有朝一日俘获圣心。
汉武帝突然大驾光临便是天赐良机,平阳公主自然不会让机会白白溜走,她马上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宴”,并在宴席上为汉武帝献上了卫子夫。
汉武帝对卫子夫一见倾心。自从得到卫子夫后,汉武帝体会到了真正的爱情滋味,立即把“三千宠爱”集于她一人身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