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杀不可辱。王郎的底线和刘秀的底线相差甚远,这个谈判显然没办法再继续了。杜威选择了愤愤而退,悻悻而去。
谈判破裂,继续开打。刘秀继续高举高打,猛攻猛打,王郎继续固城死守。
事实证明,邯郸不是巨鹿,无法坚守数月而不破。王郎只不过是混口饭吃的算命先生,他的威望不足以服众,能力不足以压众,言行更不足以降众,因此,要让众人跟他死心塌地坚守邯郸显然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果然,很快就有人在背后捅了王郎一刀,这个人便是王郎最倚重的少傅李立。
李立虽然身为九卿之一,虽然贵为王郎的宠臣,但当他看到城外烽烟不断,战火不停时,心里开始直发怵。
为了不再让自己受煎熬,李立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之举——大义灭亲。他竖白旗,开城门,献城池。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五月,对刘秀来说刻骨铭心,他昂首挺胸,大步踏进了邯郸城。
王郎低垂着头,狼狈逃出了邯郸城。
城池易主,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成了新主人的刘秀没有笑,因为他没有时间笑;成了旧主子的王郎没有哭,因为他没有时间哭。刘秀忙着追人,王郎忙着逃跑。
听说城门破了,王郎马上从温柔乡里挣脱出来,充分发挥跑不惊人死不休的优良作风,趁着天黑便冲出了城门。
听说王郎跑了,刘秀手下的大将王霸马上追了出去,他充分发挥“千里大追踪”的敬业精神,寻着脚印紧追不舍。
萧何月夜追韩信,注定情缘未了;王霸黑夜追王郎,注定生死由命。
王郎死了,史书上记载他是病死的,被王霸捡了个便宜。但是,笔者更倾向于相信王郎是被王霸亲手斩杀的。毕竟王郎怎么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逃跑的途中病了,而且病了倒也罢,居然还死了,这显然太巧了。
邯郸城破,王郎败死,巨鹿等郡县闻风而降。至此,刘秀在河北地区的最大敌人被消灭了,最大挡路虎被除掉了,最大绊脚石被搬掉了。刘秀迎来的将是崭新的开始,崭新的明天。
第八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我是“铜马帝”
刘秀一夜之间笑傲河北后,接下来处理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都是书信惹的祸。
原来,刘秀在邯郸清点战利品时,发现了大量王郎的文书。这些文书既是王郎伪政权的铁证,同时也是刘秀的手下将领们的定时炸弹。
原来,这些文书里有很多都是刘秀下高级将领们、文豪们写给王郎的“家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极力巴结王郎,二是竭力贬低刘秀。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谁主沉浮,谁定江山,谁能最后笑傲江湖还是个未知数,因此,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懂政治的人都为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选择了“不讲规矩”——成了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脚踏两条船。因此,身在刘营心在王营也就不足为奇了。
铁证如山,刘秀手下的官吏们个个面如土色,心想这样只怕吃不了兜着走。
军令如山,刘秀举起了手中的权杖——尚方宝剑,把所有的文书付之一炬。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时,刘秀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解惑的话:“就让那些通宵达旦都失眠的人从此都能睡个安稳觉吧。”
这就叫气量,这就叫大度,这就叫豁达,这就叫政治智慧,这就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二件事:都是分封惹的祸。
消灭王郎,平定河北。这样的旷世奇功、绝世佳作,远在长安的刘玄看在眼里,喜在脸上,却急在心里。
喜那就不用说了,一夜之间令人头疼的王郎政权灰飞烟灭了,他能不欢喜吗?急的是刘秀的横空出世。严格来说王郎不是英雄,充其量只能算是夜郎自大之类的人物,充其量只能算是鼠目寸光的小人物。而刘秀是英雄,是豪杰,这条蛟龙一旦腾飞到了天上,想要再擒住他就比登天还难了。
应该说刘玄不但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政治手段。他马上针对刘秀来了个双管齐下。
第一,论功行赏。他派御史前往河北,封刘秀为萧王。这个很容易理解,在处理王郎事件上,刘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于情于理都要进行分赏才能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第二,图穷匕见。下令刘秀罢兵,并命刘秀率部回长安领赏。这一招才是实的,王郎已消灭了,现在就该轮到罢兵务农的时候了。同时,为了达到逼刘秀就范的目的,刘玄还派出了大将苗曾任幽州牧,韦顺任上谷太守,蔡充任渔阳太守,并且下令马上上任就职。
如果刘秀完全按照刘玄的双管齐下来做,那么,恭喜刘秀,他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一夜之间又会回到解放前,回到那种忍气吞声、寄人篱下的生活,回到那种生不如死、行尸走肉的境地。去,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因为革命的果实将再一次被刘玄攫取,刘秀将再一次回到一无所有的险境。不去,那是抗命,那是大不敬,那是以下犯上,那是公然宣布单飞,那是彻底和刘玄分道扬镳,那会成为众矢之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