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以铁面无情的方式废掉了郭圣通的后位和刘彊的太子位。也许是出于同情、怜悯,也许是出于舆论的压力、权臣的压力,刘秀并没有对郭氏母子赶尽杀绝,而是很快做出了“多情”之举。
一是厚待废太子刘彊。刘彊离京的时候,刘秀下诏,将刘彊的车马仪仗以及宫室陈设,都升至跟自己这个皇帝一样的档次,以此弥补刘彊未能登基为帝的遗憾。随后又将刘辅迁到更富饶的沛地为王。
二是厚待废皇后郭圣通。刘秀没有把郭圣通直接打入冷宫,而是改封她为沛太后,总之,可以说郭圣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
三是厚待郭圣通的亲人。刘秀很快提升郭圣通的兄长郭况为大鸿胪,并赠以大量的金银绸缎,郭家其他人及其家族也全部得到封赏。总之,郭氏家族也成为史上唯一非但没有遭殃丢命,反倒全家升官发财的废后家族。从此,郭氏家族有一个新的绰号——“金穴”,由此可见其富贵程度。
四是厚待郭圣通的父母。郭圣通的父亲郭昌英年早逝,郭圣通可以说是和母亲相依为命而过的,自然情深义重。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郭圣通的母亲去世,刘秀带着文武百官亲临送葬,举行了非常隆重的仪式,并且派专人前往真定,将老丈人郭昌的灵柩迎到洛阳,与夫人合葬,追封郭昌为昌阳安思侯。
然而,不管刘秀如何弥补,他的“无情”还是烙在了郭圣通母子心灵深处,不可磨灭,无法消除。
在废皇后郭圣通眼里,无情的刘秀所做的多情,一切都是“秀”。活着只是苟活,死去才是解脱。在悔恨、痛思、苦恼、空虚、追忆中,她又空度了十年的光景。
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六月,郭圣通离世。郭圣通死得并不痛苦,她是释然的,是欣慰的,是含笑离去的。就像所有的争斗、所有的荣华富贵、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如过眼云烟。
对此,刘秀同样将“多情”进行到底,以封国太后的礼仪将她葬于北邙,因郭圣通后位被废无谥号,故后世人称之为“光武郭皇后”。
在废太子刘彊眼里,无情的刘秀所做的多情,一切都是“秀”。活着只是苟活,死去才是解脱。在惊慌、担忧、不安中,刘彊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内心却惶惶不可终日,他多次向刘秀上书,表示不想再做这个旷古未有的“双料亲王”,请求退还鲁郡,只当一个东海国王就够了。至于自己等同皇帝的服饰器物,他更是强烈推辞。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通过这种淡泊明志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对此,多情的刘秀坚决地拒绝了。为了表示自己对儿子的信任,他把刘彊的奏章进行公示,同时承诺,虎毒不食子,谁敢动刘彊一根寒毛,就是对自己不恭不敬。
然而,尽管手握刘秀给予的“尚方宝剑”,刘彊还是心有千千结,他的人生充满了孤独和伤感。
永平元年(公元58年),三十四岁的刘彊病逝于鲁国。
在废皇后郭圣通其他几个儿子眼里,无情的刘秀所做的多情,一切同样还是“秀”。郭圣通的第三子刘康,尽管得到了济南王的封号,但他却并不满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广结宾客,不循法度,磨刀霍霍,肆意而为。
刘秀在位时,对他的胡作非为行为睁一只闭一只眼,视而不见。阴丽华的儿子汉明帝即位后,削去了他的五个县以示警告,最终刘康在穷奢极欲、放浪形骸中度过了一生。
郭圣通的第四子淮阳王刘延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复仇的火苗,做出了招聚奸猾、研究图谶的事,结果被人告发,被贬为阜陵王。随后,刘延将仇恨进行到底,到汉章帝时,他被削得只有一县的封地,并且还受到了特殊照顾——监视。最终,刘延被“软禁”,在毫无自由中度过了后半生。
郭圣通的小儿子中山王刘焉做事极为小心谨慎。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他的一个姬妾犯了一点小过错,刘焉竟然以“过失罪”直接把她送上了断头台。结果有人告到汉明帝那里,汉明帝虽然不忍降罪,但还是削了刘焉一县的封地作为警示。
只有郭圣通的二儿子刘辅为人忠厚、做人坦荡、知书达理、节俭朴实,被称为贤王。
总而言之,可以说刘秀和刘庄对待郭圣通的几个儿子还是“多情”的,不管大错、小错,都能网开一面。
第十七章 枕醉江山
“艰难王业,返正皇唐。先天再造,却日重光。汉绍世祖,夏资少康。功成德茂,率祀无疆。”
——唐·崔居俭《后唐宗庙乐舞辞》
匈奴只是传说
看完了刘秀对内的“家事”,再来看刘秀对外的“国事”。
汉朝的“外患”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匈奴,原因有二:一是匈奴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强大而彪悍,极富战斗力。二是匈奴人野心大,志向高,一直对富饶的中原虎视眈眈,极具侵略性。
用一句话来概括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分分和和,和和分分,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首先来看分分和和。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之初眼里容不下一粒沙,想用武力征服不安分的匈奴。结果事与愿违,在和匈奴的真情对对碰中,刘邦因为“大意失荆州”——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之后,刘邦才靠陈平的妙计脱险。身心受到了打击和摧残的刘邦从此对匈奴改变了战术,改武力征服为糖衣贿赂,用金银、绸缎等物品安住了匈奴人的心,从此两国进入了若即若离的和平共处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