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韩信获得了一次难得的保释机会,受到了监斩官夏侯婴的格外接待。
我们都知道,夏侯婴跟刘邦是铁哥们儿。刘邦在当亭长时,他就在县里当公务员。因为两人关系铁,所以经常在一起比试刀剑。
有一次,在论剑中,刘邦无意伤到了夏侯婴,不巧被小人发现,还告了官。秦朝的刑法极为严酷,于是刘邦很快被官府抓起来审问。但是,有情有义的夏侯婴死活不承认自己身上的剑伤是刘邦所为,最后刘邦被无罪释放,而夏侯婴因包庇罪蹲了一年多的大牢。
后来,刘邦斩白蛇革命后,夏侯婴成了他的拥护者。因为战功卓著,夏侯婴被刘邦封为“太仆”,也就是刘邦的专职司机。
按照现在的说法,老板身边最红的人莫过于秘书和司机了。刘邦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把夏侯婴当作了自己的亲信。要知道,陈胜就是因为没有找对司机,才丢了身家性命。
话说过来,夏侯婴把韩信带回去后,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结果就是这一谈,让他发现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马上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并给出了评价极高的推荐词: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定国安邦之策。
夏侯婴都出马了,刘邦不得不重视。他大手一挥,说道:“那就提升他为治粟都尉吧。”
治粟都尉相当于管粮食的仓库管理员,属于中高级的官职了。韩信能一下子被提到这个位置,已经算是破格了,但对有足够野心的韩信来说,这个职位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在刘邦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
但是,韩信所作的各种“秀”,都没能让刘邦对自己另眼相看。不过,这倒是引起了萧何的注意。
萧何此时已被刘邦提拔为丞相,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最红人物。他发现韩信的旷世之才后,马上向刘邦进行了推荐。
出人意料的是,一向对萧何言听计从的刘邦,这次一反常态,直接婉拒了:“韩信这个人野心太大,刚刚才提升他为治粟都尉,现在还没干出成绩来呢,再提拔不妥,回头再议吧。”
“拜托,这是哪跟哪啊,专业不对口啊,我的才华可不是用来管仓库的,是用来打仗的。”韩信听了很失望。
萧何为了安慰他,承诺道:“兄弟,你再等等,我一定说服汉王回心转意,尽快提拔你。”
然而,过了好久,韩信苦等的好消息一直没有到来。终于,他原本火热的心再次变凉了。他已经饱受了风霜,受尽了冷落,太需要阳光,太需要温暖了。
“罢了,罢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韩信长叹一声,决定再次炒了老板的鱿鱼另谋高就。
于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月夜,韩信提起自己的行囊,默默地看着身边的营地,良久,收回自己的目光,心里说了句:“别了夏侯婴,别了萧何,别了刘邦,别了汉中,别了……”然后飘然而去。
当萧何听到韩信不辞而别的消息后,大惊失色。随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策马去追韩信。
因为事先没有向刘邦打请假报告,所以消息传到刘邦耳朵里时便成了“丞相萧何也逃了”。
当萧何终于回来,把一切解释清楚时,刘邦更是气愤:“就为追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颠簸三天三夜,值得吗?”
“值得。”萧何坚定地说,“我的才华只能帮大王治理天下,想打天下,就必须要重用韩信。”
在刘邦眼里,萧何可是他刘氏集团的顶梁柱、主心骨啊,丢了谁都可以,走了谁都可以,唯独萧何不能走。而在萧何眼里也是这样,丢了谁都可以,走了谁都可以,唯独韩信不能走。
“好吧,看在你这么执着的份上,我就封他为将军吧。”刘邦妥协了。哪知萧何听了,头摇得像拨浪鼓:“只封个将军,他肯定还是不会留下来。”
“不当将军,难道一定要封他个大将军吗?”刘邦说这话时已经带有情绪了。哪知萧何毫不客气地就应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大汉就有希望了。”
就这样,在上演了“萧何月夜追韩信”的戏码后,被震撼到的刘邦最终选择了妥协,听从了萧何的金玉良言,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的人生终于就此改变,迎来了灿烂的艳阳天。
韩信拜将
在萧何的建议下,刘邦决定为韩信举行一次隆重的拜将仪式。本着保密的原则,刘邦封锁了拜将人选。
此消息一传出,汉军群情激昂,很多将领都认为自己符合大将的条件,因此心里都充满了期待,特别是曹参、樊哙、周勃等人,他们认为大将军一职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非自己莫属,因此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喜上眉梢。
到了拜将这天,大家个个屏气凝神,静候“大奖”花落自家。刘邦和萧何站在台上,刘邦清了清嗓子开始宣布:“经过层层筛选,层层选拔,层层考核,我们汉军的大将军人选已最终确定,他就是韩信。”
“啊……”众人一听,眼镜掉落一地。
在众人的迟疑中,韩信从容不迫地走上台,跪着从刘邦手中接过将符。随后,刘邦宣布:“从今往后,军中大小事务,皆由大将军韩信裁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