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堵墙,就有了东归的资本,有了这堵墙,就有了必胜的信念,有了这堵墙,还有什么可以阻挡?
第九章 众叛亲离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左传·隐公四年》
西出关中无故人
半年的光景一晃而过。眼看汉军在韩信的调教下操练得有模有样了,眼看粮草军备都已就位,有备无患了,眼看舆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了,刘邦再也坐不住了。他把韩信叫来,柔声问道:“我什么时候起兵最好呢?”
“现在暑气将尽,中秋来临。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用兵的最佳时机。”韩信答。
“该用什么样的计策呢?”刘邦接着问。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的回答很简明。就在刘邦疑惑时,他马上又进行了解释:“当初张良火烧栈道,意在迷惑项羽,认为我们永无东归之心。但是,据我所知,自南郑通向三秦还有一条羊肠小道,因为它掩映在草木之中,很少有人知道。我军可以悄悄沿此道直抵三秦。与此同时,大王再派一支部队大张旗鼓地去修栈道,以做掩护麻痹敌人。如此一来,我们一定能打他们个出其不意。”
“好计谋!”刘邦大喜过望。这时,他突然想起张良当日临走时赠给自己的锦囊。“他不是说等东归时就可以打开吗?此时不开更待何时!”刘邦一想到这,就赶紧打开珍藏已久的锦囊,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明修栈道,暗取陈仓”八个金黄大字。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刘邦和韩信击掌而笑。
公元前206年,困在汉中达半年之久的汉军终于整装出发了。历时四年半之久的楚汉争霸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楚汉争霸精彩纷呈,气势磅礴,各种明战暗战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各种阴谋阳谋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为了方便读者观战,笔者将楚汉争霸归纳成主线和支线两条战线。
主线共有四大战役:彭城战役、成皋战役、荥阳战役、垓下战役。
支线也有四大战役:三秦战役、安邑战役、井陉战役、潍上战役。
刘邦欲出汉中,首先要踏平的自然是三秦之地,因此,三秦战役是刘邦开始争霸之旅的试刀石。
三秦战役虽然是楚汉争霸的支线战役,但此役关系重大,其成功与否决定着刘邦能否顺利突围,能否有机会站在项羽面前。好在大将军韩信早已胸有成竹,制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
明面上,刘邦派樊哙、周勃带领两万多名兵卒中的老弱病残,大张旗鼓地去修栈道。
暗地里,汉军的主力在韩信的带领下,以曹参为先锋,悄悄沿褒斜以西故道出关,越过秦川,直抵陈仓。
出发前,刘邦将自己最为倚重的萧何留在了南郑,委托他管理国家大事,为大军提供后勤保障。为了鼓励士兵,刘邦还顺应形势,提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口号:中秋月圆之日,打到关中与家人团圆!
荣归故里,家人团圆。这个口号对久困汉中的汉军来说相当具有诱惑力,顿时让他们热情高涨,士气大增。
三秦之中,章邯的封地是秦朝旧都咸阳以西的所有地方,其都城根据项羽的命令设在废丘(今陕西省凤县南星镇)。于是,当年秦朝的大将军变成了如今的雍王。
当年,章邯为秦朝上刀山下火海,拼死拼活,最终只是白打了几年工,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嘉奖和分封,甚至还差点成为大权在握的赵高的替罪羔羊。最终,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他只好选择了投靠项羽。
其实在投靠之前,章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因为项羽的叔父项梁当年就是自己杀死的,项羽会不会拿他开涮呢?结果,令他意外的是,一向刚愎自用、睚眦必报的项羽这一次却显得很大度,不但接纳了他,而且还重用了他。当时的章邯很感动,认为这才是自己要找的明主。
后来,项羽坑杀了他手下二十万降军,虽然他极为不满,也一度很失望,但他仍对项羽很忠心,毕竟那时候的他已无路可走了。被封为雍王后,章邯的心里才得到一些平衡,即便他知道这是项羽拿他来当挡箭牌,但他已经很满足了。封王封侯,功成名就,人生最大的荣耀莫过于此。因此,他尽职尽责,很好地遵照项羽的意思去做了,时时刻刻监督着刘邦的一举一动。
然而,张良火烧栈道,不但迷惑了项羽,也迷惑了他。他也一厢情愿地认为刘邦再无东归之心,于是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前不久,听说刘邦似乎有举动,他还是紧张了一回,但当他听说刘邦正在派兵修栈道时,乐了,心想:“这漫漫栈道,不是你想建就能建好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也得费个百八十年。”
当听说修栈道的主意是大将军韩信提出的时,章邯笑了:“这幽幽山谷,可不像钻裤裆那么简单,岂是随随便便就能钻过的?”
饶是如此,章邯还是派了重兵守在隘口,坐等汉军修好栈道后,马上再烧上一把火。所以,当汉军突然空降陈仓时,章邯愣住了。“这是从哪里来的天兵天将啊!”章邯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震撼归震撼,当章邯得知汉军的开路先锋是樊哙和曹参,而带兵的将领是韩信时,原本惊慌失措的他顿时觉得风轻云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