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国杀_洪兵【完结】(100)

  长平惨败后,秦昭王以为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不顾范雎、白起的反对,执意进攻邯郸,意图“毕其功于一役”,将赵国彻底从地图上抹掉。面对比智伯强大百倍的秦国军队,“壮者尽于长平”的赵国凭借超乎寻常的毅力与意志死守都城,令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止步于邯郸城下。

  ——凭借晋阳、邯郸两次保卫战,赵国“最牛钉子户”的称号当之无愧!

  赵国人这种不屈的性格,即便是经历邯郸惨胜之后,依然如故。

  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对赵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栗腹看到的,是一个尚未从长平惨败、邯郸惨胜中完全恢复元气的赵国。走在赵国都城邯郸的街上,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几年前的鏖战似乎就发生在昨天,老人、妇女、孩童充斥着整个街道,很少看到青壮年的身影。

  回国之后,栗腹向燕王做了简洁而肯定的汇报:“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栗腹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但昌国君乐间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赵国是老资格的“钉子户”,燕国就是以五倍的兵力都打不赢。以栗腹为代表的群臣认为乐间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燕王喜轻信了栗腹的汇报,怒叱乐间道:“你等着,老子打赢给你看看!”

  在燕王喜的坚持下,栗腹、卿秦各率一军,浩浩荡荡地南下,准备在赵国这只病猫身上占点便宜。

  老将廉颇虽然在长平因战略失误而被撤职,但对付燕军这样的二流军队实在是绰绰有余。栗腹率领的燕军在鄗邑与廉颇率领的赵军相遇,不知天高地厚的栗腹总算见识了什么是老资格的“最牛钉子户”。一番激战之后,栗腹被杀,卿秦被擒,燕军被赵军重重围困,燕王喜不得不割让五座城池请和。

  燕军的侵略让长平惨败、邯郸惨胜后逐渐失势的廉颇得到重用,当然这也跟邯郸保卫战中出尽风头的平原君去世有关。打败燕军后,廉颇被封为信平君,担任代理宰相。

  好景不长,赵孝成王在公元前245年去世,廉颇立即体验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金科玉律。新继位的赵悼襄王让乐乘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劳苦功高的廉颇咽不下这口气,把“鸠占鹊巢”的乐乘痛扁一顿之后,逃亡到了魏国。

  “独在异乡为异客”,廉颇在魏国寄人篱下,又得不到魏王的信任与重用,终日郁郁寡欢,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

  “国难思良将”,来自秦国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赵悼襄王自然想到了能征善战的老将廉颇,派人到魏国请廉颇回国复职。

  君臣之间,本来可以演绎一段“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佳话,但事情偏偏坏在一个叫郭开的小人身上。廉颇在赵国时,曾与这个郭开有些旧怨。为了报私仇,郭开重金贿赂派去邀请廉颇的使者,让他想方设法阻挠廉颇回国。

  见到赵王派来的使者,廉颇为了表现自己“宝刀未老”,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挂上马,威风凛凛。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廉颇哪里想得到,宿仇郭开竟然从中作梗,赵王得到的汇报是“廉颇没法再用了”。对于这个结论,使者给出了解释:“廉颇老归老,特能吃,就是屎尿太多,一个时辰不到,上了三次厕所。”

  听了这个假消息,赵悼襄王对廉颇彻底死心了,谁会用一个刚上阵就“拉稀摆带”的主将?没有祖国的召唤,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廉颇,最后在楚国的寿春郁郁而终。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廉颇遭小人郭开陷害而客死他乡,对赵国而言不见得是一个损失,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幸运。因为廉颇没有回国复职,客观上促成了一个地方将领的脱颖而出。后来,这个人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维护了赵国“最牛钉子户”的至高荣誉,成为嬴政统一六国的最大障碍。

  他就是战国时代最后一位抗秦名将:李牧。

  作为终身“无一败绩”的军事天才,李牧身上最大的光环并不是抗秦,而是早年在赵国北部的征战经历。

  ——李牧是继赵武灵王之后,第二位对北面强敌取得胜利的汉人。

  赵武灵王凭借对林胡、楼烦的胜利,被梁启超誉为华夏民族“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足见战胜北面强敌的艰难。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来自北面的威胁始终令历朝历代寝食难安,甚至面临亡国的危险。宋、明两个庞大王朝,都是倒在北面强敌的铁蹄之下。

  对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国人来说,几千年来向北作战并取得胜利的将领屈指可数,足以留名青史!

  ——李牧长期对抗的北面强敌是匈奴。

  匈奴,一直是汉人挥之不去的伤痛。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悍将卫青为了抗击这个顽强的民族,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奇才霍去病未能完成驱逐匈奴的宏愿便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遗恨。

  实际上,这个让秦始皇砌砖、汉武帝抓狂的匈奴,在战国末期刚刚兴起之时,就碰到了李牧这颗硬钉子。如果不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形势逼人,赵悼襄王将李牧南调抗秦,很难说匈奴能得到喘息时机,并给后来的汉朝造成大麻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