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兑、公子成早就料到有这一天,也在等着这一天。沙丘一出事,两人立即率领周边的部队前来“靖难”,一举剿灭叛军。一番血雨腥风的激战后,田不礼被杀,公子章逃往赵武灵王所住的宫殿。李兑、公子成率军包围宫殿,最终将公子章杀死。
公子章一死,公子成与李兑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因为他们无法回答三个致命的问题:——谁通知他们带兵勤王的?
——谁同意他们围攻赵武灵王宫殿的?
——谁同意他们杀死公子章的?
沙丘之乱已然平定,但原本就怜悯公子章的赵武灵王秋后算账怎么办?他如果质问这三个问题,公子成、李兑怎么交代?极有可能的结果是:如果不能解释,那就交出首级!
思来想去,公子成、李兑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将宫殿围得水泄不通,并下达了“后出者夷”的命令。宫中的人纷纷逃命,唯独赵武灵王被困在里面出不来。
一心要置赵武灵王于死地的公子成、李兑将沙丘宫围困了三个多月。曾经驰骋疆场的一代枭雄,如今已成瓮中之鳖,没有亲人,没有随从,更重要的是没有粮食,只得“探爵鷇而食之”。将宫中能吃的都吃完之后,老赵被活活饿死,史称“沙丘之难”。
赵武灵王死后,由于惠文王年纪尚小,赵国的大权落到了宰相公子成(号安平君)、司寇李兑的手中。经“胡服骑射”渐渐强盛起来的赵国,因沙丘一难,变得前途未卜。
4 文攻武卫避强秦
赵武灵王死了,具有北狄血统的权臣肥义也死了,原本就不太赞成胡服的公子成执掌了大权。我们很担忧,“胡服骑射”的变革是否还能继续?公子成会废除这项伟大的变革吗?
可以推想,公子成现在十分矛盾,思想斗争也很激烈。
公子成的内心深处是希望废除的,在他看来:——骑兵穿胡服情有可原,但全民穿胡服是野蛮的倒退,纯属“瞎折腾”。
——中山、北狄两大心腹之患已除,“胡服骑射”已达到最终目的。
但是,公子成不能轻易废除这项改革,因为:——当初是自己率先变服,如果一执政就革除,以后说话谁相信?在官场还怎么混?
——“胡服骑射”推行多年,胡人已成为赵国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废除胡服势必引起胡人的极大不满,很可能引发内乱。
反复权衡之后,一心要“秋后算账”的公子成、李兑采取了近乎绝妙的策略:留胡服、废骑射。
所谓“留胡服”,就是胡服可以继续穿,但不再强制推行。
公子成、李兑打着“不干涉服饰自由”的旗号,废除了全民强制易服的命令。胡人可以继续穿你的胡服,没有人会干涉你,但你也不能干涉中原人改穿自己的服装。这样一来,勉强融为一体的胡人、中原人必然在心理上、文化认同上逐渐产生隔阂。
所谓“废骑射”,就是将骑兵缩编,废除骑兵优先的军事政策。
前面分析过,“胡服骑射”促进了赵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发展。能产生这些推动作用,核心就在于“骑兵优先”。废除了这项政策之后,赵国“大换血”的变革推动力基本上都化为泡影。
拆楼容易建楼难。政策废除对经济的破坏力,远远大于政策实施对经济的推动力。
——裁撤骑兵,大量骑兵转为步兵,待遇大不如前,导致怨声载道、军心不稳。
——大量骑兵将领遭到排挤,代表旧宗族利益的将领趁机抬头。
——旧宗族为了弥补多年来的损失,加大对民众的盘剥。
——骑兵对皮具、刀具等商品的需求量骤减,大量手工作坊濒临破产,市场陷入萧条。
——市场萧条,失业人口增加,加之旧宗族的盘剥,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滑。
……
跟着人民生活一起滑坡的,还有国家的军事实力,赵国在一夜之间陷入内患之中。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对于赵国而言,外忧远远大于内患。继齐国被踹下擂台之后,作为头号军事强国的秦国,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了赵国。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其一,赵国当年通过公子稷干涉秦国内政,让秦国的实权派始终耿耿于怀。
其二,纵观天下,经过多年PK,基本态势如下:齐国——“植物人”,正在“重启”;
楚国——生活不能自理,养伤中;
魏国、韩国——蹲角落里喘气,无力站立;
燕国——打累了,正在休息。
赵国——傻站着,没事儿干,左手跟右手较劲。
没有对手,秦国怎么活?
所有人都趴着(除了燕国太远够不着),就你赵国站着,不揍你揍谁?
其三,趁着中原混战之机,赵武灵王横扫中山、楼烦、林胡。在秦国看来,这是闷声不响发“国难财”,如今尘埃落定,你赵国得给我吐出来!
实力急剧滑坡的赵国,在秦国的生拉硬扯下,在其他诸侯国的哀嚎与呻吟声中,勉为其难、一步三回头地走上擂台,与强秦展开对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