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史秘本_[日]陈舜臣【完结】(153)

  “大势已去。”刘备说道。

  “确实大势已去……”张飞跟着刘备说。

  “开战也无法获胜。”

  “吃败仗了……”

  “还是就此投奔冀州去吧。”

  “赶快走吧。”

  等曹军整顿好人马出发之后,一行人才纵马向北疾奔。跑到泰山附近时,张飞仿佛想起了什么,问道:“嫂夫人怎样了?”他指的是刘备的妻子。

  “会被曹操捉去吧……唉,这也是乱世中常有的事。虽然可怜,但也没有办法。”刘备答道,又抽了胯下的战马一鞭。

  “没有办法啊……”张飞点点头,仿佛明白了。

  小沛失去了城主,不堪一击,很快便被曹军占领。徐州最大的城池下邳也轻松落入了曹操手中。守城的猛将关羽几乎没作抵抗便投降了。“刘备弃小沛而逃,就连关羽也萎靡不振,无心恋战。”人们都如此说。曹操风驰电掣地夺回了徐州,随即又风驰电掣地返回了许都,速战速决,不给袁绍可乘之机。

  刘备逃到北面的青州,由袁绍的儿子袁谭迎接,之后去见袁绍。“刘备来降!”听到禀报,袁绍亲自到城门外很远的地方迎接。刘备不请自来,也算是对张绣投靠曹操的补偿了。袁绍出城迎接,也有故意做戏给世人看的意思。刘备到了冀州,随即便将密诏之事公之于众:“叛离曹公,乃奉天子密诏。”

  这件事不久便传到了许都。曹操觐见献帝,垂首恭问:“据说陛下诏敕讨伐微臣,此事当真?”

  献帝脸色煞白:“哎呀!这种事朕记不得了……诏敕不都是在爱卿面前发下的吗?除此之外,再、再无什么诏敕了……”十八岁的青年天子声音颤抖地否定了密诏的事情。

  “如此说来,陛下并未下旨讨伐微臣。可是世人都说陛下将密诏之事托付给了车骑将军,既然陛下不记得此事,那必是车骑将军伪造密诏。陛下以为呢?”

  “啊!不,这种事……不会有这种事吧。”献帝乞怜般地望向曹操,曹操冷眼相对,献帝立刻低下了头。

  “陛下怎知车骑将军心中所想?是否与伪造密诏一事有关,还是要交给有司调查,此乃国法,须依国法行事。”曹操说道。

  “知、知道了……”献帝低着头说道。

  “矫诏之罪,夷灭三族。”曹操说完这句话,退了下去。所谓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和妻族,即所有具有亲戚关系的人。车骑将军董承、长水校尉种辑、将军王服诸人,株连三族,悉数被杀。

  作者曰

  关于曹操派刘备去徐州阻止袁术北上一事,《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记载,程昱、郭嘉等人听说曹操派了刘备,急忙进言:刘备不可纵。于是曹操派人去追,然而已经来不及了。但是,已经决定了的事情,立刻出尔反尔,怎么看都不像曹操的风格。刘备的妻子之前已经被吕布抓到了两次,这一次是第三回成为俘虏了。前两次是在混战之中,这一回却是刘备自己造反,时间上应该绰绰有余,没有理由不让妻儿也随同自己一起逃亡。之所以如此,难道不是因为早已经算定,即使落到了曹操手上,也不会有生命之危吗?刚直勇猛的武将关羽拱手交出下邳一事,也显得过于轻易了。综合考虑以上的内容,唯一可能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曹操与刘备,相互之间是串通好的。

  《先主传》中说:“先主(刘备)数丧嫡室。”生了嫡子刘禅的甘氏,起初好像是侧室,后来刘备入主荆州的时候才成为正妻。入主荆州是在建安六年,另一位妻子穆氏则是入蜀之后的事。因此,被吕布和曹操三次捉住的可怜夫人,既非甘氏,也非穆氏,而是早年辞世的正室之一,史书中没有记载其名。

  顺便说一下,受命讨伐刘备的曹操部将刘岱,与十年前反董卓军中陈兵酸枣的兖州刺史刘岱同名同姓,但却是不同的两个人。兖州刺史刘岱早在刘备造反之前很久便已故去。中国的姓氏不如日本多,而且汉代人名多数只有一个汉字。西汉末年两个字的人名有所增加,但因为王莽的“二名之禁”,人名重新限定为一个字。本书中出场的人物,操、备、羽、飞、承等,均为一个字的人名。因此,同名同姓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了加以区别,在“名”之外又有“字号”,基本上都是两个字。譬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袁绍字本初。然而,同名同姓的刘岱,连字都是同样的“公山”。这样的例子颇为少见,要想区分开两人,只有再注明各自的籍贯才行。受命讨伐刘备的刘岱是沛地人,已故的刘岱则是东莱人。假如连籍贯都相同,那只有注明他们是谁之子,父亲是谁了。

  黄河当渡否?

  一

  “我要征讨曹操。”袁绍说道,“各位以为如何?”之前田丰屡次劝他讨伐曹操,袁绍却以孩子生病为由,没有出兵。他环视着自己的幕僚,视线落在田丰身上,田丰向来主战,袁绍想他一定会赞同自己的观点。

  但是,田丰与袁绍目光相交之际,却慢慢摇了摇头,说道:“不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