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张鲁的弟弟张卫率领着五斗米道教团中的强硬派,在阳平关建立长长的要塞以防御曹军。据说强硬派集结了数万兵力。“阳平又称阳安。从‘平’或‘安’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此地远离南北两面的山地,是一马平川,易攻难守之地。”俘虏这样一说,曹操显得特别高兴。“不费吹灰之力啊……”他抚着肚子说道。近来曹操开始讨厌重物附身,不是关键时刻一般都不愿意穿戴甲胄。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他年老了吧。儿子曹植一直仔细盯着父亲的变化。主簿司马仲达也不露声色地关注着曹操的一举一动。身材矮小的曹操也许对自己的身高比较介意,以前走路时总是挺胸阔步。但这次出阵之际,他却弓着背,步履蹒跚。若大步前进的话,腿脚就有些不听使唤。
曹植与司马仲达时常会交换眼神。“有些不妙啊……”司马仲达好像在说。的确不太妙。曹操不只是身体在衰老,精神上的衰老也十分明显。比如,俘虏提供的阳平关情报,曹操竟然没有提出丝毫质疑,就派兵出阵。阳平关哪里是什么易攻难守的平地,明明是重峦叠嶂、地势险峻的要冲。
“他人的话,不能轻信啊……”老将站在阳平关前,望着险峻的山脉叹道。
“这可怎么办?”文武众将好像捏了一把汗。
“连峰接崖,莫究其极。”地志中也有这样的描述,意思是群山层叠,竟然看不出哪里是山顶。原本的平原战变成了山地战不说,张卫还在山上修建了营寨。“这下糟了……”坐在胡床上的曹操一边哆嗦着腿脚一边说。因为之前已经通过少容成功地说服了张鲁,所以我方只要打击一下强硬派就能锁定胜局。一直抱有这种想法的曹军根本没有拼死一战的心理准备,出乎意料的山地战更使曹军陷入了苦战。山地间的负伤者和落伍者不计其数,张卫的要塞久攻不下。
“不行……退兵。许褚,你速将山上的军队带回来。在这种地方损失兵力划不来。”曹操下了撤兵的命令。
亲卫队长许褚一脸为难地回答道:“是,明白。要叫回山上的士兵,多少也得带些人马去。请给我一些时间。”
“知道了,你尽量快去吧。”曹操眨了眨眼睛。
太阳已经偏西。许褚像是有些不满,慢吞吞地做着准备工作。等他集合了数千士兵向山上进发时,太阳已经沉下了一大半。然而,到了深夜,阳平关的山里突然响起了喊声,既像呐喊,又像惨叫。夜黑风高,看不清发生了什么。
总帅曹操不安地向慌慌张张奔向大本营的部将们问道:“究竟怎么了?许褚还没回来吗?难道他被困在山中,全军覆没了吗?”但是不管他问什么,山脚下的部将们都不可能知道出了什么事。
“请等到天亮……反正侦察兵已经派了出去。”众将竭力安慰着主公。
第二天早上,山中的许褚派出急使回大本营报信,事情才终于真相大白。
“许将军为了撤退,打算集合山上的军兵,却没想到天黑迷了路,误闯了张卫的营地。”急使报告道。
“什么?”曹操脸色大变,“那么,许褚怎么样了?”
许褚的任务是集合在山上各处苦战的士兵,然后退兵下山。为了能抵抗敌人追击,他带着两三千士兵。而张卫的营地少说也应该有过万的兵力。听说许褚误入张卫大本营,有不祥预感的也不仅仅是曹操一人。
“许将军也甚是惊讶,不过对方更加惊慌。”急使一边用手掌抹着额头上的汗,一边说道。
“然后怎样呢?”曹操焦急地问道。
“敌人逃走了。总帅张卫和身在大本营中的干将带头先逃跑了,于是士兵们也就争相逃跑了。”
“然后呢?”
“许将军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反正敌人在逃跑,他本来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打算,姑且先追了上去……结果,敌军主力就在半路投降了……现在许将军正忙着接收俘虏,无法立刻回来……”
“哦……敌军投降了?”
“是全军而降。”
四座响起一片欢呼声。曹军至今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战争。但是指挥撤兵的司令官因迷路而误入敌营,使得敌人狼狈投降之事却是史无前例。
“真是不可思议的一场仗啊!”曹操说。
就这样,曹军拿下了阳平关。时值建安二十年七月。得知阳平陷落的消息后,五斗米道大本营所在的汉中早已战意全失。原本是强硬派去了阳平,所以留在汉中的都是妥协派的人。曹军从陈仓(现在的宝鸡)经阳平关越过秦岭山脉,走的几乎都是现在的铁路沿线。从阳平到汉中城东行,几乎是一条直线,距离一百公里左右。张鲁退出了汉中城。一般来说,为投降谈判设置一段让双方冷静的“距离”是比较合适的。张鲁的部下中有人建议烧掉汉中城的宝库和物资贮藏库。“不行,那些并不是我们的东西。那都是五斗米道的信徒的东西,是国家的东西。我等不能随意处置。”张鲁拒绝了这种做法。张鲁投降没有引发任何问题。他被授予“镇南将军”的称号,得食邑一万户,五个儿子全部都列位于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