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史秘本_[日]陈舜臣【完结】(273)

  “啊,在那里。”孔明停住脚步,轻声说道。他认出了应该递交介绍信的地方。乍一看,那里只是个平淡无奇的村庄。他向村中最漂亮的房子走去。

  有一股奇特的味道,好像在温泉附近闻到的味道。

  “这是制作玻璃的味道吗?”孔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玻璃透明又闪闪发光,是个不可思议的东西。它既不是金属,也不是陶瓷。据说原产地不是中国,是从遥远的西方运到中国来的。

  “玻璃的产地还在西域的西面。”孔明听到过这样的说法。

  不过作为五斗米道的使节来到成都的陈潜曾经对他说:“康国人由西方运来一部分原料,在长安附近一个叫五丈原的地方秘密加工玻璃,再把这些玻璃当作从西方运过来的东西出售。”

  玻璃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又容易破碎,长途运输很困难。所以康国人在长安附近开设了一个秘密作坊,由这里用马和骆驼将成品运往长安,当然,卖的时候都会说:“都是从西域以西运来的。”

  “没人怀疑吗?长安的商人也不怀疑吗?”孔明问道。

  “康国人都是碧眼紫髯。人们一看到他们牵着骆驼,都会信以为真,认为他们是从西域的西边过来的。”陈潜笑着答道。

  “原来如此,很有意思啊。这是钻了人们心中的空子……这么说来,五丈原的康国人一般不怎么露面吧?”

  “是的。五丈原也几乎没有其他人居住。”

  “为什么?难道是因为五丈原土地贫瘠吗?”

  “不是。传说五丈原闹鬼,所以以前住在这里的人都逃走了。”

  “这个谣言应该是康国人故意散播的吧。必定是他们搞的鬼。”

  “唔,好像是。”

  “康国人这样做,也是因为害怕居民靠近他们的秘密作坊,不利于保密吧……原来如此……那么,他们能够自给自足吗?粮食够吃吗?”

  “他们自己耕田。五丈原的土地够多,他们只耕种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够一百多人吃饭了。”

  “哦……五丈原……”从这时起,五丈原这一名字便深深地烙印在孔明的脑海里了。

  数年后的大规模北伐,恐怕要出动十万大军。而且,孔明预计那会是一场长期战争。十万大军的粮草问题如何解决?此前街亭之战暴露出蜀国运输上的弱点。当然,运输能力需要加强,但也不能过分依赖运输。倘若长期战争,就必须要采取屯田制。士兵们通过耕田来满足粮食自给自足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如果一下子来了十万大军耕田,不可避免地会与当地农民产生矛盾。孔明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多没人耕种的土地。但是,确实有这样的地方——五丈原。

  制造玻璃的康国人,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用鬼怪冤魂之类的谣言吓唬农民,让他们不敢靠近五丈原。在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就算有十万大军来屯田,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就算有问题,也只是同这一百多个康国人之间的问题。如果以保守秘密为条件,那么谈判也不会有困难。孔明现在要去的地方正是谈判对象所在的房子。他怀里揣着陈潜写的介绍信,漫步在盛夏五丈原的大地上。隔着衣服,孔明轻轻地碰了碰怀中的介绍信。

  二

  叩门之后,出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诸葛孔明身高超过一米八,走出来的这位男子比他还要高一些。不过,这个人并非碧眼,而是黑眼睛、黑头发。

  “我有一封书信,烦请转交你家主人。”说着,孔明取出了介绍信。

  就在这时,出来的男子刚刚顺手关上的门又打开了,里面又走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是母上大人的使者吗?”他问道。此人二十七八岁,也是一头黑发,长着一双野性十足的眼睛,与附近农民的目光迥然不同。

  “好像雄狮的眼睛。”孔明瞬间联想到。

  “不是。这位是从南方来的。”刚才的男子回答。

  孔明刚刚递上介绍信,还没有报自己的名字,信封上也只写了介绍者的名字——“陈潜”二字而已,可是第一个人还是一口报出孔明来自南方。“看来陈潜不仅写了这封介绍信,还写了另一封信,把我要来的事情通知了这里。”孔明心中如此推测着。他占领武都和阴平、劝服羌族居民期间,陈潜有充裕的时间去五丈原通知对方。

  “啊,原来是蜀国人……”目光锐利的青年扫了孔明一眼。

  “正是。”孔明答道。

  “蜀丞相诸葛孔明?”

  “正是。”孔明用同一个词回答。

  青年的视线没有从孔明身上移开。

  “阁下知道我的名字,但不知阁下是谁?”这次换成孔明发问了。

  “我姓刘名柏……是南匈奴的王子。”青年回答道。

  “就是已故的南匈奴王于扶罗的孙子,刘豹大人的……”

  “正是。”青年挺起胸膛,口中说出刚才孔明说了两遍的这个词。

  “刚才说的母上大人,是蔡文姬夫人吗?”孔明问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