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由“金匮之盟”的“兄终弟及”模式,回归于“宗法大礼”的“嫡子继承”制度,为帝制时代的权力再分配,承担了巨大的道德风险。当这种遗制作为天下已知的规则已经出台,再试图破毁这种规则,就要承担更大的道德风险。事后看,王继恩试图改变太宗遗制,拥立宋真宗赵元侃以外的亲王入继大统,那是绝大的政治冒险,同时也是对天下、对士庶、对社稷、对皇室、对赵元侃与赵元佐,都缺乏责任担当的悖逆之举。
此案,王继恩很愚蠢。
他以为当初可以决定由谁出任第二代帝王,也就能够决定由谁来出任第三代帝王。他不明白的是:第三代帝王已经由宋太宗赵炅、社稷臣寇准,君臣商议决出,已经昭告天下,已经行使了册立太子的大典,已经经由程序规则告知天地宗庙神灵士庶,形势与当初太祖留下权力空白全然不同。势变,而伎俩不变,利欲熏心下的程序变更,必是祸及自身的愚蠢。
赵元侃被册立太子之前,还在做襄王时,已经有不低的“人望”。像太祖太宗践祚前后,坊间开始流布神奇传说一样,赵元侃也有自己的传说。
“来和天尊”的神秘流言
有一位屯田员外郎名叫杨砺,几十年前,曾梦见一位“来和天尊”。端拱元年(988)二月,杨砺又为库部员外郎,并到襄王府做记室参军。他初到襄王府吃了一惊,原来他看到的襄王赵元侃很像几十年前他梦中所见的那位“来和天尊”。
杨砺乃是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宋建国第一年的第一个状元。由此人来推演宋真宗的“神迹”,在士庶中,影响颇大。
此人很像太祖时“善天文占候之术”的神秘家苗训。陈桥兵变前的黄昏,苗训仰观天象,发现“日上复有一日,久相摩荡”。太阳上边还有一个太阳,久久地互相叠加摇荡。军中“权反在下”的“阴谋拥戴”开始时,“天有二日”成为一种蛊惑力量。
杨砺关于“来和天尊”的神秘流言,在真宗皇帝做襄王时就有了江湖传闻,杨砺是始作俑者。这类说法固然有“创作”的可能,但也预表了士庶对真宗的期待和拥戴。所以,真宗一朝待杨砺很优厚,犹如太祖一朝待苗训很优厚一样。
但真宗皇帝并不了解杨砺的履历,他做了皇帝后,有一次问杨砺:“爱卿你是哪年及第的啊?”杨砺“唯唯”不回答。后来知道他是大宋帝国开国以来的第一名状元,真宗不免有点“自悔”,认为不应有此一问。但对杨砺不愿意自吹自擂也甚为钦佩,所以,对他更为敬重。
杨砺年六十九岁时,病逝,真宗甚为哀痛,他对群臣说:“杨砺耿直廉介而又清苦,朕正要大用,不料忽然谢世。”于是冒雨前往杨砺家中吊唁。到了他家住的小胡同,车驾没法进入,真宗就下车,踩着泥泞小道,曲里拐弯地进入杨砺家中,叹息哀悼了很久。
太宗要册立太子,也是经由了反复斟酌。但是有人提议早立太子时,他又发怒。很多人以为他留恋皇权,不愿让渡。但事实是,斯事体大,他在从诸王中慎重选择,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淳化二年(991),他曾与近臣说:“总是有人上疏讨论建立皇储之事。朕还是很读了一些书的,又亲眼见到前代的治乱兴衰,怎么会不将这么重要的大事放在心上呢?不过是因为近世以来,世风浇漓,人心难测,如果建立太子,那必须要让百官认同,太子从东宫到践祚,要有程序,就像百官升迁。现在诸子年轻,还没有成人的性情。所以我给他们各自安排了良善之士作为辅佐,乃至于他们的僚属,我都要亲自拣选,目的就是不让奸巧险佞之辈在皇子左右。他们的读书、听讲,都有课程安排。等到他们成长起来,朕自有裁制。为何讨论这个事的人就不懂我这番心思呢?”
三年后,有一位崇仪副使名王得一,他是一位道士,常到禁中与太宗讨论国事,往往就到夜半。他敢说话,说到外面的舆情,有一次就赞誉襄王有“人望”,请太宗立他为太子。太宗心动,不久,又与寇准一番话,定下太子。于是以襄王赵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这就是帝制时代,大宋由皇子升迁为帝王的一道程序:改封王,做京师令尹,以此历练从政经验。
到了至道元年(995)八月,正式册封赵元侃为皇太子,改名赵恒。
从唐代天祐年间以来,中原多故,乱世中,没有来得及施行册立皇储,于是这个大礼停废几乎有一百年了。太子礼施行隆重而又简捷。太子赵恒处处守礼,甚至在做了太子后,还上书要求一如既往地与诸兄弟一起朝见父皇。诸臣参贺时,赵恒也总是走下台阶答礼。温文尔雅,谦逊冲和,他的做派为人所赞赏,史称“中外胥悦”,朝廷内外都很欣慰。
王继恩试图改变“人望”如此之高的皇位继承人,等于在做一件他做不到的事,实属于“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
吕端大事不糊涂
至道三年(997)二月,太宗病重,文武百官都到崇政殿问候起居,从皇太子、亲王,到诸臣,都到佛寺去修斋,为太宗祈福。
就在这个期间,宣政使王继恩决计谋立太宗长子赵元佐。他实在担心现任皇太子赵恒的“英明”。于是找到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来商议“大事”。几个人就经常说一些太子的坏话。恰巧太宗的李皇后也不怎么喜欢太子,而喜欢赵元佐。赵元佐和太子赵恒都不是她的亲生儿子,而是李贤妃的亲生儿子,李贤妃已经死去,李皇后大约是看到赵元佐的疯癫,动了女人家家的恻隐之心,所以心理天平总是倾向于赵元佐。这个微妙的情感被王继恩捕捉到,他以为这也许就是一个机会。于是在太宗病重期间,与李皇后故意不安排赵恒在太宗身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