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_金纲【完结】(55)

  还有一种“洞屋”,与云梯结合,轮子安在云梯下面,“洞屋”在云梯上面,略呈Z字形,状如鹅,故又称“鹅车”。这样的“洞屋”可以直达城堞之上,如果顺利送达,“洞屋”里的将士可以直接跳入城垛之内。但守军也有办法,就是抛出钩锁,在“洞屋”还没有到达城垛之际,将其拽翻,然后泼出火油、火把,将整个“鹅车”烧毁。这类攻防除了技术上的熟练高妙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有运气。一般来说,被动的防守者反而更显主动,主动的攻击者反而略显被动。

  《宋史》中说李汉琼也是一个“木强”之人,与前面说的那个解晖一样,也是一个木石一般刚强鸷猛的骁将。此人好“使酒”,也即借酒劲耍性子,但对大宋的统一战争确是战功赫赫的人物,而且忠诚。当他听说皇上要到那么凶险的前线去督战时,不禁心下一惊,马上对太宗说:“守军在洞屋那里,矢石如雨!陛下奈何以万乘之尊要到那么险恶的地方去啊!不要去啊!如果您不听臣下劝谏,是臣子失职,臣请先死!”太宗想想,接受了他的意见。

  李汉琼此语有大义。三军攻城,帝王亲临,如有闪失,必酿大祸。因此,臣下如工蜂护卫蜂王,是自然法之正价值所在。忠诚,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独立方向的肯定价值。李汉琼一番话,按照现代交往理论评判,可谓“真诚宣称”,在这个语境之下,至为“妥当”。

  李汉琼因此不惟得到庙堂肯认,也同时得到江湖肯认。名气虽然不如杨老令公、呼延赞等人,但也有声有色。后世流传杨家将故事(不是故实)有《李汉琼智胜番将,杨令公大破辽兵》的段子。说大辽将军韩匡嗣与宋师李汉琼部遭遇,惊慌害怕,在逃跑中被李汉琼追及。看看危急之中,大辽猛将刘雄挺身来斗。李汉琼更不搭话,与刘雄战不几合,一刀将其劈落马下。

  小尉迟呼延赞

  名动天下的呼延赞也参与了这一次平定北汉的战争。他当时任铁骑军指挥使,马军铁骑部的司令官,跟随太宗来太原。他见攻城久久不下,于是也像李汉琼一样,率部亲自登城。当云梯把他送入城堞上时,他竟连续四次站立不稳,跌落下来。史上没有说他跌落到哪里,是跌落到城墙里面,还是外面。如果是前者,那就已经进城了,况且城堞到城内城道只有半人多高,摔不坏,足可翻身起来与守军格斗。但如果是跌落到城外,那城墙高达十来米,三四层楼高,四次摔下,不可思议。根据推断,他应该是摔落城外。太宗见状,亲自赏赐了他。

  呼延赞后周时入伍,入宋后曾在先锋队伍中,跟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有功。这次征伐北汉之后,他又跟随崔翰戍守定州,作战勇敢。后来也曾向太宗献阵图,以及打仗时的要领、建构军营的方法等意见书,想以此求取边关将帅之职。太宗让他显示自己的武艺,呼延赞就打扮起来,全副武装,带着四个儿子,在宫苑中骑马盘旋好几圈,手中的铁鞭挥舞起来,很有声势;还能使枣木长槊,也颇虎虎生威。太宗很高兴,给了他们父子五人几百两白金。不久,太宗任命他为保州刺史,治所在今天的保定。那时候,这里已经是大宋边疆。但史称此人“无统御才”,没有驾驭部下的才能,太宗给他换了个地方,出任辽州刺史,治所在今天的山西左权县。史称“又不能治民”,又不能治理当地政事,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做职业军人,当了个“都军头”,某军某部的军事长官。但是因为有资历,还是给他“遥领”了一个刺史,但不管具体军政事务,也不须赴任。

  史称呼延赞“有胆勇,鸷悍轻率”,有胆量有勇气,鹰隼一般猛悍,常置生死于度外。坐骑乌骓马,战时像日本人那样在额头上来一道红色巾帛,史称“绯抹额”或“绛帕首”。这东西额头一亮,军中望去煞是鲜艳。故《宋史》说他“服饰诡异”。不仅如此,他的兵器也很“诡异”。他制作多种古怪兵器,其中有“破阵刀”“降魔杵”等,还有一种类似于三尖两刃刀之类的东西,每一种都重达十数斤。他一生仰慕大唐太宗时名将尉迟恭,自称“小尉迟”。

  他常对人说,愿意效死沙场。又说“受国恩深,誓不与契丹同生”,于是开始遍体刺字,自己全身刺满了“赤心杀贼”四个字,全都用墨将字染黑,嘴唇里面也刺字,也弄黑。又给几个儿子在耳朵后面刺字“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所使用的马鞍子以及兵器战具,也都刻了字。最后又召来会刺字的兵卒,让他给自己的妻子也刺这几个字,理由是“受重禄无补”,接受国家这么重的俸禄,却没有办法报答国家,所以应该脸上刺字“以表感恩之意”,如果不听话,不刺字,当场就要斩首。此举一出,全家号啕。因为女人家家脸上刺字,从古不见这类“感恩”法子,以后还怎么见人?所以全家哀求他说“妇人黥面非宜,愿刺臂”,妇女人家脸上刺字不合适,愿意刺臂来代替。呼延赞想了想,同意了刺臂。于是妻妾仆人都被胳膊上刺了四个字:“赤心杀贼”。

  史称呼延赞其人“性复鄙诞不近理”,性格鄙陋荒诞,有时不近情理。譬如,他会在盛冬季节,用冷水给孩子来个兜头一盆,希望能借此法,让孩子长大后不怕寒冷,身体健壮。他有个小儿子,才刚过“百天”,还在襁褓中呢,被他提到城楼,扔到城楼之下,孩子居然不死,人问他何以这么干,他回答说:“用这个办法来试试孩子的命大不大。”也许呼延家确有异禀,他自己就在太原城上摔下四次,毫发未伤。但他也很疼爱儿子,有个儿子生病,他居然相信江湖术士意见,割了自己腿上的肉做羹汤给孩子治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