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_金纲【完结】(125)

  京师气氛在喜庆中似乎多了一丝紧张。祭祀天地,要有祖宗“配享”,个中的仪式自有法典,但真宗孝心发自天性,大典在即,他对此事容易动感情。

  皇城使刘承珪到崇政殿进献新制作的“天书”法物,当天有十四只仙鹤在殿前飞翔。其中有两只仙鹤在“天书”所在的辇上飞舞而过,正好与真宗的座位相对。时任天书扶侍使的丁谓来奏,说:“双鹤度天书辇,飞舞良久。”

  当天,真宗没有说话,第二天,真宗回顾丁谓道:“昨天看到仙鹤,不过在天书的辇上一飞而过,如果说‘飞舞良久’,文采是有文采,恐怕不是实录。爱卿应当将这个奏章改一下。”

  丁谓再拜道:“陛下以至诚奉天,以不欺临下。纠正臣的这几个字,所关系到的大体实在很深刻。皇帝的深谋密勿之处,莫大于此。恳望将此事记录到《时政记》中。”

  真宗不说话,但俯首答允。他可能还在想着“配享”的仪式。

  按照日程,要在东封出京之前告庙。告庙前要斋戒。

  当天,将“天书”捧到朝元殿,真宗在大殿的后阁住宿,开始斋戒。

  九月甲子日,扶侍使等人奉“天书”升玉辂,赴太庙南城门内幄殿。随后,真宗车驾到了,进入幄殿酌酒祭献,奠告六室列祖。到了太祖、太宗的庙室,特意告知“严配”,也即祭祀神祇以祖宗“配享”的仪式,说话时动了感情,忍不住哽咽号啕,涕泗交下。连左右的执事都受到感动。

  几天后,真宗又到生父太宗的独立牌位供奉处启圣院去朝拜,再向父皇之灵告行。

  大典所用的醴酒,早就开始酿造,此时,令有司选择精良器用,到时进用。真宗一个个亲自题检封存,交付有司。

  癸酉日,诏文武官员奉使到兖州,在登山行列中的,都要穿着公服,王钦若要负责这件事。

  随后,步军都虞候郑诚率部先赴泰山。

  甲戌日,命诸司副使一人检察大典时诸坛所用的牲牢、祭器等,如有不恭敬其事的,一律获罪,即使将来遇到大赦也不赦免。

  同日下诏:“诸司奉祀升山之人,由朝廷配给衣服,到了祭祀之日,须沐浴后穿戴。从官、卫士,到了郓州之后,就要开始禁荤,食素。公私所有的羊、豕等,不得带到泰山之下。”

  己卯日,以签署枢密院事马知节为行宫都部署。

  同日,诏给事中张秉、左正言知制诰王曾,负责接待所经州县父老诣行在者;一律送到阁门引对,赐给酒食。各州县所有的禁囚,要开具所犯事由向行在汇报。

  辛巳日,诏外州的军士,因为大典而到京服役者,等待大典结束,要赐给锦袍后遣回。

  壬午日,开始给所有升山的行事官和扈从卫士发放钉鞋,这是因为秋冬之际山路险滑,预为防备。

  乙酉日,真宗在崇政殿亲自参加大典的演习,等于彩排一遍过程。

  过去,都是礼官反复演练,所谓“职在有司”,大典成功与否,主要职责在有关部门,从未有过帝王参加演练的故实。但真宗为了表示对天地神祇和列祖列宗的恭敬之心,不怕辛劳,坚持参加这个活动。

  演练之后,真宗发现了程序上的几个问题,还提出来与礼官商榷。礼官做了解释,真宗听从了礼官的意见。

  到了冬初十月戊子朔这一天,车驾即将出京,真宗对王旦等人说:“朕以封禅非常祀,自今日素膳。”朕认为封禅不是平常的祭祀,从今天开始,朕将素食。

  王旦等人说:“陛下即将冒着寒冻东行,要走好几天的路程。需要养护身体,现在素食,恐怕不合适。”于是多次上表要求皇上不能断荤,但最终真宗还是没有答应臣下的请求,在出行几天前开始食素。

  修德以来远人

  大驾东封之前,除了各种准备工作之外,有三件事很让真宗高兴。

  第一件事。

  远在西南的黔州地方官来报,说溪洞的磨嵯蛮、洛浦蛮首领龚行满等人,率领族人二千三百人“归顺”大宋。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但其辖境却相当大,今湖南沅水、澧水,湖北清江,重庆黔江诸流域,都在其范围内,甚至跨着贵州东北部的一部分。此地行政历来有变化,但地广人稀,“蛮族”众多,长时期来不接受“王化”。溪洞的几个蛮族,甚至从唐代以来,就没有向中原归顺,现在他们却主动承认大宋宗主国地位,这是“修德以来远人”的实在案例。

  真宗高兴。

  第二件事。

  刑部尚书、知陕州寇准奏来表章,请求跟从东封。寇准是一向反对“神道设教”的,因此也反对“天书”、反对封禅,当朝这么重要的人物,前宰相,如今却姿态一变,证明了“神道设教”的合法性更为巩固。

  真宗高兴。

  第三件事。

  以权三司使事丁谓为行在三司使。丁谓乃是天下“鬼才”,对国家财政似乎有一种天才的管理能力。由他负责三司工作,可谓得人。当初鼓励真宗大搞“神道设教”,不要担心财务问题,说“大计有余”的,就是丁谓。

  真宗銮驾东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