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才是岳飞_覃仕勇【完结】(51)

  岳家军上下人人奋战,个个拼命。经过几轮血肉横飞的激烈搏杀,戚方的部众大溃,四散奔走。

  戚方见大势已去,惶恐不安,突听擂鼓大振,前面旌旗招展,当头一面大旗高高飘着一个“张”字,不由得眼前一黑,几乎昏厥倒地。

  原来张俊探知岳飞已经得手,就挥动大军从侧翼包抄而来,一心捡个便宜。这个时间点掐得刚刚好,戚方走投无路,情知再战下去,只有一死,当下不再迟疑,滚鞍下马,伏倒在尘埃中,不断向张俊跪拜求饶。

  张俊命人出阵,将他扶起说话。

  戚方战战兢兢地站起,后面岳飞一阵风地杀到。

  张俊呵呵大笑,从阵中出来,走到岳飞马前。

  岳飞赶紧下马。

  当下张俊在营帐中置好酒菜,命令戚方出来拜见岳飞,戚方又惊又愧,向着岳飞“号泣请罪”,张俊从旁说好话。

  岳飞对张俊道:“招讨有命,飞本当禀从。然而当日岳飞与扈成同在建康抗击金人,戚方小人,残杀了扈成,屠尽其家,叛乱为贼,岳飞多次遣人劝谕,他不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屠戮生灵,骚动郡县。这次又拒不投降,比一般的凶贼还可恶,岂可轻饶?!”(“招讨有命,飞固当禀从。然飞与方同在建康,方遽叛去,固当遣人以逆顺喻之,不听。屠掠生灵,骚动郡县,又诱杀扈成而屠其家,且拒命不降,比诸凶为甚,此安可贳。”)

  张俊又再三请求。

  岳飞叫过戚方,声色俱厉地喝道:“招讨大人既然赦免了你的死罪,你就应该用心报效国家,不要再生异念。”(“招讨既赦汝一死,宜思有以报圆家。”)

  戚方胆战心惊,汗流浃背,再三拜谢。

  岳飞哼了一声,从箭壶中取出一支箭,摊在手掌。

  戚方一看,魂飞魄散,那支箭正是自己射在岳飞马鞍上的那一支!

  戚方想起他在阵前说过的话,颤抖着手将箭拿过来,按照他说的,将箭一寸一寸地折断,“流汗股憟,不敢仰视”。

  收服了戚方,张俊通过宰臣范宗尹向赵构上奏,“盛称飞可用”。

  泰州斩私情

  收服戚方之后,朝廷少不了要对岳飞大加封赏。

  恰好有删定官邵缉给赵构上书,也大赞岳飞“骁武沈毅,而恂恂如诸生。顷起义河北,尝以数十骑乘险据要,御胡虏万人之军。又尝于京城南薰门外,以八九百人破王善、张用五十万之众,威震夷夏。而身与士卒之下者同食,民间秋毫无扰。且虑金人留军江南,为东南之患,则奋不顾身,克复建康,为国家取形胜咽喉之地。江、浙平定,其力也”。

  赵构欣然同意,将岳飞升为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兼任泰州(今江苏泰州市)知州。

  镇抚使是南宋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畸形产物。金人入侵,单凭宋廷的军事力量已无法抵御,朝廷就只好大封镇抚使,令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担任,让他们以政府的名义组建私人军事武装,替自己上战场收拾残局。

  岳飞组建的岳家军,虽然原始的班底是宗泽留守司里的士卒,但并不多,只有一两千人,其余都是一路收编溃兵散卒集结起来的,兵甲钱粮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筹措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私人武装。

  与岳飞经历相似,同被赵构钦点为镇抚使的还有著名的抗金英雄赵立、薛庆、李彦仙等,一共三十九人。

  队伍得到了官方认证,可以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并冠以了“镇抚使”的名称,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可是岳飞却大为不满。

  为什么呢?

  因为通泰州镇抚使的辖区在扬州以东,背靠长江,远离淮河,在泰州至南通一带,不在抗金前线,与岳飞自己的抗金意愿大不相符,所以岳飞力辞“通泰之命”,提出愿以自己的母、妻并云、雷二子为人质,留在赵构所在的临安,自己到淮南东路的前线,“招集兵马,掩杀金贼,收复本路州郡,伺便迤逦收复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故地。庶使飞平生之志得以少快,且以尽臣子报君之节”。

  三番五次上书后,却一直没有回音。

  岳飞极其郁闷,怏怏不乐地到泰州赴任。

  移镇泰州期间,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几件极其不愉快的事。

  第一件,岳飞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从宜兴大本营中开出的部队,不由得大为诧异,细问详情,原来有传言说这次讨伐戚方不利,岳夫人李氏因担心岳飞遇上不测,特地“选精锐、具糇粮,潜为策应之备”,命留守的众将前往安吉增援。

  岳飞不由得大怒,责骂留守众将道:“我命令你们坚守大本营,天塌地陷不能动,你们却无视我的将令,擅自出兵,肆意违反军法!”(“吾命汝坚守根本,天不能移,地不能动。汝今不待吾令,擅自动摇,是无师律也。”)

  众将委屈地说:“是夫人听说战事吃紧,挑选了敢死战士前往接应,是她关心你嘛。”(“闻太尉军小不利,故择敢战之士以备策应,此男女孝顺耳。”)

  岳飞知道了是夫人的命令,更加生气。

  军中大事,岂是女流之辈可以干预的?!真是好大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