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_潘彦明【完结】(308)

  王邃不敢疏忽,这关乎自己家族的存亡,他当即给王导写了封信询问此事。随后也率本部军队向建邺进发。他名义上是勤王,可真实目的却是见机行事,助王敦一臂之力。

  活人葬礼

  7月30日,王导收到王邃的来信,看毕,惊出一身冷汗。要不是王邃告诉他,他还一直蒙在鼓里。此刻,王导真正见识到司马绍的厉害之处,他从没像现在这般恐惧过。

  料想王敦也不知道这事。王导提笔刚要给王敦写信,突然,府中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屋。

  “大人,陛下召您入宫。”还没等侍卫把话说完,几名朝廷敕使也紧跟着进了屋,站在王导面前。

  王导强令自己镇定下来:“容我准备准备就去。”他想拖延些时间,好把信写完。

  朝廷敕使面无表情,加重语气言道:“司空大人,陛下有急事,召您现在就去。”

  “知道了。”王导撂下了笔,跟着敕使进了皇宫。

  这天,皇宫禁军戒备森严,数量明显比往常要多出很多。

  王导惴惴不安地进了皇宫大殿,只见司马绍端坐在皇位正中,一旁,郗鉴、温峤、庾亮等人俱在,他们已无须再回避了。

  “不知陛下召臣有什么事吗?”时已盛夏,王导却浑身冒着冷汗,手脚冰凉。

  司马绍的表情像往日一样和善。

  “王公不必紧张。先前王敦自任扬州牧,您这个扬州刺史只好卸任,今天,朕想起用您为扬州刺史。”

  “这……王敦那边怎么说?”

  “朕刚刚得到消息,王敦死了!”

  王导当场愣住了:“啊!陛下,王敦他……”他第一反应是王敦没死,否则自己肯定会先一步得到消息。他想说王敦没死,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真的死啦?”

  刹那间,司马绍的表情变得异常冷峻:“王敦死了!而且,朕想让你马上在建邺给他发丧!”

  王导全都明白了。他确信王敦没死,同时,他也确信司马绍是真的打算跟王敦开战了,说王敦已死正是为鼓舞朝廷军士气,并逼自己跟王敦反目的策略。如今,王导命悬一线,毫无反抗余力。

  “臣懂了,臣这就回家给王敦发丧。”

  “好!还有件事。这些年,王敦受奸人钱凤的蛊惑误入歧途。现在王敦已死,朕决定讨伐钱凤,到时候想让您亲自担任大都督。上次,先帝让您担任前锋都督,打输了。这回,朕希望您能好好打这场仗。”大都督即是全军最高统帅。司马绍吸取了教训,他不再让王导打头阵,因为他料定王导绝对出工不出力,但王导的名声依然有利用价值,他只让王导挂个最高统帅的名,当然仅仅是名义上的,真到了战场上也轮不到王导来指手画脚。

  “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王导趴在地上,只觉天旋地转。

  当日,王导返回府邸,只见府邸四周早布满了皇宫禁军。族人个个胆战心惊,一见王导,便蜂拥围了上去。

  “茂弘(王导字茂弘)!到底怎么回事?”

  “不用多问,准备丧葬物品。”

  “给谁办丧礼?”

  王导缓了好久,终于咬着牙说出了那个他极不愿说出来的名字:“王敦。”

  顷刻间,府邸里乱成了一锅粥。王导转过身,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然后默默地走进屋,把自己关在了里面。他要把那封信继续写完。

  王敦当然还活着,可他的葬礼却轰动了整个建邺。那些曾经委身于王敦的大小官吏纷纷转变立场,投向司马绍这边,而那些即将跟钱凤开战(实则是跟王敦开战)的中下级将领和士兵,则个个充满了信心。

  箭在弦上

  中领军纪瞻年已七十二岁高龄。几十年的政治生涯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都得给自己留个后手。他再次以生病为由向司马绍提出辞职。

  只有纪瞻才能镇得住江东将士。司马绍当然不会答应,他微微一笑,按住了纪瞻的肩膀:“朕原本也没打算让您亲临战阵。到时候把军队交给庾亮、温峤他们指挥,您就踏踏实实躺在床上当这个中领军。”说罢,又赏赐给纪瞻一千匹布。

  纪瞻也笑了。他并不是真想辞职,只为有这句话,万一战败,他就可以推脱说自己是被司马绍强推上位的,这理由能保他全家性命。

  该说的话说到了,该做的事则照旧。纪瞻把一千匹布全都分给了将士以鼓舞士气。

  8月3日,司马绍正式下诏,公布王敦死讯,并宣称举九万大军讨伐钱凤。不用想也知道,王敦到时候肯定跳着脚说自己没死。于是,司马绍又补了一封诏书,提前打好预防针,声言如有人自称王敦即是冒名顶替。这话很绝,王敦明明还活着,却被官方定性成了冒牌货。

  颁布诏书的同时,司马绍把纪瞻麾下的皇宫禁军全拨给了几个亲信指挥。对付王敦的军事部署就此展开。

  温峤任中垒将军(中层禁军将领,隶属中领军)进驻石头城,与原先驻扎在此的卞敦协同守城。卞敦本是被王敦提拔的人,司马绍显然对这人不太放心。不过等温峤一到,卞敦看到大势所趋,立刻转变了立场支持司马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