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_[美]T·N·村派纪【完结】(630)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下野 虽然蒋介石的拥护者极力劝解,但他仍坚决拒绝同汉口的国民党左派势力合作。为保持党内和平,团结一致对付北方军阀势力的复活,蒋介石宣布辞职并东渡日本。稍后,汉口国民党集团迁往南京,两集团合并。

  1927年9--10月,北方作战行动 趁共产党起义和国民党分裂造成的有利时机,北方军阀开始南下,向长江流域侵入。孙传芳率7万人马在南京以西渡江,但在为期五天的龙潭战役中被李宗仁将军统率的国民政府军击败,这次作战得到了国民党长江炮艇的支援。此役,孙部损失5万余人,其中2万被击毙,残部退回徐州。军阀的进攻遂被瓦解。

  1927年12月11—15日,广州公社成立 在广州的一次共产党人起义被国民党部队残酷镇压了下去。

  1928年1月6日,蒋重新掌权 蒋介石重新被任命为国民党军队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最高委员会主席。他很快稳定了政局,并准备再次北伐以统一全国。

  1928年4月7日—6月4日,国民军向北进攻 陆军将领李宗仁、冯玉祥、白崇禧和何应钦统帅70余万国民党军队一举击败了拥有50万武装的北方军阀,迫使其退守黄河以北。虽然日本人出面干涉(参见下文),但国民党军队仍于6月4日攻占北京。城市名称北京(意为“北方都市”)也被改为北平(即“北方和平”之意)。退守东北的张作霖,于同一日在奉天附近的皇姑屯,他的专列被日本人炸毁,张亦死亡。其子,人称“少帅”的张学良成为东北军政领袖。他不久即承认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权。

  1928年5月3—11日,中日济南冲突 日本人再次提出在山东拥有特权,被国民党政府拒绝,随后,日军发动攻势,侵占山东省大部。直到1929年5月20日中日签署协定后,大多数日军才撤离山东。

  1928—1930年,政权巩固时期 为进行对日作战,蒋介石试图加强对中国的统治。与此同时,共产党在闽赣山区的活动渐渐活跃起来。

  1929年10月—1930年1月,中苏边界冲突 这次冲突起因于苏联对中国东北部铁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要求。要求被中国拒绝后,苏联部队侵入东北地区,企图以武力迫使中国(主要针对张学良)承认苏联应保留沙俄时期的铁路控制权。在中国军队的抵御下,苏联部队撤回国境线。

  1930年7—8月,李立三的共产党人起义 共产党总书记李立三坚信中国城市无产阶级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命令江西和福建的共产党游击部队围攻中国腹地的主要城市。毛泽东因为主张组织农民在农村起义而不是城市起义而被撤职。共产党将军彭德怀率领部队于7月28日攻占长沙,但不久即撤离。李立三命令重新进攻长沙,彭德怀、毛泽东、朱德和贺龙率军攻打,但遭守城的国民党军队顽强抵抗,不果。之后,共产党人退回到他们山区的根据地。李立三不久被召回莫斯科,毛泽东的影响开始增加。

  1930—1934年,国民党反共“围剿”战 1930年12月—1931年1月和1931年4—5月进行的两次“围剿”均被共产党人灵活的游击战术所瓦解。1931年7—9月,蒋介石亲自督战,发动第三次“围剿”。数路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根据地的中心瑞金合击。这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参见下文),蒋介石不得不停止行动。在同日本达成停火协议后,国民党军队于1932年夏发动了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并取得成功。1933年1—3月,进行了第四次“围剿”瑞金的战役。由于蒋介石要应付日本人在华北地区的侵犯,故这次作战被共产党人伺机击溃。1933年10月—1934年9月,在精心策划之后,国民党军队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战。这次行动得到了德国前总参谋长冯·斯克特率领的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其战术是密切协同,集中攻击,通过紧缩包围圈和修筑碉堡链的方法分割苏区,结果取得了胜利。共产党军队损失惨重,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同意采纳毛泽东的建议,撤离苏区。

  1931年9月18日,奉天事变(“九一八”事变) 日本关东军断言中国人策划了旅顺港到奉天的铁路爆炸事件,遂派兵侵占了奉天的军工厂和四周村镇。中国军队被迫撤退。日本人继续侵犯中国领土,在几个月内就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中国人唯一的反击措施是抵制日货,为此在对日贸易方面付出了极大代价。

  1932年1月28日—3月4日,第一次上海会战 为了阻止中国人抵制日货,约7万名日军在上诲登陆。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还击,将日本人阻滞在滩头达一月之久,但最终被驱赶到国际控制区内。中国同意结束抵制日货。

  1932年2月18日,伪“满洲国”宣告独立 日本将前中国皇帝溥仪扶上满洲傀儡国的皇位,并宣布受日本保护。

  1933—1937年,中日关系日趋紧张 蒋介石在同共产党人和不听令的军阀作战的同时,力图使国家保持统一和实现现代化,以对付日益增加的日本侵略行为。

  1933年1—3月,日军侵犯热河 日本人以热河省原属“满洲国”为借口,再次侵犯中国领土。在北平受威胁之际,中国人于5月31日同日本人签署了《塘沽停战协定》。该协定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天津,并在河北东部建立一个非军事区。

  1934—1935年,长征 共产党军队在被国民党武装驱逐出根据地后,于1934年10月起组织了一次跨越中国南部和西部最后抵达陕西北部的战略撤退。由朱德和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率领的第一方面军行程最远,在13个月内行军约1万公里,这是在作战条件下依靠步行的军队所做的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次行军。在如此长的距离中保持如此速度,只有13世纪少数蒙古远征军才能达到。由贺龙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和徐向前指挥的第四方面军行进的距离要短一些。整个共产党力量在长征开始前约20万人,途中遭受了近10万人伤亡和非战斗减员,另有4万人作为地下干部被留在长征沿途。此外,新征募的兵力约有5万人。到1935年底,陕西的共产党兵力近10万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