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_[日]陈舜臣【完结】(164)

  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成为皇太子。

  那是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的事。

  第七十九章 日本登场

  讨伐公孙述,平定蜀后,西汉的主要部分大致已归光武帝统治。剩下的只有边境地带而已。如对陇和蜀,以兵力平定之事当然有过,但支配汉朝之主要地区,大都采取令各地豪族承认光武帝宗主权的形式为多。但边境地区则无法如此。

  汉之版图中,支配能力最弱的是南方。

  汉代,南方被称为交州,含七郡五十六县。地域包括今日的广东省、广西省以及越南。其中,现在的越南地区有交趾、九真以及日南三郡,由于距中央最远,每当中央势力衰弱时,这些地方都会蠢蠢欲动。

  光武帝刚为中原带来和平时,在这日南等三郡指导自立运动的是女性。

  那是名叫征侧、征贰的一对姐妹。

  汉武帝征服南越、将此地纳入版图后,似乎采取移民以使土著人民濡染文明的政策。但这三郡并没有完全顺从于汉。

  依据《后汉书》等中国史书的记载,指导叛乱的征氏姐妹“甚为雄勇”,是悍马一般的女性。

  在越南的传说中,她们是爱国烈女,相当于法国的圣女贞德。她们是交趾郡人。

  当时的交趾郡守名叫苏定。由于征氏姐妹坚持反抗,所以他准备将之逮捕,她们却以此为契机,兴起了大规模叛乱。

  依据史书记载,叛乱开始于建武十六年二月。那是光武帝废郭皇后、立阴丽华为皇后的一年前之事。

  征氏姐妹起而造反,不仅交趾,连九真(河内一带)、日南住民也都响应,很快就占领了六十五城。

  各郡太守只勉强守住自己的城池。

  翌年建武十七年,光武帝以马援为伏波将军前往讨伐。副司令官为扶乐侯刘隆。

  马援过去是隗嚣的幕僚。隗嚣要他就公孙述和光武帝二者何者较具前景之间做判断时,他曾经断定公孙述为“井底之蛙”,并且建议隗嚣投靠光武帝。结果,隗嚣没有听从他的意见,马援因而离开并出仕于光武帝之下。

  “这是为祖先洗雪污名的好机会。”

  马援精神抖擞地对自己说。

  什么是祖先恶名呢?

  汉武帝时陷戾太子于罪,迫使他造反的祸首是江充,此事已如前述。后来查出那起事件纯粹为捏造,武帝震怒之下将江充一族及其党羽悉数杀尽。

  担任光武帝侍从官的马援,其曾祖父的兄长马何罗是江充的密友。马何罗因此提心吊胆。自己和江充要好之事随时都有可能被查出来,而江充的党羽是逃不过被杀厄运的。

  ——与其被杀,不如把皇帝杀掉!

  马何罗利用自己随侍武帝身边的方便,决定伺机刺杀皇帝。最后他在甘泉宫下手,却为匈奴休屠王太子——颇受武帝信任的金日磾——所阻碍,当场被摔倒后遭捕。

  这是大逆之罪。连马何罗之弟马通——即马援之曾祖父——也连坐被处刑。

  马援是谋反者的子孙。他得立一次大功,挽回马家的名誉。这是他志愿终身从军的原因。

  此次南征时,马援已五十五岁。他南下到海南岛之对岸合浦,然后沿着海岸走山路,边开路边前进。

  他的军队在一个叫浪泊的地方,与造反军交锋,结果,他杀死数千人,俘获一万余人,获得大胜。

  马援继续追击,再度于一个叫金豁的地方,大破造反军。这样的连战连胜,最大的原因在于汉军的武器和装备远较造反军优良。

  马援取得征氏姐妹首级,以驿传将之送至皇都洛阳,这是建武十九年正月之事。

  马援因此次战功被封为新息侯。这是三千户领主,地位仅次于三公九卿。

  “这样还不够……”

  他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这样的功绩还不足以弥补祖先所犯的大逆之罪。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湖南武陵五溪蛮夷叛变。这是现在的桃源县,据传该处有名叫武陵桃源乡的世外仙境。依据考证,当地好像住有被称为溪族的少数民族。

  马援又志愿从军。

  “你已年逾六十,不必如此辛劳了。”

  光武帝以此为由不允。

  “虽然臣已六十二岁,却老当益壮,还能穿着盔甲策马奔驰哩!皇上请看吧!”

  结果,马援穿着盔甲策马奔驰,让皇帝看他的英姿。

  “矍铄哉,此翁!”

  今日人人都知道的“矍铄”一词,即源于此。

  马援终于被准许出阵,实际上,此时的他已有重病在身。他于这次作战期间阵亡。

  北方匈奴此时正发生内讧,分为南北二派。对汉而言,匈奴是令历代当政者最为头痛的部落。汉因匈奴分裂而得以安泰。何况这一次的情形是:分裂了的南匈奴日逐王于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归顺于汉。光武帝的得意程度不言可知。

  北匈奴依旧令汉生惧,南匈奴则被准许居住黄河北岸之地,后来长久与汉保持友好关系。

  新生的后汉,因北方南匈奴的归顺及南方交州征讨征氏姐妹之举成功,边境问题得以稳定。此时北匈奴开始觊觎丰裕之西域各国,后汉西疆之防守,留待光武帝的后代去处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