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邯郸郊外时,李良一行遇到率领百余骑侍从的队列。
“喔……是赵王的队列……”
如此认定的李良,立刻从马背上下来,跪伏路旁以示尊重。
事实上,这并不是赵王武臣的队列,坐在舆车里的是武臣的胞姐。她出来郊游,用餐时贪杯了,此刻已烂醉如泥,未能向李良答礼。为此,骑马武士策马趋前,代表其主子答礼:“承蒙礼遇,特此致谢。”
李良一行对赵王近侍大都认得出面孔,而这位武士却是从未见过的人。李良一名幕僚于是问道:“请问,尊上何许人也?”
这名武士倨傲地回答:“敝上乃赵王之胞姐。”
语毕,掉转马首便策马离开。
“妈的!”这名幕僚气愤至极,咒骂起来。
李良虽然是赵王部下,却没有必要以臣礼对待赵王胞姐。何况赵王原来的身份远较李良为低。
“这样的态度岂不是太失礼吗!您是赵之将军,以礼跪伏路旁,而那个女人却不下车答礼!将军,就算您能忍耐,我们却咽不下这口气。我们赶上去把她干掉吧!”这名幕僚杀气腾腾地说。
听到此话,李良的愤怒之情也油然而生。刚才跪伏在地使他的衣服沾了不少尘土。拍去这些尘土时,他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这时,在井陉接到“勅书”之事闪过他的脑际。
说不定那是真正的勅书……
原本以为很快就会被推翻的秦却固若金汤,这一点,也使他原本游移的心顿时稳定下来。
“好!”李良大声叫着。
“追上去把那个女人斩掉!”
“遵命!”
幕僚策马往前狂奔而去。李良率领的部队跟随其后。
赵王胞姐一行人片刻间悉数被杀害。
“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李良扬起马鞭,指向邯郸。
“嘿!嗬!”
全军齐声呐喊。他们看到李良鞭指的方向,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李良的部队蜂拥而至,砍下赵王武臣的首级。
周文自杀和李良袭击邯郸,几乎在同时发生。
张耳和陈余,由于平时和邻居交往甚睦,在这些人的协助之下得以躲藏,并且顺利逃出李良占领下的邯郸。
张耳和陈余逃出后,募兵数万,拥立战国时代赵王遗族赵歇为王,以信都(河北省)为据地。
李良进兵信都,被迎击的陈余部队打得一败涂地。
张耳和陈余由信都再度进人邯郸。
李良败走后,向秦军投降,成为章邯之部下。打败周文的章邯,此时颇有不可一世的气概。纳编李良部队后,他准备着手攻打邯郸。
张良向琅邪徐福告别,并前往西方,此时的天下情势大致如此。
天下一片混沌——张良在这混沌局势中摸索自己要走的方向。
第十五章 兵力问答
周文于二世皇帝二年十一月败死,陈胜则于十二月与秦将章邯交战。就在此时,陈胜为自己的驭者所杀。
十二月之后当然是正月,而在秦则由于“正”与始皇帝之名“政”同音,因此回避使用正字,改称为“端”月。其含义为“最开端之月”。
在这之前,正在包围荥阳的造反军主将吴广,由于为人倨傲,也为部下所杀。
天下因而大乱。
一段时期参加造反军的游移分子李良,后来又归降政府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样诸事顺遂。
奉陈胜命令平定南阳的将军宋留,听到陈胜已死的消息,就判断造反军气数已尽,于是立即向秦投降。而秦军却将他送至咸阳,处车裂之刑,以杀鸡儆猴。
这事件使人心更为动摇。
——非有领袖人物不可。
时人普遍这么想。下象棋都需要有将帅,实际战争怎么可以没有领导者呢?
造反军干部秦嘉,听到陈胜已死,立刻拥立一个名叫景驹的人为楚王。
“实在拿不定主意到哪里去。真是煞费思量。那就去找新楚王景驹吧!”
向琅邪徐福告别后,率领百名壮丁的张良,为何去何从而煞费心思。结果,在还未抵达楚王景驹所在地之前,他就遇到刘邦了。
刘邦当时率领数千部下,在下邳西方活动。张良在此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刘邦这个名字。
——趁天下大乱而爬升起来的地方角头……
最初,张良只把刘邦视为这样的人物。
“仁兄能否告知经略天下的妙法?”
初次见面时,刘邦以如此亲昵态度向张良请教。
“天下人心正在大大摇动。人们渴望得到安定。太公兵书有言:唯有能使人民脱离动荡不安局面的人,始有资格经略天下。”张良回答。
“那是说,即使迷惘也不能露出迷惘的样子啰?”
刘邦反应快,态度也十分直爽。他还有一个长处是,被指责错误时,不但不以为忤,而且从善如流。
“这是个少见的人物。肯虚心求教,并且会接纳别人的意见,一般的领袖人物普遍欠缺的这个美德他却具有……”张良内心暗自佩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