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高僧听到这里,大多面皮微微抽搐,更有人目光微眯露出厉色。
李昊所说的典故,出自《老子化胡经》。
此经最早源自何时何人已经不可考证,但最早成书却是始于东晋时期。
当时佛教已经发展壮大,故而佛门中人普遍认为,此书乃是道教有意羞辱佛教所著。但若是追溯源头,不难发现老子化胡的典故应当出自佛门弟子之手,而非所谓道教为羞辱佛门所出。
佛教初入华夏时,不论是诸多的风俗习惯,还是戒律经义,无不与华夏传统大相违背。而当时道教在华夏已经有着极高的名气,又因为出自本土宗教,故而经义也好,风俗习惯也罢,无不顺应华夏潮流。
佛教初传,没有根基,又不适应环境。
要说此时道教故意以老子化胡经作弄他们,却是太看得起佛门了。就如亿万富翁不会在意路边的乞丐,更不会闲极无聊的去戏弄他们。
当然,对于佛教来说,老子化胡经最早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现在已经发展壮大的佛教而言,《老子化胡经》就是一种羞辱。
故而李昊话音落下,立马有人勃然大怒,反驳道:“国师此言差矣。”
第242章 贫道好以力服人!
李昊神色平静,侧首望去。
却见说话那人身高马大,体表隐隐有琉璃金光闪烁,显然有着非凡的外家功夫在身。
李昊道:“你是何人?”
大和尚等着虎目,怒视道:“贫僧金山寺主持渡世。”
李昊继续道:“你之前曾言贫道所说有误,可是如此?”
渡世高声道:“世人皆知《老子化胡经》乃道修一派胡言,国师身为道家高人,却以此炫耀,岂不可笑乎?”
静,大殿内一片安静。
众人眼神闪烁,却是谁也没有开口。
关于《老子化胡经》的问题,佛道两教已经争吵了数百年之久。
对于《老子化胡经》的具体来历,实际上双方心中都有数。并且佛教为了对抗《老子化胡经》,也曾弄出《三圣东行说》作为回应。而关于三圣东行说,又有数个版本。
其中之一,说的是女娲、伏羲,皆为佛陀东行所化。
也有说,老子、孔子、颜回等皆为佛陀东行所化。
总之关于佛道两教的恩怨,以及各种互相抹黑的行为,在历史上简直数不胜数。
而此时,李昊贸然提出《老子化胡经》。在佛教诸位高僧眼中,就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压佛教。
故而当渡世质疑李昊,佛教高僧即是感到快意,又不免有些担忧。
李唐崇尚道教,这早已经不是秘密。而李昊自称道家之人,怎么站队还需要去想吗?
渡世公然质疑李昊,却是由不得他们不担心。
李昊缓缓说道:“我曾听闻佛家有三皈依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和尚,总是被贼光顾。
终于,他忍无可忍了。
有一天,贼又来了,他对贼说,请你把手从门缝里伸进来,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那贼听了高兴极了,就把手从门缝里伸了进去。谁知老和尚一把揪住他的手,捆在柱子上,然后用棍子痛打他,一边打还一边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毛贼疼极了,只能跟着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李昊简单的讲述了三皈依的故事,随后问道:“从三皈依的故事中,诸位领悟了什么?”
道家诸位大宗师面面相觑,不解李昊怎么突然扯到了佛教典故。
他们心中疑惑,不敢轻易开口。
而佛教高僧虽然同样疑惑,但眼见李昊竟说起佛家典故,那还不是挠到了g点,顿时一个个全都兴奋了起来。
少林方丈率先开口:“三皈依的典故,既说明了佛也有火,也告诫了人应当行善。”
五台山主持继续道:“若非贼人可恶,老和尚又怎会行如此皈依之事。故而吾以为....”
白马寺主持、相国寺主持纷纷发言。
直到众人停下,李昊才开口道:“诸位所言都对。”
众高僧闻言,无不露出诧异之色。
难道国师不该反驳,怎么会那么痛快地应下?
李昊继续道:“然,我却看到了更多。若非老和尚束缚贼人,如何能行皈依之事。若非老和尚不断痛击,如何能让贼人行皈依之举。若非老和尚以重锤不断敲之,如何让贼人幡然醒悟。”
众佛门高僧闻言,嘴角微微抽搐。
被你这么一说,我佛门三皈依的经典典故,怎么有种成了‘逼良为娼’的典范了?
李昊最终总结道:“故贫道以为,若要让人皈依,不仅要有理,还要有力。无理,不足以让人皈依。无力,无以镇压邪祟。三皈依的典故虽短,然实为传道至理。”
众佛门高僧听到这里,大多露出沉思之色。
有人赞同的点了点头,有人则表现的依旧纠结。
而不管他们对于李昊理解的三皈依是什么心态,此时听到李昊对佛门重要典故的赞赏与认同,心中多是生出自豪之情。
又有什么能比让敌人认同自家的理念,更值得让人喜悦?
少林方丈赞颂道:“阿弥陀佛,国师有大智慧,大慧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