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吴三桂发迹史_子非鱼【3部完结】(272)

  洪承畴说:“此时朝廷必不会注重民心之向背。因为民心之向背已不是重要问题,不管民心如何怨怒,都不会危及政权的!”

  吴应熊说:“朝廷怎敢不顾忌民心呢?”

  洪承畴说:“民势弱,官势盛,民奈何不了官,又怎么能推翻朝廷?”

  吴应熊顿时默然,然后说:“此时之朝廷不畏民众,难道会畏官不成?”

  洪承畴说:“正是如此!”

  吴应熊笑着否定说:“大学士此论,未免有些耸人听闻了!”

  洪承畴亦笑笑道:“事实便是如此!”

  吴应熊问:“大学士能否说得清楚些?”

  洪承畴说:“因为官势与君势之间亦有些微妙关系!君势盛时,官势必弱,此时的君主必不怕官而只怕民。但若君势弱时,官势必盛,以臣压君,君主必危,此时的君主必畏官。所以,君主此时只畏官强,不畏官贪。因为贪官必不得民心,不得民心之官必不得大势,不得大势者必不会危及朝廷。同时,贪官之嗜好若重于钱财,便会轻于权力。”

  吴应熊点点头说:“大学士此论甚高,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洪承畴问:“驸马爷以为此时之朝廷是君势弱还是官势强?”

  吴应熊答道:“官势强也!”

  洪承畴得意忘形地说:“竖子可教也!”

  三、洪承畴代吴三桂捉刀

  吴应熊自然听懂了洪承畴的君势之弱时,君主只畏官强,不畏官贪之论。想起来,确实如此,历朝历代,凡是君主强时,官势必弱,此时必少贪官污吏;而君主弱时,官势必盛,此时必多贪官污吏。所以,历史上凡是鼎盛时期,必是君主强官势弱,凡是衰败时期,必是君主弱而官势强。

  由此看来,只有懦弱之君才畏官强而不畏官贪!

  吴应熊在心里琢磨了一阵,便有了主意,诚心相问:“按大学士之意,家父是不必惧怕杨御史告他横征暴敛搜刮民财了么?”

  洪承畴说:“正是此意。”

  吴三熊说:“这么说来,家父可以置之不理了?”

  洪承畴说:“岂止可以置之不理?”

  吴应熊一怔,问:“难道可以反击不成?”

  洪承畴说:“确实如此。只要驸马爷有些心意。”

  吴应熊心里便琢磨开了。杨素蕴这老头,我吴家又没有开罪于他,他三番几次地参劾家父,虽说不用怕他,但也确实讨嫌。既然如此,倒不如趁机教训他一下,免得他老是给我吴家找麻烦。

  吴应熊问:“如何反击呢?”

  洪承畴问:“驸马爷观此奏折有何漏洞?”

  吴应熊说:“我看不出有何漏洞。相反,我认为杨御史此疏有一语能伤家父。”

  洪承畴问:“哪一言?”

  吴应熊说:“杨御史提醒皇上防微杜渐!”

  洪承畴说:“驸马爷为何有此担心呢?”

  吴应熊说:“杨御史此语分明是告诉皇上,说我吴家父子有策反之心,要皇上严加防范,以收防微杜渐之效。”

  洪承畴笑道:“驸马爷分析有理。不过洪某认为这恰恰是我们可以用来反击之处。”

  吴应熊大惊说:“大学士此语谬矣!”

  洪承畴问:“何谬之有?”

  吴应熊说:“此语触及家父极深,我们避之还来不及,岂可自己提起,让人当靶子攻击我们?”

  洪承畴说:“驸马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吴应熊问:“何谓其一?何谓其二?”

  洪承畴说:“此语会伤及平西王为其一,此语会伤及杨御史为其二。”

  吴应熊不敢相信地问:“此语怎么会伤及杨御史呢?这可是他自己写的呀!”

  洪承畴笑道:“正是此理!”

  吴应熊说:“大学士能否说得更清楚些?”

  洪承畴说:“这就好比一个人手持凶器要伤害别人,可没想到别人有坚盾相挡,他伤不了别人,反被别人伤了。”

  吴应熊问:“我们有何物能挡?”

  洪承畴笑道:“其矛在于杨御吏之手,其盾亦在于杨御史之手!”

  吴应熊说:“其盾在杨御史之手,怎能为我所用?”

  洪承畴说:“我们要用其自身之矛盾!”

  吴应熊笑着问:“其自身矛盾何在?”

  洪承畴说:“杨御吏暗示皇上要防微杜渐,其意在于告诉皇上说平西王有策反之心,这便是杨御史手中之矛,这是能伤平西王的真正利器!而杨御史列举平西王横征暴敛,愚弄百姓、巧取豪夺等,正是杨御史手中之盾。”

  吴应熊赶忙截断洪承畴的话问:“这本来也会伤及家父,应该同样是杨御史手中之矛,为何突然变成盾呢?”

  洪承畴笑着说:“驸马爷难道忘记了君势强,必不畏官强只畏官贪,而君势弱,必不畏官贪只畏官强之语了么?现在正处君势弱官势强之时,朝廷不畏官贪只畏官强!官越贪越好!越贪越说明他心无大志,无意与自己争天下,何虑之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