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12)

  三八大盖  即“三八式步枪”。

  三光政策  日本侵略军“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实 行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1940 年秋冬之际,日军司令部为摧毁抗日根据 地和消灭抗日力量,命令部队在“扫荡”时,不问男女老幼全部杀死,所有 房屋一律烧毁,所有粮袜不能运输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 律埋掉或投入毒药。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坚壁清野,开展 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军的三光政策。

  三星运动  马来亚人民的抗日运动。1912 年 2 月日军入侵马来亚后,马 来亚共产党号召各族人民、各党派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组织扩大人民 抗日军。该军旗帜为红底,左上角有三颗黄色金星,象征马来人、华人和印 度人三个主要民族的联合,故得名“三星运动”。人民抗日军有 8 个独立队, 7000 人左右,由马共代表和各独立队军事代表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并发展 组成了抗日自卫队、抗日后备队、抗日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出版马来文、中 文和印地文的各种报刊,宣传抗日思想。1943 年曾与东南亚盟军总部接触, 以图得到援助。其目标是在战后建立一个民主的马来亚共和国。

  三肇惨秦  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当局残害哈尔滨附近三肇地区人民的 血案。抗日战争爆发后,三肇地区人民在抗日救国会领导下,开展抗日活动。 1940 年正月伪满当局特设所谓“治安工作指导部”,进行逮捕和屠杀,在这 一地区实行白色恐怖达 4 个月之久,先后枪杀抗日武装人员 730 多人,集体 枪杀居民 42 人,并将19 名居民用铁丝穿在一起投入冰窟。还处死*东北抗日 联军第十二支队长徐泽民等 73 人,判处103 人无期徒刑,制造了屠杀中国人 民的惨案。

  三 A 运动  印度尼西亚战时亲日运动。1942 年初,由印尼投日分子沙慕 斯丁(RodenSamsoeddin)倡导。鼓吹:“日本是亚洲的领袖、亚洲的保护者、 亚洲的光明”,因亚洲在英文中第一个字母为 A,故名“三 A 运动”。创办 《大亚洲报》,开设三 A 青年训练所、三 A 工业学校等机构,极力鼓吹大东 亚共荣圈和印尼一日本全面合作。因日军的法西斯统治激起印尼人民的不 满,加之占领当局对运动看法也不一,遂于 1943 年初为”普泰拉所取代。三 八式马枪日本骑兵和执行特种任务士兵的专用枪。1905 年(明洽 38 年)制 成,结构与三八式步枪基本相同,但枪长缩短为 0.97 米。

  三八式步枪  日本步枪。为 1905 年(明治 38 年)改进定型的*友坂式 步枪,故名枪长(不上刺刀)1.28 米,重近 4 公斤,口径 6.5 毫米,子弹初 速每秒 76 米,标尺射程 2400 米,有效射程 400 米,弹仓(无活动底盖)可 装弹 5 发非自动枪机回转式,每射击一次需拉推枪机一次,配备单刃偏锋剑 形刺刀长 50 厘米、重 0.5 公斤),除装在枪上进行拼刺外可用手握柄进行劈 刺。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步兵的制式武器。由于枪机上装有防 尖盖,在中国被称为“三八大盖”。

  三笠宫崇仁(1915—)本皇族。大正天皇第四子,裕仁之末弟。幼时称 号澄宫。封号崇仁亲王。毕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与骑兵战术通讯司令部持联系。1943 年在侵华日军南京总部任少佐参 谋,并兼汪贵族院议员和日本皇室会议成员。1944 年在军事教育局任职,为 “和平派”的非正式成员,与军内反对东条英机势力有联系。战后改学人文 科学,曾任日本东方学会会长,日本红十字会副总裁

  三角洲集团军(ArmyofDelta)即”尼罗河集团军”。

  干草行动(HeuAktion)纳粹德国劫夺外国少年的行动计划。由德国*中 央集团军群提议,经罗森堡签署,1944 年 6 月 14 日发布。规定在东方占领 区劫夺 4—5 万名 10—14 岁外国少年运往德国,分配到工业部门充当徒工, 或作为德军的辅助力量。*希特勒青年团曾参与劫夺行动。战后在纽伦堡审判 中,该行动计划作为纳粹的罪证之一。

  干涉主义(Interventionism)大战期间美国国内与*孤立主义相对立的 一种社会思潮。包括国际主义、非孤立主义的各种论点,流派繁杂,但从维 护美国的利益出发,都认为美国不应该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持旁观态 度,主张援助那些遭受侵略的国家,为了保卫西方民主,必要时不借卷入全 面战争。在美国东部和南部地区,以及国际性大工业公司和大银行中间有比 较多的支持者。《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亦持同样观点。其著名 团体有”怀特委员会、退伍军人团等。1941 年 12 月美国参战后,压倒了孤 立主义而居优势。

  于学忠(1890—1964)中国将领。字孝侯。毅军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毕业。 曾任东北军军长、国民政府平津卫戍司令。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政府第 一集团军总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率部参加长城抗战。1933 年张学良被迫 下野出国后,任华北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兼第五十一军军长,代张指挥大部分 东北军。后兼任天津市市长。1935 年投二级上将衔,旋调任陕甘边区“剿总” 司令官、甘肃省政府主席。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人民抗日 运动的影响,参与发动”西安事变,并在通电全国的八项爱国主张上签名。 后被撤职留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率部参 加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及武汉保卫战。1939 年 1 月任鲁苏战区息司令,后 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率部向鲁南敌后进发。1944 年 3 月调任军事参议院副 院长。抗战胜利后,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大陆解放前夕拒绝去 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 民革中央委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