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波特(ElmerPotter)合著《海上实力:一部海军史》。
尼赫鲁(JawaharlalNehru,1889—1964)印度国民大会党领导人。曾 在英国求学,律师出身。早年加入国大党,1929 年后多次任该党主席。大战 爆发后,认为印度应支持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但反对印度成为交战国。 0 年 10 月,参加甘地发动的“不合作运动”,在全国组织消极抵抗,不久被 捕。后又多次入狱。1945 年初获释。战后继续从政,长期任总理。
尼罗河集团军(ArmyofNile)亦称“三角洲集团军”或“西部沙漠军”。 英国陆军战役军团。为保卫埃及阻止北非意军进攻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由英 军中东总司令*韦维尔,于 1940 年 9—10 月间负责组建。由埃及驻军以及从 巴勒斯坦、东非、印度等抽调的英、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队组成,共 39 个营约 6 万人,主要布防于马特鲁港到亚历山大沿耕作地带的边缘。同年底 在得到增援后,相继进行西迪巴拉尼之战和贝达富姆之战,并于 1941 年 1 月攻占图卜鲁克。3 月间派兵增援希腊受挫。随后与到达北非的隆美尔*非洲 军团进行图卜鲁克争夺战。同年 9 月起改编为*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先后为 威尔逊和尼姆(PhilipNeame,1888—1978)。
尼古拉耶夫登陆战 1944 年*敖德萨战役过程中苏军为夺取尼古拉耶 夫(Николаев)港而实施的登陆作战。3 月 26 日,以奥尔尚斯基(К. Ф.Ольщанский)的上尉为首的 55 名水兵、10 名工兵和 2 名通信 兵在港口登陆,并建立环形防御,2 昼夜内击退德军 18 次冲击,歼敌 700 余 人,坚持到已方大部队抵达。此次登陆行动的参加者均被授于苏联英雄称号。
尼料液尔-克里沃罗格战役 苏德战争后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第 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的组成部分。1944 年 1 月 30 日至 2 月 29 日,由 乌克兰第三、第四方面军实施。*梅利托波尔战役后,苏军已切断德军克里米 亚集团与 A 集团军群主力的联系,但德军在第聂伯河大弯曲部的突出部和尼 科波尔(Никополь)地域的登陆场仍驻有重兵。2 月 1 日苏军突破 敌防线,2 月 8 日解放尼科波尔,2 月 22 日解放克里沃罗格,清除了突出部 和登陆场之敌,为解放克里米亚扫清了外围。
民警(Milizia)即“保卫国家安全志愿民警”。
民族阵线(FrontNational)大战期间法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德统一战线。 1941 年夏成立,主张各派抵抗力量广泛联合,用武力驱逐德寇,惩治合作主 义分子,并在全国解放后推行社会改革。由*维翁出任主席,在南北两区分设 领导中心,下属*自由射手和游击队。次年,各地方委员会相继建立,并团结 社会各阶层人士参加。1943 年 5 月加入*民族抵抗委员会。
民族革命 法国维希政府推行的法西斯化运动。1940 年 10 月 11 日正式 提出。以“劳动、家庭、祖国”为口号。“革命”期间,众、参两院均告解 散,地方选举机构亦被迫停止活动,大权集于贝当一身。1940 年 8 月通过《工 业生产临时组织法、在各企业建立组织委员会。同年 10 月下令解散总工会。 1941 年 10 月颁布*《劳动宪章》,名为反托拉斯,实为扩大垄断资本家的权 利,并对全国工人实行严格的控制;提倡所谓“重返土地”,力图将法国变 为农业国,在农村建立农业职业辛迪加,维护富农和地主的利益,并置广大 农民于国家监督之下。设立*青年工场,强行对青年灌输忠于贝当的思想。烦 布*《义务劳动服务法》,驱使人民为德国侵略战争服役;鼓吹“道义和文化 的更新”,修改教科书,传播法西斯的文化和艺术,贬低法国在历史上的地 位;成立“犹太问题总行政委员会”,推行排犹政策;建立*维希民警等恐怖 组织,镇压抵抗运动,屠杀爱国者。该运动的推行加速了维希政府的垮台。
民族堡垒(NationalRedoubt)大战末期纳粹德国打算利用南巴伐利亚 和西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进行顽抗的一种设想。1945 年 3—4 月间,戈培 尔大肆宣传为攻不破的德意志“民族堡垒”。曾被”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 视为严重的威胁。实际上仅是戈培尔宣传机器的社撰。
民族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旧译“国家社会主义”,简称 “纳粹主义”。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形成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德国 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受费希特(JohannGottliebFicbte,1762—1814)的 “ 自 我 ” 高 于 并 派 生 一 切 的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 黑 格 尔 (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的国家是“绝对精神”的现 实体现的唯心社会政治观、特赖奇克(Hein-richvonTreitschke,1834— 1896 ) 的 “ 战 争 是 人 类 最 高 的 自 我 表 现 ” 的 理 论 、 尼 采 (FriedrlichWilbelmNietzsche,1844— 1900) 的 超 人 哲 学 、 戈 平 瑙 ( JosephArthurdeGobineau , 1816 — 1882 ) 和 张 伯 伦 (HoustonStewartChamberlain,1855—1927)的种族主义理论等影响并继承 其部分内容,集中反映在*《我的奋斗》和纳粹党的《二十五点纲领》中。宣 传雅利安人是优等种族,有权利和义务主宰世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 种族,必须受优等种族的奴役和灭绝。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 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在欧洲夺取*生存空间井征服全世界,建立德意志民族的世 界霸权。反对议会民主制度,鼓吹在一切领域实行*领袖原则,确立“超人” 的独裁统治。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攻击马克思主义“意 在建立犹太人的世界统治”,是“犹太人的理论”。为欺骗德国下层人民, 曾包含反对垄断资本但不取消私有制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要求,随着纳粹 党加紧投靠垄断资产阶级,逐渐被废弃。纳粹党上台后即成为德国内外政策 的指导思想,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