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175)

  华中派遣军  日本侵华陆军在武汉地区作战的战略战役军团。1938 年 2 月 14 日,日本大本营决定在*华中方面军基础上组建。*畑俊六任司令官,河 边正三任参谋长。司令部设于南京。下辖 6 个师团另 1 个旅团(天谷支队) 以及第三飞行团。后又编入在台湾整训的波田支队,1938 年 8—11 月,实施 攻占武汉的作战。1939 年 9 月 23 日撤销。

  华北方面军  日本侵华陆军在华北地区作战的战略战役军团。1937 年 8 月 31 日日本参谋本部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在 *中国驻屯军基础上组建。* 寺内寿一任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为参谋长。司令部设北平(今北京)。下辖 第一、第二军,另两个师团、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临时航空兵团和特种部队。 后多次调整战斗序列,至 1945 年 8 月时下辖第一、第十二、第四十三军和驻 蒙军等。司令官继寺内寿一后为杉山元(1939 年 1 月起)、多田骏(1939 年 9 月起)、冈村宁次(1941 年 7 月起)、冈部直三郎(1944 年 8 月起)、 下村定(1944 年 11 月至战败)。曾实施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在台儿庄战 役和百团大战中遭受打击。以后又曾进行中原会战(1941 年 5—6 月)和打 通平汉线作战(1944 年 4—5 月)。1939—1943 年每年均进行治安肃正和大 规模“扫荡”作战,实行*三光政策,残杀中国人民。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政府 投降。

  华北驻屯军  日本驻中国华北地区侵略军的习称。

  华南方面军  日本侵华陆军在华南地区作战的战略战役军团。1940 年 2 月 9 日,大本营撤销第二十一军战斗序列,在其基础上成立,编入*中国派遣 军战斗序列。同年 7 月调归大本营直辖。司令官为安藤利吉(同年 10 月起为 后宫淳),参谋长为根本博(后为栗林忠道少将),司令部设广州。辖 4 个 师团、1 个独立飞行队。以后又编入 2 个师团和 1 个旅团。1940 年 9 月 5 日 编成印度支那派遣军,在其辖下入侵印度支那北部。1941 年 7 月 5 日,大本 营为适应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需要而撤销,所辖部队除留下 3 个师团编成第二 十三军驻守华南外,调入*南方军。

  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 的帝国主义体系,作为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共同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世界格局。它由在华盛顿会议(1921 年 11 月—1922 年 2 月)上签署的*《四 国条约》、*《九国公约》和*《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组成,确立了美 国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统治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格局,但帝国主义 各国,特别是美、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未消除,最终爆发太平洋战争。

  华北自治运动  日本为侵占华北而策动的一系列以“自治”为名的事 件。1935 年 10 月,在日军实际控制冀、察两省后,通过《鼓励华北自主案》, 加紧策动中国的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 5 省“自治运动”。10 月 下旬日军首先策动*香河事件,随即又煽起河北安次、庆云、曲阳数十县所谓 的“自治运动”。11 月 24 日汉奸*殷汝耕宣告冀东停战区“自治独立”,随 后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冀东 22 个县脱离中国政府统治。与此同时, 日本先后对北洋军阀余孽孙传芳、张敬尧、吴佩孚和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等进 行策反,并不断威胁平津卫戌司令兼北平(令北京)市市长、冀察政务委员 会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宣布“华北自治”。11 月 26 日中国国民 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被迫撤销。12 月 18 日蒋介石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 强烈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满足了日本侵略者实现“华北特殊化”的要 求。

  华尔华尔事件  意大利武装进犯埃塞俄比亚的事件。34 年 12 月 5 日, 意军从意属索马里向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华尔华尔(WaI-Wal)地区发动进攻, 使埃塞俄比亚军民蒙受重大损失。事发后,意大利政府反诬埃塞俄比亚军队 首先发起攻击,要求埃方道歉,并赔偿损失。该事件系意大利大举入侵埃塞 俄比亚的前奏。

  华西列夫斯基(AлeKCaHдpMиXaйлoBичBacилeB—ckий,1895 —1977)苏联将领。1915 年阿列克谢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后服役。参加过第 一次世界大战,升至上尉。十月革命后加入红军,参加国内战争。二十年代 任步兵团长,1931 年调到红军军训部工作。1934—1936 年任伏尔加河沿岸军 区军训部长。1937 年在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后,调至总参谋部任战役训练处 长。1938 年加入联共(布)党,翌年升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苏芬战争期 间曾任代理副参谋长,参加缔结《苏芬和约》的谈判。1940 年 11 月随同莫 洛托夫赴柏林会谈。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时为少将。同年 8 月被任命为副总 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翌年 4 月晋升上将,6 月任总参谋长,10 月兼任副国 防人民委员。主持制定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顿巴斯、第聂伯河右岸乌克 兰、白俄罗斯以及波罗的侮沿岸等华西列夫斯基一系列重大战役的作战计 划,并负责组织和部署兵力、后勤供应和准备预备队;曾被多次派赴前线, 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身份协调各方面军的作战行动,成为斯大林战时主 要军事助手之一。1943 年获苏联元帅衔。1945 年 2 月正式成为最高统帅部大 本营成员,辞去总参谋长之职,改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指挥实施* 东普鲁士战役。同年 6 月调任远东苏军总司令,指挥实施*远东战役。战后历 任总参谋长、武装力量部部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等职。 著有回忆录《毕生的事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