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成彬(1867—1950)日本实业家,大藏大臣兼商工大臣(1938— 1939)。1888 年庆应义塾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895 年归国后入三井 银行。历任三井银行总行营业部长、常务董事和三井合股会社常务理事,九·一 八事变后积极靠拢军部,并向军部及右翼势力提供大量资金,资助法西斯运 动,加强财阀与军部的联系。1937 年就任日本银行总裁。次年出任第一届近 卫内阁的大藏大臣兼商工大臣,发展军火生产,支持对外扩张。1941 年任枢 密顾问官。日本投降后,以甲级战犯被关押,1946 年 5 月被免予起诉并获释。
汤玉麟(1871—1937)中国将领。字阁臣。曾任奉军第十二军军长。九·一 八事变时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热河省政府主席。1932 年 7 月曾在热河率 部抵抗日军侵略,获得各界人士支持和声援。次年春放弃承德,退至栾平, 被国民政府行政院免职查办。1934 年宣布抗日,被任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北平分会高等顾问。旋即赴天津意大利租界居住。后病死。参见“热河事变”。
汤尔和(1878—1940)汉奸。原名槱,字六松。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 洋政府教育总长、则玫总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靠*黄郛。1933 年任国民政 府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参与签订*《塘沽协定》。抗日战争爆发后叛国 投敌,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政委员会委员长兼教育总长,极力推行奴化 教育。1939 年兼任北京大学总监督和东亚文化协议会会长。1940 年 3 月汪伪 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同年病死。
汤恩伯(1900—1954)中国将领。原名克勤。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曾任国民政府教导第二师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九·一八事变后,任第 八十九师师长,参加“围剿”鄂豫皖苏区。1933 年进攻抗日反蒋的福建人民 政府。1934 年任第十纵队总指挥兼第四师师长,参与对中央苏区的“围剿”。 1935 年任第十三军军长,并授中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十军团军团 长兼第十三军军长,率部参加南口战役和台儿庄战役。1938 年 6 月任第三十 一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外围作战。次年参与指挥豫南会战。 1942 年 1 月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 年弃洛阳西逃,造成中原大溃退。 次年改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直属第三方面军司令官,率部在广西阻击日军。 日本投降后,主持京沪地区受降事宜。46 年投中将加上将衔。历任陆军副总 司令兼首都卫戍司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1949 年 5 月上海解放后,去台湾。 曾任台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
汤浅仓平(1874—1940)日本内大臣(1936—1940)。1898 年东京帝国 大学毕业,入内务省。1916 年任贵族院议员。1923 年任警事总监,次年任内 务次官。1925 年任朝鲜政务总监。1932 年任宫内大臣。1936 年*二·二六事 件后升任内大臣,成为裕仁天皇亲信并深得元老西园寺公望的信任。任内病 死。
汤译三千男(1888—1963)日本内务大臣(1942—1943)。1912 年东 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入内务省。历任社会局保险部长、劳动部长、宫城县知事、 内务省土木局长、广岛县知事、兵库县知事、内务次官等职。1942 年 2 月任 东条内阁内务大臣,参与强化法西斯的战时体制。战后于 1959 年任参议员, 1962 年任参议院预算委员长,并任自民党总务等职。
汤普森式冲锋枪(Thompson)美制冲锋枪。由汤普森 (JohnTaliaferroThompson,1860—1940)主持设计,1920 年取得专利。1941 年 8 月以前由美国汽车-军械公司制造,以后转由另两家工厂生产。重约 4.5 公斤,口径 11.43 毫米,弹仓为装 50 发的弹盘或 20 发的弹匣,后座力合乎 标准,可靠性好。1928 年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采用。1939 年起美国陆军广泛使 用,英、法等国也大量订购。共生产 170 万余支。
关东军 1919—1945 年日本驻中国东北的侵略军。前身为 1905 年日俄 战争后派驻中国辽东半岛日本辖区(日本称为关东州)的守备队。1919 年 4 月,改编为直属天皇统辖的关东军,由 6 个独立守备大队和 1 个师团组成, 司令部设旅顺(后相继移至沈阳、长春)。首任司令官为立花小一郎。曾先 后制造郭松龄事件和皇姑屯事件,并于 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一手炮制 “满洲国”。此后关东军司令官同时兼任*协和会名誉顾问、驻“满洲国”“大 使”和关东厅长官,掌握了控制中国东北的大权。1937 年后多次走图入侵苏 蒙国境。1941 年兵力扩充至 13 个师团。苏德战争爆发后,曾发动特别大演 习,兵力一度增至 70 万人,准备对苏战争。后因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不断失 利,不少精锐部队南调作战。1945 年 8 月 9 日,苏联对日宣战后,在苏军和 中国军队及人民武装的联合打击下覆灭。三十年代起,司令官先后为菱刈隆 (1930 年、1933 年就任)、本庄繁(1931 年就任)、武藤信义(1932 年就 任)、南次郎(1934 年就任)、植田谦吉(1936 年就任)、梅津美治郎(1939 年就任)和山田乙三(1944 年就任)。
关向应(1904—1946)中国将领。原名致祥。满族。24 年入莫斯科东方 大学学习,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政委、红二军团副政委。1935 年 11 月参加长征,北上抗日。后任红二方面军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 路军第一二○师政委,与*贺龙率部前往晋西北抗日前线,广泛开展游击战 争,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后率部挺进冀中,指挥平原游击战,挫败日伪军 多次围攻,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1940 年后任晋绥军区和陕甘宁晋绥联防 军司令部政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