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193)

  军内革新派  日本军内*基层将校革新派与*幕僚革新派的统称,又称 “少壮派”。

  军管理企业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沦陷区掠夺工矿企业的一种方式。日军 每攻占一地,即由派遣军总司令部指定各地驻军代管或由日商经营重要民营 企业。他们依靠特权获取暴利,并任意夺取和破坏工厂的机器设备。1940 年 10 月底,日军为欺骗舆论,拉拢沦陷区的中国资产阶级,宣布逐步解除“军 管理”。至 1943 年底,在原业主交纳数目惊人的“保管费”和“修理费”后 陆续归还企业 174 家,其中相当部分改为中日合办、日方祖借、委托日方经 营、售给日方等,继续控制在日军手中。

  军队抵抗组织(OrgarisationdeRésistancedel′Ar-mée,缩写ORA)法 国维希政府军队中的抵抗组织。42 年底德军进驻非占领区后建立。主要由被 解散的“停战军官兵组成。领导人为维希政府原陆军部秘书长勒韦尔 (GeorgesRevers,1891—1974)。约有 4 万(一说 6 万)余人,拥有少量武 器。该组织思想保守,迷信正规军的作用,不从事地下武装斗争。长期处于 孤立状态,反对国内抵抗力量的联合,并不服从*民族抵抗委员会的领导。其 大部成员后编入*法国第一集团军。

  军事经济全权代表  即“军事经济全权总办”。

  军 事 经 济 全 权 总 办 (Generalbevollm chtigterfürdieWehrwirtschaft)亦译“战争经济全权 总办”或“军事经济全权代表”。纳粹德国军事经济官员。根据 1935 年 5 月 21 日*《德国国防法》设立。主管除军事工业外的经济事务,负责和平时 期的备战工作和战争时期的动员。先后由*沙赫特(1935—1937)和*丰克(1938 —1945)。“四年计划全权总办设立后,权力日益缩小,1939 年 12 月起仅 负责有关经济部和国家银行的事务,全权总办办公室亦被撤销。

  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  日本规定陆海军大臣限于现役大、中将担任的 制度。1900 年 5 月山县有朋内阁修改陆、海军省官制后实施,以此防止政党 势力对军部的渗透,但在第一次护宪运动的压力下,1913 年 6 月 13 日取消 “现役”两字,将任命范围扩大到预备役。1936 年二·二六事件后,广田弘 毅内阁于 5 月 18 日恢复现役武官制。此制度保证了军部在政治上的发言权, 成为军部阻止内阁成立或推翻内阁的手段。

  许世友(1906—1985)中国将领。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 面军第九军副军长、第四军军长。1935 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入抗日红军 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参与 指挥香城固伏击战,并率部于冀南威县、曲周等地阻击日军,屡建战功。1940 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转战渤海之滨,创建胶东抗日根据地。1942 年任胶东军区司令员。1944 年后率部对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 期,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 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 衔。

  许世英(1873—1964)中国外交官。字静仁。曾任国民政府赈灾委员会 委员长。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等地主持战区难民救济事宜。1936 年任驻 日大使,主张以“和平”方式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抗日战争爆发后,代表 国民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1937 年底参与*陶德曼调停。失败后中日断 交,于 1938 年 1 月中旬奉调回国。复任赈灾委员会委员长。大陆解放前夕移 居香港,后到台湾,任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

  许光达(1908—1969)中国将领。原名德华。黄埔军校毕业。1925 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六军参谋长。1932 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学院和 东方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1938 年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教 育长,第三分校校长,努力从事军队教育工作,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941 年 调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员。1942 年任八路军第一二○ 师独立第二旅旅长兼晋西北军区二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 一带,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巩固和扩大了晋缓抗日根据地。1945 年 8 月率 部在归绥地区向日伪军反攻,收复失地。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一野战军第 二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 政委、国防部副部长。1955 年被投予大将军衔。

  许亨植(1909—1942)中国将领。原名许克。朝鲜族。1930 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在珠河黑龙宫一带发动群众,组织珠河游击队并 成立哈东反日会,任会长。1935 年初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 团长,转战延寿、珠河、道南、道北等地,多次攻克敌军据点。1936 年后, 历任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第九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军第三师 师长、第三军军长、第三路军参谋长兼第十二支队政委,,率部开辟龙南抗 日游击根据地。1942 年 8 月 3 日,在三肇地区木兰青峰岭战斗中牺牲。

  论证(Argument)盟国空军 1944 年 2 月密集轰炸德国歼击机航空工业 的行动代号。由于美机在*施魏因富特轰炸中,遭受德国歼击机阻击而损失重 大,盟国空军于 1943 年 11 月制定此计划,作为代号*直截了当的行动的组成 部分。由于气象条件欠佳,推迟到 1944 年 2 月 20—25 日(一说 20—27 日) 实施。主要由*美国第八航空队轰炸不伦瑞克、莱比锡、罗斯托克、哈尔伯施 塔特的飞机厂和施魏因富特的滚珠轴承厂。美国第十五航空队轰炸希太尔(奥 地利)和雷根斯堡的飞机厂。*英国轰炸机司令部协同对上述目标进行夜间轰 炸。美国第九航空队(战术空军)进行牵制行动。美、英战略空军共出动 6000 多架次,投弹近 2 万吨,自己损失 383 架轰炸机。德国大部分歼击机工厂被 炸,致使 2 月份生产比 1 月份下降三分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