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1900—1990)中国将领。早年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弗吉尼 亚军校。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团团长。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 国民政府军第三十八师师长。1941 年初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2 月率部在缅 甸伊洛瓦底江战线仁安羌附近解救被围英军,获英国皇家勋章。1942 年夏所 部撤至印度境内,任*中国驻印军新编三十八师师长。1944 年 5 月任新编第 一军军长,8 月在*缅北战役中攻克重镇密支那。1945 年 1 月,率部攻克芒友, 并与中国远征军会师,打通中印公路。同年 3 月授少将衔。日本投降前夕, 率部回国进驻广州。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兼长春防卫司令、陆军 副总司令。1948 年授中将衔,1949 年去台湾,曾任台湾当局陆军总司令,“总 统府”参军长。1955 年因涉嫌屏东驻军兵变捉蒋(介石)未遂事件遭长期软 禁。1988 年被宣布恢复自由。
孙连仲(1893—1990)中国将领。字仿鲁。行伍出身。曾任国民联军第 十四路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青海省政府主 席、甘肃省政府代主席、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兼第二十五师师长。1931 年参 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5 年投中将衔,次年授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 争爆发后,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在平汉路北段指挥所部抵抗日 军的进攻。1938 年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曾赴台儿庄内督战。1939 年起, 历任第一、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政府 主席。日本投降后,主持华北平津地区受降事宜。1946 年任保定绥靖公署主 任。1949 年去台湾,曾任台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 员。
孙蔚如(1896—1979)中国将领。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毕业。曾任国民革 命军第十军参谋长。九·一八事变后,主张一致对外抗日,在驻防陕南期间 与红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西安事变时,任西安戒严司令、抗日援绥第一军 团军团长,赞成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后任第三十八军军长兼陕西省政府主 席。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保定、娘子关和忻口等战役。1936 年授中将 衔。1938 年 6 月任第三十一军团军团长。1939 年 2 月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次年奉命守备晋南中条山地区,先后粉碎日军十一次“扫荡”。1941 年曾收 复郑州。1944 年 9 月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次年 6 月升任第六战区司令长 官。日本投降后,主持武汉地区受降事宜。后任武汉行营副主任。大陆解放 前夕拒绝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 委员、民革中央常委。
七画
[一]
麦考利夫(AnthonyClementMcAuliffe,1898—1975)美国将领。1918 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同年入陆军航空兵服役。大战期间历任步兵师师长和空 降师师长。1944 年晋升少将。同年在阿登战役中,率第一○一空降师在巴斯 托尼(Bastogne)成功地进行了防御。后率部入意大利作战。战后曾任驻欧 美军司令。1956 年退役。
麦克米伦(HaroldMacmillan,1894—1986)英国政务活动家。早年求 学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于近卫步兵第一团。1924 年起当选为下院保守党议员。三十年代对鲍尔温和张伯伦内阁的防务、外交 政策持批评态度,是丘吉尔的坚定支持者。1940 年入阁任职。1942 年任殖民 地部政务次官,12 月任驻地中海战区盟军司令部大臣,处理随战局发展而出 现的各种政治问题。战后历任住房、国防、外交和财政大臣。1957 年 1 月至 1963 年 10 月任首相。1958 年获贵族封号。退休后,经营出版公司。著有回 忆录多卷。
麦克星里(RichardMcCreery,1898—1967)英国将领,毕业于伊顿公 学和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作战。1928 年 入参谋学院深造,后历任骑兵团长、装甲旅长等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在*英国远征军编制内率部在比利时和法国作战,晋升少将。1942 年任中东 战区总参谋长。1943 年晋升中将,在意大利作战。1944—1945 年任第八集团 军司令,率部战斗到意大利境内德军投降,旋任奥地利英国占领军司令(1945 —1946)、驻德国莱茵区英军司令(1946—1948)和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 英军代表(1948—1949)。1946 年晋升上将,1949 年退休。
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1964)美国将领,1903 年西点军 校毕业。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任美军师长,赴法国作战。1918 年获准将 衔。1919—1922 年任西点军校校长,1925 年晋少将。1928—1930 年任驻菲 律宾美军司令。1930—1935 年升任陆军参谋长,晋上将。卸任后重返菲律宾, 担任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1937 年退役。1941 年 7 月重入现役,出任远东美 军总司令,领中将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率军抵御日军入侵菲律宾。1942 年 3 月撤离至澳大利亚,4 月就任西南太平洋盟麦克阿瑟军总司令。主张“对 日作战第一”的战略,未被采纳。1913 年初率部转入反攻,与*尼米兹所辖 的中太平洋美军形成对日作战的*双叉冲击,但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战略上与 尼米兹意见分歧。1944 年 10 月,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同年获五星上将衔。 1945 年 1 月在吕宋岛登陆成功,2 月攻克马尼拉。4 月任太平洋美军总司令, 参与对日总攻击。9 月 2 日,在停泊东京湾水域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主持 日本投降仪式。1945—1951 年以盟军最高司令官的身分执行占领日本的任 务。1950 年侵朝战争爆发后,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次年 4 月因与杜鲁 门行政当局发生冲突而被解职。后担任过雷明顿-兰德公司董事长。著有《回 忆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