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260)

  阿号作战  1944 年日本制定与美国海军进行决战的作战计划代号。亦称 “A-Go”计划。1944 年 5 月 3 日,日本大本营以大海指令第三七三号下达以 此为代号的《联合舰队应遵循的当前作战方针》。其要点为,迅速集中决战 兵力,大致在 5 月下旬以后,自太平洋中部方面至菲律宾及澳北方面(指澳 大利亚与菲律宾之间,从望加锡与龙目海峡至东经 140°的地区)的海域, 捕捉美国舰队主力。决战以第一机动舰队和第一航空舰队兵力为主,辅之以 基地航空兵力与局部地区的防工兵力,实行陆海军一体协同作战。参见“马 里亚纳群岛战役”和“马里亚纳海海战”。

  阿托利科(BernardoAttolico,1880—1942)意大利外交官。初在大学 攻读法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席巴黎和会。1922 年起历任国联副秘书长、 驻巴西大使和驻苏大使。1935 年起任驻德大使,推行墨索里尼的对外扩张政 策,但对与德联盟持怀疑态度。支持*《钢铁盟约》的签订,然在*但泽危机 期间,力主意大利暂缓参战,并建议由墨索里尼出面调停,召开新的国际会 议,未果。1940 年 4 月回国,被解职。

  阿米库齐(ErmannoAmicueei,1890—1955)意大利新闻记者。早年加 入国家法西斯党。1927 年创建意大利记者法西斯联盟,并担任书记。曾长期 主编《人民报》。1938 年起负责全国图书审查工作。大战爆发后,1939 年 11 月—1942 年 2 月任职团部副大臣,极力支持意大利的对外扩张政策。1943 年 7 月墨索里尼垮台后,出版《晚间快报》,追随墨索里尼,并为*萨罗共和 国的内外政策辩护,鼓吹镇压抵抗运动。战后坡逮捕判处死刑,后获大赦。 定居阿根廷。

  阿克斯曼(ArthurAxmann,1913—)德国纳粹党青年领袖(1940—1945)。 早年学法律。1928 年组建*希特勒青年团威斯特伐利亚分部。1932 年在纳粹 党全国指导处负责重组基层青年组织。翌年任全国青年工作领导处社会办公 室主任。大战爆发至 1940 年 5 月在西线服役。1940 年 8 月接替*席拉赫任纳 粹党全国青年领袖。1941 年在苏德战场负伤,失去前臂。1915 年 4 月留守* 元首地堡,希特勒自杀后逃亡,不久被盟军捕获。1949 年被纽伦堡法庭判处 3 年零 3 个月徒刑。1958 年西柏林执行非纳粹化法时再次受审,罚款 3.5 万 马克后获释。

  阿利卡塔(MarioAlicata,1918—1966)意大利抵抗运动战士。早年从 事文学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 年加入意大利共产党,在米兰和 罗马从事地下活动,反对墨索里尼独裁统治。1942 年被捕,次年 8 月获释。 1943 年 9 月德军占领罗马后,积极参加抵抗运动,先后出版《意大利工人》、 《团结报》和《那不勒斯之声》等报刊,进行反法西斯宣传,动员人民参加 光复祖国的斗争。战后曾任议员。

  阿拉里克(Alarich)1943 年 8 月德军从法国调兵至意大利的行动代号。 规定一旦意大利投降或转向盟国一方,德军即从法国调兵占领意大利。墨索 里尼政府垮台后,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计划从法国调 7 个师和从德国调 1 个 师经阿尔卑斯山山口开进意大利。后根据代号*轴心的行动计划占领意大利。

  阿南惟几(1887—1945)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早年在参谋本部供职。九·一八事变时任待从武官。七七事变时任陆军省人 事局长。1938 年 11 月出任第一○九师团长,率部入侵中国山西省。1939 年 10 月至 1941 年 4 月任陆军次官,参与一系列重要的战争决策。太平洋战争 爆发后出任侵占汉口的第十一军司令官。1943 年 5 月晋升大将。同年 11 月 任日本第二方面军司令官。调往太平洋战场,在新几内亚等地作战。1944 年 12 月出任航空总监兼航空本部长。1945 年 4 月就任最后一届陆军大臣,推行 本土决战计划,准备顽抗到底。在 8 月 9 日的御前会议上主张拒绝接受《波 茨坦公告》,实行“一亿玉碎”。10 日又发表布告,号召“将护持神州之圣 战战斗到底”。日本投降后畏罪自杀。

  阿勃韦尔(Abwehr)德文“反间谍机关”的音译。德国军事情报机构。 1929 年由”施莱彻尔将国防部属下的情报机构合并而成。负责在国内外从事 军事谍报工作。纳粹党执政后常因争夺谍报工作控制权同*党卫队保安处和* 盖世太保发生冲突。1935 年起由*卡纳里斯任头目。1938 年改组成德国武装 部队最高统帅部侦察和反侦察局,但旧称继续沿用。参见“德国武装部队最 高统帅部谍报局”。

  阿治依西(PompeoAloisi,1875—1949)意大利外交官。早年为海军军 官。1923 年起历任驻罗马尼亚、日本和土耳其大使。1932 年 7 月任外交部办 公厅主任,曾率代表团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联会议。对外主张缓和与英 国的矛盾,阻止德国势力进入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地区。曾建议用肢解南斯 拉夫的办法来扩大意大利在巴尔于的势力范围,积极支持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9 年离开外交部,为参者员。大战时在海军部供职。

  阿部信行(1875—1953)日本首相(1939—1940),将领。毕业于陆军 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历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长、陆军省军 务局长、陆军次官、第四师团长和台湾军司令官。1933 年晋升大将。1936 年编入预备役。1939 年 8 月 30 日继平沼骐一郎之后组阁。德国入侵波兰时, 声明不介入欧洲战争,专注于解决“中国事变”。起用*野村吉三郎任外务大 臣,推行对英美协调外交,同时策划建立汪伪政府,设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 扩大侵华战争。对内强化国家总动员法,力图统制价格、工资和对外贸易, 遭枢密院和外务省反对并引起军部不满。1940 年 1 月辞职,4 月出任驻汪伪 政权“大使”,11 月签署*《日汪基本关系条约》,加紧对汪伪的控制。第 三届近卫内阁辞职后,支持内大巨木户幸一推荐东条英机组阁,加速发动太 平洋战争。1942 年任翼赞政治会总裁。1944 年任朝鲜总督。战后曾被指为战 犯,后未予起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