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苏伊同盟条约 全称《联合王国、苏联和伊朗之间的同盟条约》。苏 德战争爆发后为阻止德国对伊朗的渗透和控制,保护盟国和苏联之间的陆上 交通线,苏、英两国于 1941 年 8 月 25 日同时出兵伊朗;9 月 8 日同伊朗签 订保证苏、英驻军伊朗和盟国军用物资过境的协定。在此基础上,1942 年 1 月 29 日三国进一步在德黑兰签订此条约。主要内容为:英苏保证尊重伊朗的 领土完整、主权和政治独立,保护伊朗不受德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侵略,对 伊朗提供可能的经济援助;伊朗则承担与同盟国全力合作的义务,同盟国可 以在伊朗领土上驻它们所认为必要数量的陆、海、空军;英、苏保证:“在 自己同其他国家的相互关系中不采取有损于伊朗的领土完整、主权或政治独 立的立场”,伊朗也保证不采取与条约原则相抵触的态度。条约保证了伊朗 在大战中与反希特勒盟国的合作。
英国太平洋舰队(PacificFleet)英国海军战略战役编队。1944 年 11 月 22 日以*英国东方舰队为基础组建。*弗雷泽任司令。旗舰为“豪”(Howe) 号战列舰,同年 12 月进入太平洋,以悉尼为基地。为英国在大战中主力舰队 首次进入太平洋。1945 年 2 月,以罗林斯(HenryBernardRawlings,1889— 1962)海军中将为副司令,直接率舰队(2 艘战列舰、4 艘航空母舰、5 艘巡 洋舰、11 艘驱逐舰)参加对日作战。编为第五十七特遣舰队,隶属*美国第 五舰队,参加攻击日本本土和冲绳岛战役。战后解散。
英国地中海舰队(MediterraneanFleet)英国海军战略战役编队。大战 爆发后,与法国海军分工,主要负责保护东地中海。以亚历山大港为基地。 1940 年初辖 4 艘战列舰、1 艘航空母舰、7 艘巡洋舰、22 艘驱逐舰和 12 艘潜 艇。同年 6 月意大利参战和法国败降后,与新组建的*H 舰队协同,保障地中 海航运和攻击意海军。7 月执行*驾炮行动。后在庞塔斯提洛角海战、塔兰托 袭击战和马塔活角海战中重创意海军。1941 年 5 月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受重 创,11 月所辖*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和巴勒姆号战列舰被德潜艇击沉,12 月 泊于亚历山大港基地的两艘战列舰又遭意潜艇以人工操作鱼雷击伤,遂失去 主要战斗力。战时司令先后为安德鲁·布朗·坎宁安和哈伍德(HenryHarwood, 1888—1950)海军上将。
英国安全协调局(BritiShSecurityCoordination,缩写 BSC)英国战 时秘密情报机构。1940 年 4 月丘吉尔派密使*史蒂芬森赴美,同罗斯福总统 达成英美两国情报组织合作的计划。同年 6 月,由史蒂芬森在纽约组建。与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战略情报局配合,并同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局、英国军 事情报局第五处和第六处等机构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活动。同时在加拿大设 有训练特工的 X 营地。1945 年 8—12 月应美方要求陆续撤离回国。
英国国民自卫军(HomeGuard)英国战时由平民志愿组成的地方武装部 队。1940 年 5 月,德军在西线发动进攻,英法军败退,形势危急,为弥补本 上防御兵力之不足,*英国战时内阁决定组织地方防卫志愿军,6 月根据丘吉 尔的意见改称此名。广大民众纷纷参加,人数迅速超过百万,但装备大多为 猎枪、私人手枪和长矛。7 月间,在得到美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封存旧武 器支援后,始逐步配备以 50 万支老式步枪和 900 门 75 毫米老式火炮。先后 由*波纳尔中将和伊斯特伍德(T.R.Eastwood)中将指挥,并纳入*英国本土 防卫部队司令部的防御计划。在 *不列颠之战中,曾抽调大批人员充实火箭炮 和高射炮部队。至 1941 年 9 月人数增至 150 万,武器装备、组织训练、机动 性和防御工事上均大有改进。1941 年底起,精选部分人员配备机枪和轻型战 车,编为陆军的后备部队。1943 年起,虽战局形势好转,但仍继续保持 180 万人每月 48 小时操练和放哨的义务。
英国特别情报处(SpeciallntelligenceService)缩写 SIS)见“英国 军事情报局第六处”。
英国秘密情报处(SecretlntelligeneeService,缩写 SIS)见“英国 军事情报局第六处”。
英国第八集团军(EiglithArmy)英国陆军战役军团。1941 年 9 月起, 以*尼罗河集团军为基础组建。辖第十三军和第三十军,初共 6 个师另 3 个旅 (其中印度师、新西兰师和南非师备 1),约 11.8 万人,坦克 924 辆,飞机 1000 余架。同年 11 月开始“十字军”行动,与隆美尔指挥的北*非洲军团先 后进行图卜鲁克争夺战和阿拉曼战役。1943 年与在北非登陆后东进的盟军, 协同实施突尼斯战役,将德意军逐出北非。同年 7 月起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 役,辖 7 个师另 3 个旅。9 月渡过墨西拿海峡进入意大利境内。1944 年 5 月 兵力达到 12 个师。后抽调部分兵力至西欧实施“铁砧”行动。参加意大利之 战直至欧战结束。历任司令为阿兰·坎宁安、里奇、奥金莱克、蒙哥马利、 利斯和麦克里里。
英法土互助条约 1939 年英国、法国、土耳其签订的互助条约。根据 1939 年 5 月 12 日的《英土宣言》和 6 月 23 日的《法土宣言》,于同年 10 月 19 日在安卡拉签订。条约有效期 15 年,主要内容为:当土耳其遭到某个 欧洲国家侵略时,英法应提供援助;英、法、土三国在遭到侵略而卷入地中 海地区的军事冲突时,应相互支援:缔约三方在卷入地中海地区以外的军事 冲突时,应立即相互磋商。该条约后未能起作用,在大战中土耳其坚持亲德 立场,直至 1945 年 2 月 23 日始对德、日宣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